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勸爾莫移禽鳥性,翠毛紅觜任天真。 -- 出自唐·裴夷直·鸚鵡
- 北截吳門疑地盡,南連楚界覺天低。 -- 出自唐·柴夔·望九華山
- 雖免嶂云生嶺上,永無音信到天涯。 -- 出自唐·邢群·郡中有懷寄上睦州員外杜十三兄
- 強半瘦因前夜雪,數枝愁向晚天來。 -- 出自唐·崔櫓·句
-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機多是隱天臺。 -- 出自唐·劉滄·贈道者
- 研膏架動轟如雷,茶成拜表貢天子。 -- 出自唐·李郢·茶山貢焙歌
- 西嶺草堂留不住,獨攜瓶錫向天臺。 -- 出自唐·李郢·送圓鑒上人游天臺
- 三井應潮通海浪,五峰攢寺落天花。 -- 出自唐·李郢·送僧之臺州
- 雕沒夜云知御苑,馬隨仙仗識天香。 -- 出自唐·李郢·贈羽林將軍(一作江上逢王將軍)
- 醉里眼開金使字,紫旂風動耀天明。 -- 出自唐·鄭綮·題盧州郡齋
- 九醞松醪一曲歌,本圖閑放養天和。 -- 出自唐·汪遵·詠酒二首
-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云洞任天真。 -- 出自唐·汪遵·箕山
- 裔孫才業今如此,誰人為奏明天子? -- 出自唐·顧云·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杰
- 三十六里西川地,圍繞城郭峨天橫。 -- 出自唐·顧云·筑城篇
- 風吹四面旌旗動,火焰相燒滿天赤。 -- 出自唐·顧云·筑城篇
- 殘漏五更傳海月,清笳三會揭天風。 -- 出自唐·曹唐·長安客舍敘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五首
- 頻著金鞭打龍角,為嗔西去上天遲。 -- 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 既掃山川收地脈,須留日月駐天顏。 -- 出自唐·曹唐·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
- 渡水傍山尋絕壁,白云飛處洞天開。 -- 出自唐·曹唐·題武陵洞五首
- 惆悵冰顏不復歸,晚秋黃葉滿天飛。 -- 出自唐·曹唐·漢武帝思李夫人
- 曾傍龍舟拂翠華,至今凝恨倚天涯。 -- 出自唐·李山甫·隋堤柳
- 珍重列星相借問,嵇康慵病也天真。 -- 出自唐·李山甫·下第臥疾盧員外召游曲江
- 不及東流趨廣漢,臣心日夜與天長。 -- 出自唐·李咸用·和人湘中作
- 寥泬雁多宮漏永,河渠煙斂塞天空。 -- 出自唐·翁洮·秋
- 為報顏公識我么,我心唯只與天和。 -- 出自唐·姚巖杰·報顏標
- 已是向來多淚眼,短亭回首在天涯。 -- 出自唐·唐彥謙·羅江驛
- 不是玉皇疑羽客,要教金榜帶天書。 -- 出自唐·黃滔·御試二首
- 駟馬寶車行錫禮,金章紫綬帶天香。 -- 出自唐·黃滔·奉和翁文堯員外經過七林書堂見寄之什
- 一自梁園失意回,無人知有掞天才。 -- 出自唐·黃滔·司馬長卿
- 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 -- 出自唐·徐夤·梅花
- 賦就長安振大名,斬蛇功與樂天爭。 -- 出自唐·徐夤·偶題二首
- 況解銜蘆避弓箭,一聲歸唳楚天風。 -- 出自唐·徐夤·鴻
- 剪竹誅茆就水濱,靜中還得保天真。 -- 出自唐·徐夤·新葺茆堂
- 錦城之西宜城東,日日坐見吹天風。 -- 出自唐·周祚·秋風(二首)
- 游子離魂隴上花,風飄浪卷繞天涯。 -- 出自唐·李洞·客亭對月
- 銅馬朱眉滿四方,總緣居攝亂天常。 -- 出自唐·周曇·前漢門又吟
- 樓鎖彤霞地絕塵,碧桃花發九天春。 -- 出自唐·李九齡·上清辭五首
- 才上蘇堤聞杜鵑,杜鵑怪我在天邊。 -- 出自宋·李濤·三月十六日西湖聞杜鵑
- 不同矮檜終委地,定向晴空倚天碧。 -- 出自唐·盧士衡·再游紫陽洞重題小松
- 眼氏見伊真國色,算頭聞者是天香。 -- 出自宋·李昉·牡丹盛開對之感嘆寄秘閣侍郎
- 送別人歸春日斜,獨鞭羸馬指天涯。 -- 出自·李中·離家
- 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 出自·李中·宮詞二首
- 從此翻飛應更遠,遍尋三十六天春。 -- 出自唐·徐鉉·和集賢鐘郎中
- 從此翻飛應更遠,偏尋三十六天春。 -- 出自唐·徐鉉·和集賢鐘郎中
- 案牘乍拋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 出自唐·徐鉉·送歐陽太監游廬山
- 案牘乍拋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 出自唐·徐鉉·送歐陽大監游廬山
- 一曲云謠飛圣藻,萬方歌仰堯天。 -- 出自唐·徐鉉·奉和御制元燈
- 遠接關河高接云,雨余洗出半天津。 -- 出自唐·成彥雄·柳枝辭九首
- 從茲仄展復懸旌,宵衣旰食安天下。 -- 出自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
- 微臣稽首貢長歌,丹青景化同天和。 -- 出自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