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他道已融歸正道,后正猶辦入先天。 -- 出自宋·曾豐·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 橫眠吳楚中央地,高拄東南半壁天。 -- 出自宋·曾豐·靈山
- 夢與神游會自然,乃翁于易發先天。 -- 出自宋·曾豐·崇安葉簿之先大夫易學得于天而未傳于人余竊
- 銳意秦皇初學仙,要和雞犬也升天。 -- 出自宋·曾豐·秦望山二首
- 蜂情落魄華胥國,燕思嫖姚兜率天。 -- 出自宋·曾豐·尋春觸興
- 來怯南中氣候偏,歸乘不熱不寒天。 -- 出自宋·曾豐·舟至衡陽入茶陵
- 山是平沉眠吐月,江如倒激仰吞天。 -- 出自宋·曾豐·過快閣
- 當道書中無大道,后天易外有先天。 -- 出自宋·曾豐·簡寄游稚牧昆仲
- 湯網恢疏未棄捐,絳紗寵里是壺天。 -- 出自宋·曾豐·始生之日有籠禽而獻者口占一絕放之
- 面前加辟山河地,頭上增高日月天。 -- 出自宋·曾豐·題載主簿德成盡得樓
- 黠獸幽居疑辟地,俊禽高舉欲登天。 -- 出自宋·曾豐·頹春涉途
- 蛟龍拔入盤重淵,雪霜放出參九天。 -- 出自宋·曾豐·豫章上游生米市前江中洲上至德觀側柏樹甚老
- 素虹挾雨斜搶地,澄練披風倒倚天。 -- 出自宋·曾豐·題南浦萬乘寺瀑布
- 坎中著腳疑無地,缺處回頭卻有天。 -- 出自宋·曾豐·游淡巖二首
- 身在境中人不識,更于此外覓諸天。 -- 出自明·憨山大師·登南安城
- 忽聽樓頭鐘磬發,一聲清韻滿霜天。 -- 出自明·憨山大師·山居(七首)
- [姑洗為徽]至哉坤元,乃順承天。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
- [太簇為徽]巍巍堂堂,其道如天。 -- 出自隋·佚名·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 神之來兮風肅然,神之去兮升九天。 -- 出自隋·佚名·攝事十三首
- 自古幾多明圣主,不如今帝勝堯天。 -- 出自隋··雜曲歌辭·太和第五徹
- 未問蘭因已惘然,垂楊西北有情天。 -- 出自近代·況周頤·定風波·未問蘭因已惘然
- 秦人若解種當時,不引漁郎入洞天。 -- 出自明·高啟·梅花六首
- 名落人間四十年,綠蓑細雨自江天。 -- 出自明·高啟·寄倪隱君元鎮
- 國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賚皆知天。 -- 出自明·高啟·送貢士會試京師
- 兩岸晚風黃鳥樹,一陂春水白鷗天。 -- 出自明·高啟·漫成二首
- 井桁烏啼破曙煙,輕寒薄被落花天。 -- 出自明·高啟·雨中曉臥二首
- 三峰削成泰華掌,一穴透入仇池天。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太湖石
- 一聲抹斷萬里煙,夢入紫塞愁胡天。 -- 出自明·高啟·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
- 蘇小墳前柳似煙,秋千人靜夕陽天。 -- 出自明·高啟·次張仲和春日漫興
- 漏屋雞鳴起濕煙,蹇驢難借強朝天。 -- 出自明·高啟·風雨早朝
- 午雞啼處前村近,過盡平湖幾曲天。 -- 出自明·高啟·過湖南舟中臥作
- 煙波仿佛江南意,風柳依稀峽外天。 -- 出自明·高啟·江上晚眺圖
- 尋君兼得尋詩興,野樹江云欲雪天。 -- 出自明·高啟·過北莊訪友
- 雖有廟堂能格帝,更求巖穴與談天。 -- 出自宋·晁說之·再和
- 春來歸計尚茫然,往事知非莫問天。 -- 出自宋·晁說之·旅懷
- 子色不平羞青山,我為子往問彼天。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邵子文書夢
- 春風莫但開桃李,吹落妖星靜九天。 -- 出自宋·晁說之·新年
- 空城鬼火隨胡騎,滿驛蓴絲倚楚天。 -- 出自宋·晁說之·依韻和袁秀才見贈之作
- 問膳彩衣還仆地,感時諫疏欲干天。 -- 出自宋·晁說之·有喜
- 故知小子能封國,亦信長人解說天。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師川郎中寄墨長句
- 已能倚壁音聲絕,何用蹲飛欲上天。 -- 出自宋·晁說之·題楊如晦二畫·邊鷥雉
- 寒猿哀嘯失山木,饑鶴仰唳空無天。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王立之雪中以酒見餉
-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點瑟天機鳴。 -- 出自宋·謝枋得·菖蒲歌
- 萬古綱常擔上肩,脊梁鐵硬對皇天。 -- 出自宋·謝枋得·和曹東谷韻
- 云在青山自往還,鶴穿云外上青天。 -- 出自宋·謝枋得·窗間戲題
- 吾道不行知有命,斯文將喪更由天。 -- 出自宋·謝枋得·和毛靜可韻
-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觴獻壽樂鈞天。 -- 出自唐·沈佺期·侍宴
- 寸心普物根源地,百拜承顏咫尺天。 -- 出自宋·徐元杰·入講論語二首
- 善惡正邪書里月,行藏用舍性中天。 -- 出自宋·徐元杰·夢神人曰公當以是字名庵覺來賦是庵詩
- 便家澤國冰溪壤,得庇皇華刺史天。 -- 出自宋·徐元杰·送陳國珍之官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