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玉水垂楊面面栽,豹房官邸接天開。 -- 出自明·王世貞·正德宮詞八首
- 花底傳籌到五更,隱囊斜倚到天明。 -- 出自明·王世貞·西城宮詞八首
- 碧眼胡兒細剪毛,大宛寶馬貢天槽。 -- 出自明·王叔承·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 傀儡那能識幸姬,含情流盼向天帷。 -- 出自明·王叔承·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 流落人間二百秋,蒼龍化去青天愁。 -- 出自明·王叔承·鐵笛歌(有序)
- 子孫累世覓宗器,漢家寶劍周天球。 -- 出自明·王叔承·鐵笛歌(有序)
- 草堂忽墮彩云片,秋空突降西天僧。 -- 出自明·王叔承·王元方見寄家繡達磨作
- 寒色虛搖五湖月,清陰薄灑諸天云。 -- 出自明·王叔承·震澤普濟寺觀古檜歌
- 畫里猶能動世人,何怪當年走天子。 -- 出自明·徐渭·楊妃春睡圖
- 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悵望晚天霞。 -- 出自明·徐渭·蘭亭次韻(相傳蕭翼竊蘭亭記掀閱,百花
- 遞與遼東黃鷂子,側將云鬢打天鵝。 -- 出自明·徐渭·邊詞十三首(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
- 芙蓉削出紫霧上,瀑布倒瀉青天來。 -- 出自明·楊基·舟抵南康望廬山
- 或登云門探禹穴,或上雁巖聞天雞。 -- 出自明·楊基·送李琴川謫臨海
- 雖云竄謫異憂喜,眺望自可窮天梯。 -- 出自明·楊基·送李琴川謫臨海
- 見說嶺南春更早,桃花流水勝天臺。 -- 出自明·楊基·豫章早春
- 長笛參差吹海鳳,小瓊楊柳舞天魔。 -- 出自明·楊基·寄楊鐵厓
- 江有方洲岸有沙,牙檣絲纜各天涯。 -- 出自明·楊慎·大堤曲
- 長笑江頭來往客,冷風寒雨宿天涯。 -- 出自明·楊慎·竹枝詞(九首)
- 滇海風多不起沙,汀洲新綠遍天涯。 -- 出自明·楊慎·春望(三首)
- 瑋曄靈芝發秀翹,子淵摛藻掞天朝。 -- 出自明·楊慎·王子淵祠
- 過盡頑疆亂石堆,繡山一穴忽天開。 -- 出自清·查慎行·繡山巖
- 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 -- 出自清·張惠言·水調歌頭·今日非昨日
- 夢里家山渺何處,沈沈風雨暮天西。 -- 出自近代·弘一·醉時
- 清吹遙遙發帝臺,宸文耿耿照天回。 -- 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
- 二室三涂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 -- 出自唐·姚崇·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 獨有前池一小雁,叨承舊惠入天津。 -- 出自唐·姚崇·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一章
- 愿似飄飖五云影,從來從去九天間。 -- 出自唐·姜皎·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五章
- 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 -- 出自唐·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 寄語乘槎溟海客,回頭來此問天河。 -- 出自唐·李乂·興慶池侍宴應制
- 主家園囿極新規,帝郊游豫奉天儀。 -- 出自唐·薛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 更有一般人不見,白蓮花向半天開。 -- 出自唐·裴度·真慧寺
-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 -- 出自唐·齊己·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 愛惜麻衣好顏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 出自唐·齊己·寄梁先輩
- 所得或憂逢郢刃,凡言皆欲奪天機。 -- 出自唐·齊己·山中春懷
- 有路未曾迷日用,無貪終不亂天機。 -- 出自唐·齊己·贈樊處士
- 窗外風濤連建業,夢中云水憶天臺。 -- 出自唐·齊己·秋夕言懷寄所知
- 經論功馀更業詩,又于難里縱天機。 -- 出自唐·齊己·貽惠暹上人
- 南望山門石何處,滄浪云夢浸天橫。 -- 出自唐·齊己·寄朗陵二禪友
- 天唯兩眼失一眼,將軍何處行天兵。 -- 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 哀哉舊婦何眉目,新婿隨行向天哭。 -- 出自唐·盧仝·感古四首
- 青松火煉翠煙凝,寒竹風搖遠天碧。 -- 出自唐·盧仝·贈徐希仁石硯別
- 買藥床頭一破顏,撇然便有上天意。 -- 出自唐·盧仝·贈金鵝山人沈師魯
- 天王二月行時令,白銀作雪漫天涯。 -- 出自唐·盧仝·苦雪寄退之
- 春風一番琴上來,搖碎金尊碧天月。 -- 出自唐·盧仝·題褚遂良孫庭竹
- 我為河中之泉,君為河中之青天。 -- 出自唐·盧仝·思君吟寄□□生
- 嫦娥斂發綰云頭,玉女舒霞織天面。 -- 出自唐·莊南杰·曉歌
- 沓石懸流平地起,危樓曲閣半天開。 -- 出自唐·劉憲·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 登臺北望煙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 出自唐·姚氏月華·相和歌辭·怨詩二首
- 云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 出自唐·劉言史·七夕歌
- 遙知漢地未有經,手牽白馬繞天行。 -- 出自唐·劉言史·送婆羅門歸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