天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頭顱遂如許,忽忽意多違,漸合知天命,能無悟昨非。 -- 出自宋·孫應時·和仲氏除夕書懷
- 劍門南北等為客,木偶東西聊聽天。 -- 出自宋·孫應時·還成都
- 拭目去為三島客,此心莫負九重天。 -- 出自宋·孫應時·用韻贈李恭父
- 江上竹寒偏卻暑,廟前柏老尚參天。 -- 出自宋·孫應時·又謁武侯祠
- 不到東湖便十年,短蓬還得泛霜天。 -- 出自宋·孫應時·閏十月十日自鄞城同史子應如東湖宿月波寺
- 靈峰斗隔人間世,真境潛分洞里天。 -- 出自宋·太史章·石橋
- 山光水色借春妍,登盡參差下九天。 -- 出自宋·唐文若·題紹興煥文閣
- 明知榮悴何由我,誰道修為亦屬天。 -- 出自宋·陶夢桂·次韻良佐
- 個般也怕難消受,日炷爐薰答上天。 -- 出自宋·陶夢桂·次友人韻
- 乾坤無處著臞仙,乞與桃源小洞天。 -- 出自宋·陶夢桂·小桃源
- 姓名元在丹臺上,千歲徜徉小洞天。 -- 出自宋·汪大猷·次韻奉答諸公
- 過云不礙東西岫,明月能涵上下天。 -- 出自宋·汪灝·錦鏡池
- 片片綠剪湘潭煙,點點露滴秋涼天。 -- 出自宋·汪炎昶·程申齊夢江和叔詠余近作明日以二韻續所寄見
- 終身在困庸非命,遺腹承家尚繁天。 -- 出自宋·汪炎昶·哭俞伯初
- 豈知咫尺隔千里,空誦白云長在天。 -- 出自宋·汪應辰·次漢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韻四首
- 直待子規啼夜月,放開青掌始朝天。 -- 出自宋·汪應辰·蕨初生
- 研硃點易已多年,洞底煙霞別有天。 -- 出自宋·王朝佐·送林道會歸平陽
- 孤峰峭聳云間柱,大滌深藏洞里天。 -- 出自宋·王成·大滌洞
- 云根長伴仙人跡,元蓋潛通大滌天。 -- 出自宋·王溉·游大滌
- 人耕桑柘無窮地,鳥渡煙云不盡天。 -- 出自宋·王和中·劉公亭
- 蠅利蝸名是債緣,便須還了聽於天。 -- 出自宋·王慶升·入道詩十九首
- 時節因緣不偶然,既由人事亦關天。 -- 出自宋·王慶升·入道詩十九首
- 瀟湘不是無佳景,終覺壺中別有天。 -- 出自宋·王阮·湖南道中三首
- 骨藏黃壤今成土,樓入青云舊格天。 -- 出自宋·王遂·秦丞相府
- 四時每漲空中雨,一片常涵鏡里天。 -- 出自·王庭·清湖
- 若人心在悲歡外,卻是清涼八月天。 -- 出自宋·王洋·問訊吉父六首
- 小大不同俱示病,窮通有命只聽天。 -- 出自宋·王洋·慈相寄居同院何子感寒仆已似安何尚未出似聞
- 何日行宮祠太一,誰從摩詰問諸天。 -- 出自宋·王洋·上元二首
- 閬苑花無世上緣,收香還入四禪天。 -- 出自宋·王洋·王亞之元夕招客庭下紅梅兩株相對盛開
- 于今解職歸田里,指日丹書下九天。 -- 出自宋·王用·送樞密使樓先生還鄉
- 四海梯航賀歲元,千官環佩拜中天。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綠槐疏影滿花磚,首夏清和未暑天。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微涼殿閣慶云邊,正是清和長養天。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鱗鱗鴛瓦靜無煙,六幕云低臘雪天。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堯舜慈仁性自然,愛民如子食為天。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應為能言人愛惜,教成御制鶴沖天。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天仗宵嚴,彤廷曉蹕,穆穆壽皇,如天斯臨。 -- 出自宋·王子俊·淳熙內禪頌
- 丹青步武是家傳,夜泛靈槎下九天。 -- 出自宋·王子俊·總使生日樂語
- 星軺夜落錦江邊,萬里來依刺史天。 -- 出自宋·王子俊·代趙漕使時秩酢帥燕會樂語
- 生來野態無拘束,萬里秋風自在天。 -- 出自宋·王佐才·贈曇潤畫鶉
- 瀲色嵐光暖更妍,陰晴恰稱養花天。 -- 出自宋·衛博·次韻張君倚春郊且速東山之游
- 花紅水綠斗春妍,長望江南憶樂天。 -- 出自宋·衛博·明日出城愛其平沙淺水有錢塘西湖氣象借前韻
- 故國音書憑過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 出自宋·衛涇·次韻高仲貽贈別
- 柳煙烘日塵迷渚,麥浪降風翠拍天。 -- 出自宋·魏伯恂·光華亭
- 草暖村人出游地,鳩鳴刺史勸農天。 -- 出自宋·聞人偲·凈因院建炎兵火獨存紀事
- 圣朝更化廣蒐賢,丹陛遙瞻穆穆天。 -- 出自宋·吳必達·及第謝恩
- 非煙非霧不見日,欲雨欲雪難為天。 -- 出自宋·吳光·苦陰
- 羊岐之亡罔象得,蠻觸之角醯雞天,臨臺一笑俱超然。 -- 出自宋·吳沆·臨高臺三首
- 小亭新筑藕花邊,為愛陂塘五月天。 -- 出自宋·吳機·喜涼亭
- 我疑二事無從政,但信仙都是洞天。 -- 出自宋·吳謹微·游仙都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