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9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 出自·杜甫·垂老別
-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 出自元·趙孟頫·岳鄂王墓
-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 出自唐·李白·行路難三首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 出自先秦·屈原·九歌·國殤
-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 -- 出自唐·李白·發白馬
-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 出自宋·蘇軾·竹枝歌
- 但恨參語賢,忽潛九原幽。 -- 出自宋·蘇軾·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
- 道邊逢人問洛陽,中原苦戰春田荒。 -- 出自宋·蘇軾·襄陽樂
- 人貪歸路好,節近中原正。 -- 出自宋·蘇軾·予昔過嶺而南題詩龍泉鐘上今復過而北次前韻
- 回頭梁楚郊,永與中原隔。 -- 出自宋·蘇軾·過淮
- 余生所托誠棲槎,九原枯髀如亂麻。 -- 出自宋·蘇軾·辨道歌
- 李白當年流夜郎,中原無復漢文章。 -- 出自宋·蘇軾·沿流館中得二絕句
-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 出自先秦·詩經·棠棣
- 及夫哭廟后,復領太原役。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 出自唐·杜甫·晝夢
- 今日朝廷須汲黯,中原將帥憶廉頗。 -- 出自唐·杜甫·奉寄高常侍(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
- 唯馀舊臺柏,蕭瑟九原中。 -- 出自唐·杜甫·哭長孫侍御(一作杜誦詩。以下為杜甫補遺)
- 風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 即席和韓南澗韻
- 看山東亭坐,待月南原行。 -- 出自唐·白居易·寄李十一建
- 閑攜弟侄輩,同上秋原行。 -- 出自唐·白居易·秋游原上
- 花菊引閑行,行上西原路。 -- 出自唐·白居易·西原晚望
- 靈夏潛安誰復辨,秦原暗通何處見。 -- 出自唐·白居易·城鹽州-美圣謨而誚邊將也
- [時適談氏女子自太原初歸,維摩詰有女名月上也。 -- 出自唐·白居易·病中看經贈諸道侶
-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 出自宋·陸游·書憤
- 高廟衣冠月出游,中原父老淚交流。 -- 出自宋·陸游·書嘆
- 向來經春旱,蒼耳暗原隰。 -- 出自宋·陸游·雨夜
- 萬一死前能少進,九原猶可見先公。 -- 出自宋·陸游·秋感
- 多病更知生是贅,九原那恨死無名? -- 出自宋·陸游·春感
- 采采珍蔬不待畦,中原正味壓蒪絲。 -- 出自宋·陸游·食薺
- 傍水風林鶯語語,滿原煙草蝶飛飛。 -- 出自宋·陸游·初夏行平水道中
- 入冬殊未寒,塵土冒原野。 -- 出自宋·陸游·十一月十一日夜聞雨聲
- 佇立送歸鞍,霽日滿原隰。 -- 出自宋·陸游·送陳希周赴安福令
- 死去雖無勛業事,九原猶可見先賢。 -- 出自宋·陸游·一編
- 深知萬言策,不愧九原人。 -- 出自宋·陸游·送王景文
- 滿谷松風枕石眠,中原戰血又成川。 -- 出自宋·陸游·聞虜亂代華山隱者作
- 溝港淺來無鷺下,郊原暖處有牛耕。 -- 出自宋·陸游·野步晚歸
- 拜手乞賜丈二殳,中原煙塵一掃除,龍舟泝汴還東都。 -- 出自宋·陸游·聞鼓角感懷
- 吹盡浮云旋作晴,郊原高下水縱橫。 -- 出自宋·陸游·新晴野步
- 其三熙熙令德,猗猗原陸。 -- 出自魏晉·陶淵明·勸農
- 地分蓮岳秀,草接鼎原芳。 -- 出自唐·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 出自唐·杜牧·題武關
-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 出自唐·李賀·其二
- 不謁承明廬,老作平原客。 -- 出自唐·李賀·客游
-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 出自宋·王安石·烏江亭
- 君才今卨稷,家行古原顏。 -- 出自宋·王安石·題湯泉壁堊諸子有欲閑之意
- 壯士悲歌出寒頻,中原蕭瑟半無人。 -- 出自宋·王安石·漢武
- 重登城頭望,喜氣滿原隰。 -- 出自宋·王安石·得曾子固書因寄
- 城南踏青處,村落逐原斜。 -- 出自唐·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 棠棣從來敦友愛,九原相望接松楸。 -- 出自宋·歐陽修·宋司空挽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