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天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出豫從初地,登高適梵天。 -- 出自唐·辛替否·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就日搖香輦,憑云出梵天。 -- 出自唐·張景源·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能言既有地,何惜為聞天。 -- 出自唐·胡皓·同蔡孚起居詠鸚鵡(一作裴漼詩)
- 明發扈山巔,飛龍高在天。 -- 出自唐·張嘉貞·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 耀威當夏日,殺氣指秋天。 -- 出自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亭障東緣海,沙場北際天。 -- 出自唐·席豫·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東南飛鳥處,言是故鄉天。 -- 出自唐·萬齊融·贈別江頭
- 昨夜星官動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 出自唐·萬齊融·仗劍行
- 虧月當再圓,人別星隕天。 -- 出自唐·張漸·郎月行
- 校文常近日,賜宴忽升天。 -- 出自唐·徐安貞·書殿賜宴應制
- 頌聲先奉御,辰象復回天。 -- 出自唐·徐安貞·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 更悲秦樓月,夜夜出胡天。 -- 出自唐·陶翰·出蕭關懷古
- 君其振羽翮,歲晏將沖天。 -- 出自唐·陶翰·贈房侍御(時房公在新安)
- 玉階朝就日,金屋夜升天。 -- 出自唐·芮挺章·少年行
- 狂僧揮翰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 出自唐·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
- 白髭空受歲,丹陛不朝天。 -- 出自唐·李嘉祐·元日無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遺冉、從弟補闕紓
- 風搖近水葉,云護欲晴天。 -- 出自唐·李嘉祐·句容縣東青陽館作
- 入京當獻賦,封事更聞天。 -- 出自唐·李嘉祐·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
- 故鄉南望何處,春水連天獨歸。 -- 出自唐·李嘉祐·送陸澧還吳中(一作劉長卿詩)
- 伏臘同雞黍,柴門閉雪天。 -- 出自唐·皇甫曾·寄張仲甫
- 宛如太室臨九潭,詎減天臺望三井。 -- 出自唐·皇甫冉《·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
- 遇此枝葉覆,夙舉冀沖天。 -- 出自唐·李岑·東峰亭各賦一物得棲煙鳥
- 舟車無由徑,巖嶠乃屬天。 -- 出自唐·閻防·晚秋石門禮拜(一作禮佛)
- 感時惟責己,在道非怨天。 -- 出自唐·薛據·初去郡齋書懷(一作初去郡書情)
- 郡邑地卑饒霧雨,江湖天闊足風濤。 -- 出自唐·郭受·寄杜員外(員外垂示詩,因作此寄上)
- 手持國憲群僚畏,口喻天慈百姓安。 -- 出自唐·嚴維·書情上李蘇州
- 衛郊多壘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 -- 出自唐·竇牟·杏園渡
- 竹籬江畔宅,梅雨病中天。 -- 出自唐·竇鞏·忝職武昌,初至夏口,書事獻府主相公
- 共稱洛邑難其選,何幸天書用不才。 -- 出自唐·馮宿·酬白樂天劉夢得(一作尹河南酬樂天夢得)
- 芳樹歡新景,青云泣暮天。 -- 出自唐·閻濟美·下第獻座主張謂
- 遍問人寰事,新從洞府天。 -- 出自唐·楊憑·長安春夜宿開元觀
- 湘川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遙。 -- 出自唐·楊憑·湘江泛舟
- 涼歸夜深簟,秋入雨馀天。 -- 出自唐·楊凝·夜泊渭津
- 驟雨才沾地,陰云不遍天。 -- 出自唐·楊凝·晚夏逢友人
- 煉魄閉瓊戶,養毛飛洞天。 -- 出自唐·奚賈·謁李尊師
- 江海生岐路,云霞入洞天。 -- 出自唐·張南史·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藥
- 巡州佐吏倚欄久,泠泠天籟清塵心。 -- 出自宋·陳堯佐·題上虞蘭芎山
- 歸帆已應王臣供,金地天龍繞舊宮。 -- 出自宋·李遵勗·送僧歸護國寺
- 獨步世無吳苑艷,渾身天與漢宮香。 -- 出自宋·石延年·牡丹
- 人邊無限地,鳥外有馀天。 -- 出自宋·石延年·春日樓上
- 秋霽露華清帶水,月明天色白連河。 -- 出自宋·石延年·秋夕北樓
- 一春情緒空撩亂,不是天生穩重花。 -- 出自宋·韓琦·柳絮
- 卻怕春風漏泄,一一盡天香。 -- 出自宋·劉幾·梅花曲
- 閩山過盡見吳山,天載天涯五馬還。 -- 出自宋·元絳·詩一首
- 群山袞袞卷波濤,舉手天門尺五高。 -- 出自宋·元絳·巡按睦州過烏龍山
- 湖沈日影山頭畫,云漏天光雨足懸。 -- 出自宋·程師孟·入涌泉道中
- 出入尚遲形尚小,晨昏天籟奏笙簧。 -- 出自宋·陳樸·望江南/憶江南
- 卻羨老僧饒歲臘,不知天上有炎曦。 -- 出自宋·劉述·涵碧亭
- 山響催茶候,梅蒸熟荔天。 -- 出自宋·李師中·句
- 飲酣落筆歌綠水,爛漫天葩飄遠芬。 -- 出自宋·王益柔·遙題錢公輔眾樂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