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在第9個(gè)字的詩句
塞在第九個(gè)字的詩句
- 騎轉(zhuǎn)商巖日,旌搖關(guān)塞煙。 -- 出自唐·徐彥伯·送特進(jìn)李嶠入都袝廟
- 路出金河道,山連玉塞門。 -- 出自唐·員半千·隴頭水
- 莫忘一句曹溪妙,堪塞孫孫騁度關(guān)。 -- 出自唐·齊己·寄武陵貫微上人二首
- 楚水澶溪征戰(zhàn)事,吳塞烏江辛苦地。 -- 出自唐·喬知之·羸駿篇
- 簫鼓辭家怨,旌旃出塞愁。 -- 出自唐·崔湜·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
- 云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 -- 出自唐·崔湜·大漠行(一作胡皓詩)
- 正恨歸期晚,蕭蕭聞塞鴻。 -- 出自唐·薛能·秋夜山中述事
- 淚點(diǎn)關(guān)山月,衣銷邊塞塵。 -- 出自唐·梁獻(xiàn)·相和歌辭·王昭君
-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見春。 -- 出自宋·陳羽·讀蘇屬國傳
- 漢江天外東流去,巴塞連山萬里秋。 -- 出自宋·陳羽·九月十日即事
- 衣薄狼山雪,妝成虜塞春。 -- 出自唐·梁氏瓊·琴曲歌辭·昭君怨
- 人向隋宮近,山盤楚塞長(zhǎng)。 -- 出自唐·吳融·途次淮口
- 萬里關(guān)山靜,清陰滿塞榆。 -- 出自宋·王珪·端午內(nèi)中帖子詞·皇帝閣
- 雖有相思韻,翻將入塞同。 -- 出自唐·陳叔達(dá)·聽鄰人琵琶
- 厭踐冰霜域,嗟為邊塞人。 -- 出自唐·郭震·王昭君三首
- 直為懷恩苦,誰知邊塞情。 -- 出自唐·喬備·出塞
- 御蹕下都門,軍麾出塞垣。 -- 出自唐·鄭愔·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
-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東。 -- 出自唐·張惟儉·賦得西戎獻(xiàn)白玉環(huán)
- 憐君此去過居延,古塞黃云共渺然。 -- 出自唐·楊凝·送客往夏州
- 溫室便高臥,明朝任塞關(guān)。 -- 出自宋·強(qiáng)至·對(duì)雪六首
- 喜擁重衾麝,愁聞絕塞笳。 -- 出自宋·強(qiáng)至·次韻元恕苦寒之什
- 待索巡檐笑,嫌聞出塞聲。 -- 出自宋·尤袤·梅花
- 當(dāng)前成風(fēng)手,每來難塞請(qǐng)。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張簿
- 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 -- 出自宋·吳泳·上西平/金人捧露盤
- 相彼雁與鴻,胡然生塞北。 -- 出自宋·吳泳·塞雁
- 綠林無風(fēng)草木靜,紫塞有備煙塵靖。 -- 出自宋·吳泳·壽范翁
-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帳煙。 -- 出自宋·吳泳·春寒病痞痛用古砭法以磚{上尉下火}之忽一夕
- 述逃內(nèi)潰古云多,楚塞群雄尚感歌。 -- 出自宋·李廌·和二兄書事三首
- 孤坐唯防酒盞空,馀塞頗覺鶯聲澀。 -- 出自宋·王灼·次韻李士舉丈感春
- 欲唱江南曲,試披楚塞云。 -- 出自宋·王灼·送元思師
- 鼉擲鯨呿海岳驚,霧塞云昏光景薄。 -- 出自宋·張表臣·觀高郵寺壁曹仁熙畫水
- 漢馬飲長(zhǎng)城,匈奴空塞北。 -- 出自宋·曹勛·飲馬長(zhǎng)城窟行
- 應(yīng)憐別久愈無味,茅塞如今擬荷鋤。 -- 出自宋·曹勛·和王應(yīng)夫見貽六首
- 交河諭旨師無戰(zhàn),榆塞宣恩俗舊銜。 -- 出自宋·曹勛·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
- 落日旌旗,清霜?jiǎng)﹃?span id="c11such" class="hong">塞角聲喚嚴(yán)更。 -- 出自宋·邵緝·滿庭芳·落日旌旗
- 堪笑林間弋,猶思落塞鴻。 -- 出自宋·史浩·次韻恩平郡王游山登寺中小閣
- 中原天子今懨復(fù),北塞胡兒始削平。 -- 出自宋·史浩·次韻馮圓中郎中游甘露寺
- 繞溪簫鼓誰家子,并塞風(fēng)煙吾故人。 -- 出自宋·仲并·懷沈文伯
- 君留蜀漢我甌越,關(guān)塞悠悠路修阻。 -- 出自宋·王之望·送賈可封隨郭帥還西城三十韻
- 瓦礫看珠貝,先聲到塞垣。 -- 出自宋·李流謙·寄送石鈞父二首
- 繾綣聯(lián)名第,飄零共塞垣。 -- 出自宋·李流謙·送王景文入制幕二首
- 榮瘁視所挾,誰以通塞論。 -- 出自宋·李流謙·送李德明解綿竹尉
- 共說從軍樂,休歌出塞愁。 -- 出自宋·李流謙·送謝天奇止淮上之招
- 自從到北庭,豈閱紫塞霜。 -- 出自宋·李流謙·鄴守以石刻屈平昭君像見惠因思大夫之忠貫白
- 強(qiáng)敵不敢縱南牧,關(guān)塞煙迷芳草綠。 -- 出自宋·楊冠卿·填維揚(yáng)
- 神京千里雁書稀,關(guān)塞傳聞驛騎飛。 -- 出自宋·楊冠卿·次歸耕堂稀字韻
- 藹藹才迷屋,紛紛遂塞途。 -- 出自宋·趙蕃·雪
- 騎箕天上去,斜月照塞墟。 -- 出自宋·熊以寧·挽叔父二首
- 忽忽弄明珠,紛紛擁塞酥。 -- 出自宋·曹彥約·驚蟄后雪訪徐孟堅(jiān)不遇坐待甚久
- 玉帛交鄰后,清陰滿塞榆。 -- 出自宋·真德秀·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