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垂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和氣致祥禳百沴,艾人桃印謾垂門。 -- 出自宋·周必大·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 爭渡行人簇水邊,水中鮫鱷慣垂涎。 -- 出自宋·周必大·太和宰趙嘉言造大舟付諸渡又停鄉村酒坊代輸
- 神術有時朝賜履,賡歌無路贊垂裳。 -- 出自宋·周必大·蕪湖宰沈約之端節惠詩編次韻為謝
- 金埒漫夸錢過斗,鐵圍寧問玉垂腰。 -- 出自宋·洪咨夔·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
- 兩岸騷騷麥尾黃,茅檐半瓦蔭垂楊。 -- 出自宋·洪咨夔·四月壬午發利州
-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侵潭面柳垂絳。 -- 出自宋·李珣·漁父歌三首
-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隨潭面柳垂絳。 -- 出自宋·李珣·雜歌謠辭·漁父歌
- 便泛扁舟應未得,鴟夷棄相始垂名。 -- 出自唐·方干·題陶詳校書陽羨隱居
- 又不見仲尼遙奇司馬子,珮玉垂紳合如此。 -- 出自唐·貫休·送張拾遺赴施州司戶
- 爭似槐花九衢里,馬蹄安穩慢垂鞭。 -- 出自唐·韓偓·江行
- 卻笑昔賢交易極,一開東閤便垂名。 -- 出自唐·韓偓·隰州新驛贈刺史
- 外院池亭聞動鎖,后堂闌檻見垂簾。 -- 出自唐·韓偓·春盡日
- 高臥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獨垂綸。 -- 出自唐·來鵠·洞庭隱
- 何事離人不堪聽,灞橋斜日裊垂楊。 -- 出自唐·羅鄴·鶯
- 砌下芝蘭新滿徑,門前桃李舊垂陰。 -- 出自唐·鄭谷·投所知
- 誰共懷古意,東海一老,居易頭垂白。 -- 出自宋·黃裳·喜遷鶯·雕欄閑倚
- 望消息、霜催雁過,佳人愁起云垂暮。 -- 出自宋·黃裳·霜葉飛·誰能留得年華住
- 桑梓經過身晝錦,庭闈扶侍鬢垂絲。 -- 出自宋·楊億·表弟章廷憑得象知邵武軍歸化縣
- 妝點蘭房景致,金鋪掩、簾幕低垂。 -- 出自宋·蔡伸·滿庭芳·風卷龍沙
- 吊高人陳跡,空瞻遺像,知英烈、垂千古。 -- 出自宋·葛立方·水龍吟·九州雄杰溪山
- 猛拍闌干呼鷗鷺,道他年、我亦垂綸手。 -- 出自宋·盧祖皋·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 疏懶常嫌束帶勞,年來見客強垂條。 -- 出自宋·王之道·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 碧草望迷煙漠漠,黃梅看熟雨垂垂。 -- 出自宋·王之道·和高守無隱官閑即事
- 燈火當年記馬行,一時人物玩垂裳。 -- 出自宋·王之道·和許端夫兄弟二首時端夫出守當涂
- 使臺雄勝壓湖水,飛橋百尺如垂虹。 -- 出自宋·王之道·華亭風月堂避暑
- 客意無聊花亦老,風煙錯莫雨垂垂。 -- 出自宋·袁去華·浣溪沙
- 漸微云點綴,參橫斗轉,野闊天垂。 -- 出自宋·張元干·八聲甘州·倚凌空飛觀
- 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 -- 出自宋·張元干·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
- 暗憶蘭湯初洗玉,襯碧霧籠綃垂蕙領。 -- 出自宋·周密·大圣樂·虹雨霉風
- 笑拍闌干呼范蠡,甚平吳、卻倩垂綸手。 -- 出自宋·周密·乳燕飛/賀新郎
- 沈水煙濃如霧,金波滿、紅袖雙垂。 -- 出自宋·周紫芝·瀟湘夜雨/滿庭芳
- 淺髖大脰方爭涂,忍使驪龍老垂耳。 -- 出自元·楊維楨·背立驪
- 西子湖邊楊柳枝,千條萬縷盡垂絲。 -- 出自明·瞿佑·西湖竹枝詞
- 兵氣橫關催走檄,仙云繞闕護垂衣。 -- 出自明·謝榛·久客志感
- 壁畔常儀端捧鬯,郊西新魄正垂弓。 -- 出自明·徐渭·駕幸月壇群望西街
- 綠野開筵聯玉樹,紅亭離思結垂楊。 -- 出自明·楊慎·與諸弟別樂庵弟約有江陽之會
- 薄暮漢宮愉樂罷,還歸堯室曉垂旒。 -- 出自唐·蔡孚·打球篇
- --白居易余花數種在,密葉幾重垂。 -- 出自唐·裴度·首夏猶清和聯句
- 何處暮蟬喧逆旅,此中山鳥噪垂楊。 -- 出自唐·齊己·亂后江西過孫魴舊居因寄
- 心覺清涼體似吹,滿風輕撼葉垂垂。 -- 出自唐·薛能·盩厔官舍新竹
- 曲臺自有千萬行,重花累葉間垂楊。 -- 出自唐·吳少微·古意
- 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 -- 出自唐·劉言史·觀繩伎
- 花外欄桿壓翠檐,水邊金閣半垂簾。 -- 出自宋·王珪·宮詞
- 疑日四方嫌不種,教於蜀地獨垂名。 -- 出自唐·郭震·海棠
- 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楊柳半垂堤。 -- 出自唐·張諤·延平門高齋亭子應岐王教
- 誤著青袍將十載,忍令漁浦卻垂竿。 -- 出自唐·嚴維·書情上李蘇州
- 醉里欲尋騎馬路,蕭條幾處有垂楊。 -- 出自唐·張南史·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
- 最有佳人隨節序,釵頭彩勝競垂垂。 -- 出自宋·強至·立春
- 社稷一言嘗定策,色辭九鼎但垂紳。 -- 出自宋·強至·韓魏公生日三首
- 幾御銅符雙在手,尊榮金印六垂腰。 -- 出自宋·強至·留守安撫司徒侍中生辰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