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4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 出自宋·翁卷·鄉村四月
-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 出自宋·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 出自·翁卷·鄉村四月
-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 -- 出自·辛棄疾·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 長嘯出原野,凜然寒風生。 -- 出自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 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風。 -- 出自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上竹
- 相逢平原里。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三十一
- 迢迢五原關,朔雪亂邊花。 -- 出自唐·李白·千里思
- 顧向平原笑。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十
- 莫嘆平原落落,且應去魯遲遲。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 送錢待制
-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游。 -- 出自宋·蘇軾·龜山
- 錦繡被原野,金珠散貧賤。 -- 出自宋·蘇軾·自凈土步至功臣寺
- 風騣掠原野,電尾捎澗谷。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示詩,欲奪海石,錢穆父、王仲至、蔣
- 徙倚秋原上,凄涼晚照中。 -- 出自宋·蘇軾·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
- 是日,涇原復奏夏賊數十萬人皆遁去。 -- 出自宋·蘇軾·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
-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
-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經緯尚余三策,典刑留與諸孫。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
- 佇立望原野,悲歌為黎元。 -- 出自宋·蘇軾·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 秋早川原凈麗,雨余風日清酣。 -- 出自宋·蘇軾·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
- 雨過郊原一番新,尋芳車馬踏無塵。 -- 出自宋·蘇軾·和代器之
- (〔四庫原注:“子野”、“令舉”、“孝叔”俱在張、陳、劉等姓后,不便讀,據它本改。 -- 出自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 白露凈原野,始覺丘陵平。 -- 出自宋·蘇軾·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應回首厭籠囚。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四首 韓太祝送游太山
- 惟有太原張縣令,年年專遣送蒲桃。 -- 出自宋·蘇軾·謝張太原送蒲桃
- 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 -- 出自先秦·詩經·皇矣
-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求嘆。 -- 出自先秦·詩經·棠棣
- 瞻彼溥原,乃陟南岡。 -- 出自先秦·詩經·公劉
- 度其隰原,徹田為糧。 -- 出自先秦·詩經·公劉
-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 出自先秦·詩經·吉日
- 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 -- 出自唐·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 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 -- 出自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 崆峒五原亦無事,北庭數有關中使。 -- 出自唐·杜甫·近聞
- 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 -- 出自唐·杜甫·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
- 弟子貧原憲,諸生老伏虔。 -- 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 春日平原薺菜花。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春日平原薺菜花
- 春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 漸覺鄉原異,深知土產殊。 -- 出自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登西原宴望 同諸兄弟作。
- 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 -- 出自唐·白居易·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
- 九河平原外。 -- 出自唐·王維·送陸員外
- 身為平原客,家有邯鄲娼。 -- 出自唐·王維·濟上四賢詠·成文學
- 朝爭屈原草,廟餒莫敖魂。 -- 出自唐·李商隱·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 安得中原路如砥,渭川釣伴待多時。 -- 出自宋·陸游·自詠
- 勢掠郊原飛急雪,聲搖窗戶過奔雷。 -- 出自宋·陸游·喜雨
- 浩蕩凌原野,崎嶇歷澗溪。 -- 出自宋·陸游·閑游
- 家業貧原憲,年齡老伏生。 -- 出自宋·陸游·雜賦
- 得雨郊原已遍耕,東家西舍多逢迎。 -- 出自宋·陸游·雜賦
- 薶骨九原應已朽,殘書數帙尚如新。 -- 出自宋·陸游·憶昔
-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綿萬里盡春耕。 -- 出自宋·陸游·書喜
- 云暗郊原雪意稠,天公似欲富來麰。 -- 出自宋·陸游·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