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秦雍孫曾尚典刑,只將一念答天明。 -- 出自宋·魏了翁·用蔣成甫韻賀虞退夫生子且以相名之
- 君臣大分雖有止,終不能忘乃天理。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韻永平令江叔文鶴山書院落成詩
- 春濃雪絮人影亂,秋老云松半天屹。 -- 出自宋·魏了翁·和宇文漢州□□氣房樓記詩
- 一從憤悱剛浸長,斡握地軸旋天杓。 -- 出自宋·魏了翁·朝字韻詩諸丈倡酬未已再次韻
- 但祝愛身崇令德,長教此意得天多。 -- 出自宋·魏了翁·別東叔西叔二兄于遂寧門外
- 宇宙無窮本如此,我亦皓然希天游。 -- 出自宋·魏了翁·和虞永康美功堂詩
- 臥聽前江風雨聲,自嗟身是如天福。 -- 出自宋·魏了翁·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書索詩
- 從昔楚邦農事早,好將人力副天工。 -- 出自宋·真德秀·長沙勸耕
- 心日日望豐年,清曉爐熏徹九天。 -- 出自宋·真德秀·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 思量無以報洪恩,晨夕焚香謝天地。 -- 出自宋·真德秀·衛生歌
- 大史預占年大有,列添喜色上天顏。 -- 出自宋·真德秀·金國賀正旦使人到闕宸殿宴致語口號
- 不遣纖塵驚塞上,要將和氣匝天涯。 -- 出自宋·真德秀·金國報登位使人到闕集英殿宴致語口號
- 語斷頻伽天正曉,送風吹散滿天云。 -- 出自宋·劉學箕·聞寺中曉鼓
- 瀟灑宗之,皎如玉樹,舉盞望青天。 -- 出自宋·林正大·一叢花·知章騎馬似乘船
- 柳外金衣,花底香須,消得艷陽天氣。 -- 出自·劉鎮2·花心動·鳩雨催晴
- 若為持入定林中,應有明云入天柱。 -- 出自宋·周文璞·題蔡武伯所藏荊公硯
- 械欲破時應日慘,命將絕處亦天愁。 -- 出自宋·周文璞·吊黥卒
- 最好狻猊對雛鳳,向人翔躍似天成。 -- 出自宋·程公許·洪城沈運干新園三首
- 老子爐錘無別巧,精粗良窳任天然。 -- 出自宋·程公許·再和賀及甫領西清先生薦牘
- 嶙剛四面森翠壁,中有瑤柱倚天立。 -- 出自宋·程公許·步虛蕊珠七言
- 應念維摩到無侍,來隨天女供天花。 -- 出自宋·程公許·和司令洪文詠梅花兩絕句
- 華萼樓前花冥冥,三郎雅知睦天倫。 -- 出自宋·程公許·儲福觀謁唐玉真公主祠
- 月波蕩湖湖欲溢,扶桑奪染半天赤。 -- 出自宋·程公許·曉月未沒順風泛太湖期以明日與悅齋會
- 靜念升沉皆命分,喜因蹈舞拜天顏。 -- 出自宋·程公許·歸班之明日以六參人趁起居
- 商謳為公不成調,誰叫閶闔箋天公。 -- 出自宋·程公許·計友載酒滄江海棠下公許以上壽親庭不克與勝
- 誰遺五丁通蜀險,擘開雙劍倚天長。 -- 出自宋·程公許·劍門
- 西洛風流壓眾久,十分國艷與天香。 -- 出自宋·程公許·李德夫司理即永康官居辟小軒賦詩二首求京花
- 剎剎塵塵皆住處,勝游何必限天臺。 -- 出自宋·程公許·羅漢洞
- 決眥三階明象緯,為渠一矢殞天狼。 -- 出自宋·程公許·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
- 于今唱頌四十九,同此經傳四天下。 -- 出自宋·程公許·上后溪劉閣學
- 喔喔晨雞喚出城,籃輿兀睡忽天明。 -- 出自宋·程公許·十日祭先農拂曉過劉寺
- 蘸水一梢偏韻勝,攙空萬壑自天成,奪祠鋮是搜奇觀,始信容臺職最清。 -- 出自宋·程公許·十日祭先農拂曉過劉寺
- 飽食太他心自愧,封章不隔九天高。 -- 出自宋·程公許·夏早奉詔余杭疏決歸上封事
- 黃道方看升日轂,洗兵馬更挽天河。 -- 出自宋·程公許·閱邸報上臨朝召用三耆聽志喜有賦過眉山呈悅
- 一鏃狂酋驚褫魄,夜來弧矢直天狼。 -- 出自宋·岳珂·宮詞一百首
- 一夜神光照東井,天教景命屬天家。 -- 出自宋·岳珂·宮詞一百首
- 池上荷花綠凈時,岸頭楊柳插天垂。 -- 出自宋·岳珂·病中散步六絕
- 閒適不同同患苦,兩心惟有一天知。 -- 出自宋·岳珂·寄王料院三首
- 秋晏車箱訪流馬,夜深弧矢看天狼。 -- 出自宋·岳珂·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 勢擁萬峰淮甸接,氣吞七澤楚天浮。 -- 出自宋·岳珂·卷雪樓
- 憂國寸心應未爐,夜深頻起看天猿。 -- 出自宋·岳珂·偶題
- 力久積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間,天下為公。 -- 出自宋·岳珂·張宣公書簡帖贊
- 收亭楸槚方成阡,大呼為叫九天閽。 -- 出自宋·岳珂·王操之舊京帖贊
- 春蠶繰繭白如霜,機婦停機待天涼。 -- 出自宋·岳珂·觀物四首·蛩
- 雪汗蓬婆漸秋水,好扶西極漢天長。 -- 出自宋·岳珂·簡吳季謙堅他日柴桑之約時季謙有潭帥之命二
- 年齒官班略相似,伴閒頻記樂天詩。 -- 出自宋·岳珂·簡吳季謙堅他日柴桑之約時季謙有潭帥之命二
- 問之何石摹破羌,曾傍云漢分天章,廷陵刻此侈寵光。 -- 出自宋·岳珂·米元章臨右軍四帖贊
- 莫道不才明主棄,也曾攖頷觸天威。 -- 出自宋·岳珂·秋夕有感二首
- 頗聞當日動乾象,二十八宿搖天經。 -- 出自宋·岳珂·天申萬壽宮
- 嗟今之人,萬一不逮,談伊吾,望天山,乃抵掌而奮髯也。 -- 出自宋·岳珂·孫威敏及物帖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