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坦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出門俯仰見天地,日月光中行坦途。 -- 出自宋·辛棄疾·同杜叔高祝彥集觀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飲兩日且
-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 -- 出自唐·白居易·太行路-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
- 如今歷盡風(fēng)波惡,飛棧連云是坦途。 -- 出自宋·陸游·秋晚思梁益舊游
- 須句別駕偉儀刑,陵谷初無見坦平。 -- 出自宋·秦觀·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
- 婺源五嶺祈門峽,今是危涂是坦涂? -- 出自宋·楊萬里·悶歌行十二首
- 猒穿山徑石嶔崎,喜見川原路坦夷。 -- 出自宋·楊萬里·揭陽道中二首
- 看君眸子當(dāng)了然,乃稱胸次常坦坦。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元實病目
- 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機純粹氣坦平。 -- 出自宋·黃庭堅·答何君表感古冢
- 巉巖石上候肩舁,因想前賢似坦途。 -- 出自宋·王禹偁·登秦嶺
-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萬般計較頭須白,饒了胸中不坦然。 -- 出自宋·邵雍·寄毫州秦伯鎮(zhèn)兵部
- 上陽光景好看書,非象之中有坦途。 -- 出自宋·邵雍·二十五日依韻和左藏吳傳正寺丞見贈
- 平生積學(xué)無他效,只得胸中恁坦夷。 -- 出自宋·邵雍·自詠吟
- 鑒形閉氣思神法,初出艱難后坦途。 -- 出自宋·張伯端·絕句
- 世變不常有陰晴,吾道由來自坦平。 -- 出自宋·陳著·次單君范遺次兒韻效魯直體
- 司門郎官上奏無,未幾金賊來坦涂。 -- 出自宋·晁說之·南門
- 丁寧后會秋風(fēng)鶚,萬里青冥是坦涂。 -- 出自宋·徐元杰·別旴江易耕道
- 乍看華扁費尋思,徐叩微言極坦夷。 -- 出自宋·劉克莊·題趙別駕委齋
- 農(nóng)官久廢存遺址,樵子公行作坦途。 -- 出自宋·劉克莊·擷陽塘
- 屹然砥柱立頹波,未覺羊腸隳坦履。 -- 出自宋·張元干·拜顏魯公像
- 當(dāng)時掘此云備胡,胡人履之猶坦途。 -- 出自明·李夢陽·胡馬來再贈陳子
- 我行方欲奮遐蹠,顧爾安能礙坦途。 -- 出自宋·強至·五路嶺
- 客來誤作囚山想,猛憶門前自坦途。 -- 出自宋·陳造·瑞巖寺三首
- 江平酒熟夜收釣,鴨肥稻香朝坦腹。 -- 出自宋·馮時行·題楊氏清福亭
- 嘔啞水車日夜響,漕河揚塵成坦途。 -- 出自宋·樓鑰·奉口遇雨
- 地名見說名雙路,便舍崎嶇就坦平。 -- 出自宋·劉學(xué)箕·雙路
- 橫擔(dān)拄杖長安去,才出門時盡坦途。 -- 出自宋·程公許·繼榮上人求無庵頌
- 諸公長者鄭當(dāng)時,事事無心性坦夷。 -- 出自唐·徐鍇·同家兄哭喬侍郎
- 衡陽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 -- 出自唐·石恪·贈雷殿直
- 愿君越老越年輕,路越崎嶇越坦平。 -- 出自·聶紺弩·驚聞海燕之變后又贈
- 后山格律非窮苦,白傅風(fēng)流造坦夷。 -- 出自宋·張镃·誠齋以南海朝天兩集詩見惠因書卷末
- 白鶴往來華表月,碧桃開落石坦風(fēng)。 -- 出自宋·連文鳳·重游四圣觀
- 為憐世路多傾側(cè),故使行人盡坦平。 -- 出自宋·陳植·贈象環(huán)
- 乃翁邂逅詢佳況,膝上時時置坦之。 -- 出自宋·鄧深·追送何伯憲不及
- 曾不若仇翁方叟兩窮交,相與坦蕩忘邊幅。 -- 出自宋·方回·次韻贈仇二近
- 有人問我期頤法,一味胸中愛坦夷。 -- 出自宋·龔明之·期頤堂
- 喜予雙眼爛熒熒,知予靈臺常坦坦。 -- 出自宋·李復(fù)·酬邢先生疊前韻
- 五年於此謾隨緣,去住無心自坦然。 -- 出自宋·釋崇岳·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更問其中端的,床頭木枕子,葛坦半中凹。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察秋毫處暗昏昏,透險崖中平坦坦。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未悟之日要參禪,一見石門便坦然。 -- 出自宋·釋修演·頌
- 自從認(rèn)得曹溪路,鳥道征空步坦途。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長堤不絕才如線,南北沖沖是坦途。 -- 出自宋·蘇頌·行次塘堤
- 人生懷抱只平易,天下道涂皆坦夷。 -- 出自宋·陶夢桂·題涂季儒愚安堂
- 大道蕩蕩而平平,圣訓(xùn)至明至坦夷,一無荊刺相維纏。 -- 出自宋·楊簡·慈溪金沙岡歌
- 世無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 出自宋·葉寘·賀王伯愚登第
- 妙齡馳譽滿東吳,落筆驊騮走坦途。 -- 出自宋·喻良能·挽提宮知丞周公
- 高人巢許應(yīng)知此,占得箕山最坦夷。 -- 出自宋·曾極·木圍
- 衢通瑞象無塵境,山隔眠牛有坦途。 -- 出自宋·趙友直·南源廟
- 北人鞍馬是長技,南人濤瀨如坦涂。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造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