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寄謝尊前望鄉(xiāng)客,底須惆悵惜天涯。 -- 出自元·范梈·王氏能遠樓
- 屬國莫嫌持節(jié)久,子陽猶謂見天多。 -- 出自元·張昱·侍御周伯溫以行臺羈留姑蘇柬寄之
- 世間快意寧有此,亭長還鄉(xiāng)作天子。 -- 出自元·張昱·過歌風(fēng)臺
- 夜闌淅淅西風(fēng)涼,月中老桂吹天香。 -- 出自元·朱希晦·客邸中秋對月
- 江樹青紅江草黃,好山不斷楚天長。 -- 出自元·丁鶴年·題畫
-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 出自元·丁鶴年·暮春感懷(二首)
- 西域葡萄事已非,故人揮灑出天機。 -- 出自元·丁鶴年·題畫葡萄(故人毛楚哲作)
- 三駿英英出渥洼,太平芻粟飽天家。 -- 出自元·丁鶴年·題唐申王三駿圖
- 晚棹不迷重去路,一灣流水即天臺。 -- 出自元·瞿智·廉夫自滄江過顧仲瑛桃源作詩以寄并柬玉山
- 寶殿青紅疑地涌,林巒蒼翠接天低。 -- 出自元·吳澄·題閣皂山
- 燒入馬陵秋草黑,雁橫雪澤莫天低。 -- 出自元·楊云鵬·登濮州北城
- 賊徒一見驚喪膽,堅壁不出知天亡。 -- 出自元·吳訥·破紅巾
- 明朝按劍收中山,謗書慎勿回天顏。 -- 出自元·吳訥·李將軍歌
- 手中煉石輕女媧,五色曾將補天裂。 -- 出自元·方行·東歸謠送貝仲琚回吳中
- 兩兒共扶不肯下,紫簫吹度到天明。 -- 出自元·郭翼·漫興(九首)
- 五月官軍入不毛,重岡復(fù)嶺接天高。 -- 出自元·陳秀民·五月九日調(diào)軍入綏寧是夜宿風(fēng)門嶺值雨
- 便欲出門相送去,不知何路向天涯。 -- 出自明·唵囕香公·送春
- 后夜風(fēng)雷頭角露,看他行雨過天池。 -- 出自明·冰蘗禪師·題東坡化龍竹
- 宋玉愁懷老更加,百年秋序復(fù)天涯。 -- 出自明·蔡文范·重陽
- 醉任隴云連海綠,愁禁楓葉接天紅。 -- 出自明·蔡羽·秋日
- 鐘鼎馨香河海晏,玄圭終古頌天王。 -- 出自明·蔡羽·赴朝陽門望禁中
- 臘近家家炊曲米,何人騎馬獨天涯。 -- 出自明·蔡羽·冬日寄諸昆
- 海國涼生吹雨花,西門十里即天涯。 -- 出自明·蔡宗堯·感詠
- 一身不幸顏如花,一朝飄泊在天涯。 -- 出自明·曹孔章·題王高翰單于昭君夜坐圖
- 修佛修仙大道場,脫離地獄即天堂。 -- 出自明·徹鑒堂·白凌上果
- 誰把旌麾移嶺表,黃童白叟哭天邊。 -- 出自明·陳第·奉送戚都護歸田四首
- 鳴雁滿天無信息,相思一夜遍天涯。 -- 出自明·陳鶴·曹娥江寄京口諸友人
- 更憶明年會何處,不知誰復(fù)在天涯。 -- 出自明·陳汝言·九日
- 猶戀同心與同調(diào),酒尊詩卷隔天涯。 -- 出自明·陳玄胤·初春鷲峰寺送吳非熊之楚
- 城頭一雨城一動,越民登城向天慟。 -- 出自明·程國儒·越城謠
- 無計和膠粘日駐,枉拚不睡泥天明。 -- 出自明·程嘉燧·纟互云詩八首次韻
- 風(fēng)雨雞鳴百感縈,披衣起坐到天明。 -- 出自明·程嘉燧·風(fēng)雨(王珣伯欲余謁顧司馬,臨發(fā)風(fēng)雨不寐)
- 明日夏云徒極目,斷魂搖曳各天涯。 -- 出自明·程嘉燧·春盡感懷
- 岸岸水生芳草綠,家家梅向晚天清。 -- 出自明·程嘉燧·早春同茂修過東林莊居
- 主客瑯玕爛熳同,快哉誰為乞天公。 -- 出自明·程嘉燧·張卿子湯稚舍泛舟看荷花
- 經(jīng)歲故人書斷絕,夕陽林外即天涯。 -- 出自明·傳慧·寄王百谷
-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 出自明·等慈潤公·長干寶塔放光偈
- 即心自性君知不,見與不見皆天淵。 -- 出自明·等慈潤公·長干寶塔放光偈
- 水精宮中趙承旨,有元獨步由天姿。 -- 出自明·杜瓊·贈劉草窗三十韻
- 朅來放浪學(xué)司馬,足跡還令半天下。 -- 出自明·杜瓊·題畫贈莫文輝
- 湖畔行吟日未斜,四年三度客天涯。 -- 出自明·多炡·清明湖上
- 鳳凰池頭何足戀,博取聲名滿天下。 -- 出自明·豐坊·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 后江先生愚且狂,有口直欲旋天綱。 -- 出自明·豐坊·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 君王寬仁等天地,何人卻有移天勢。 -- 出自明·豐坊·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 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 -- 出自明·馮琦·觀燈篇
- 舍利涌光文字住,香林施凈帝天來。 -- 出自明·馮有經(jīng)·石經(jīng)洞
- 永夜松風(fēng)掃星月,經(jīng)旬衾枕傍天河。 -- 出自明·傅汝舟·圣水山月下
- 萬死奸諛和虜計,百年臣子戴天仇。 -- 出自明·甘瑾·錢塘懷古(二首)
- 臨歧揮手謝知己,飛心騁目瞻天門。 -- 出自明·高棅·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
- 燕子檐花黃鳥枝,鴛鴦溪水碧天絲。 -- 出自明·葛一龍·今度生日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