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7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 出自宋·柳永·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 出自宋·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 秦趙虎爭血中原,當去抱關救公子。 -- 出自唐·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 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 -- 出自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 始憶庚寅降屈原,旋看蠟鳳戲僧虔。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
- 下隰種秔稌,東原蒔棗栗。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篤公劉,于胥斯原。 -- 出自先秦·詩經·公劉
-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 -- 出自先秦·詩經·皇皇者華
-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 出自唐·杜甫·成都府
- 鼓角緣邊郡,川原欲夜時。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永與奧區固,川原紛眇冥。 -- 出自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 胡馬纏伊洛,中原氣甚逆。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四海猶多難,中原憶舊臣。 -- 出自唐·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
- 閬風入轍跡,曠原延冥搜。 -- 出自唐·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
- 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 -- 出自唐·杜甫·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
- 四瀆樓船泛,中原鼓角悲。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自云鄉管本涼原,大歷年中沒落蕃。 -- 出自唐·白居易·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 南國方譴謫,中原正兵戈。 -- 出自唐·白居易·春晚寄微之
- 仁里靄川陽,平原見峰首。 -- 出自唐·王維·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 相送臨高臺,川原杳何極。 -- 出自唐·王維·臨高臺送黎拾遺
-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 出自唐·王維·登裴秀才迪小臺
- 春夢亂不記,春原登已重。 -- 出自唐·李商隱·樂游原
- 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幾移。 -- 出自唐·李商隱·撰彭陽公志文畢有感
- 井稅無余負,川原已飽犁。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灰中火如螢,燎原從此始。 -- 出自宋·陸游·雜興
- 大駕初渡江,中原皆避胡。 -- 出自宋·陸游·書嘆
-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贊國論蘇黎元? -- 出自宋·陸游·感舊
- 陂澤秋容淡,郊原曉氣清。 -- 出自宋·陸游·秋陰
- 江云作雪暗郊原,竟夜風聲萬馬奔。 -- 出自宋·陸游·夜寒
- 昔我初生歲,中原失太平。 -- 出自宋·陸游·北望
- 國家四紀失中原,師出江淮未易吞;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關中作本根。 -- 出自宋·陸游·山南行
- 塘水蒼鵝戲,郊原黃犢鳴。 -- 出自宋·陸游·出行湖山間雜賦
- 草樹已秋聲,郊原喜晚晴。 -- 出自宋·陸游·月下小酌
- 舉家食粥顏平原,坐輅無氈鄭廣文。 -- 出自宋·陸游·仲秋書事
- 行營暮宿咸陽原,滿朝太息傾都羨。 -- 出自宋·陸游·大將出師歌
- 矯首問來雁:中原應苦寒? -- 出自宋·陸游·自東岡繚出舍北
- 古學陵夷失本原,讀書萬卷誤元元。 -- 出自宋·陸游·示鄰里
- 雨收霽色滿川原,獨曳枯藤出里門。 -- 出自宋·陸游·意行至神祠酒坊而歸
-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 出自魏晉·陶淵明·擬古 其四
- 熙熙令德,猗猗原陸。 -- 出自魏晉·陶淵明·勸農 其三
-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 -- 出自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
-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 出自宋·柳永·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 但贏得、獨立高原,斷魂一餉凝睇。 -- 出自宋·柳永·內家嬌·煦景朝升
- 松柏愁香澀,南原幾夜風! -- 出自唐·李賀·王浚墓下作
- 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 -- 出自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 隨子至湖上,逢原所嘗嬉。 -- 出自宋·王安石·別孫莘老
- 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 -- 出自唐·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 樹石詩翁對,川原獵騎陳。 -- 出自宋·歐陽修·詠雪
- 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復入君門。 -- 出自宋·歐陽修·端午帖子詞二十首·皇帝合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