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昨見少年向南市,買鷹欲放平原轡。 -- 出自明·徐渭·畫鷹
- 將軍汗馬百戰場,天子射獸五原草。 -- 出自唐·薛奇童·云中行
- 聽此迎神送神曲,攜觴欲吊屈原祠。 -- 出自唐·李嘉祐·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
- 歌扇參差立燕趙,客裾容曳赴原嘗。 -- 出自宋·強至·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西園初暑之什
- 羲和鞭日從海底,照出浩蕩郊原春。 -- 出自宋·崔敦禮·喜晴
- 邇來荊楚地行仙,卜居深在延原北。 -- 出自宋·王以寧·踏莎行·位正三槐
- 守蜀無因奠尊酒,素車應滿古原頭。 -- 出自宋·張燾·挽老蘇先生
- 荔蕉餉客還堪飽,筍蕨登盤莫原余。 -- 出自宋·胡寅·和蔡生遷居二首蔡學佛故用杜老與贊公故事蔡
- 共意騫騰千里外,誰知蕭瑟九原中。 -- 出自宋·吳芾·挽孟仲安二首
- 寒食已過風日好,城郭稍背郊原幽。 -- 出自宋·李流謙·即事
- 蘭若棲神安穩在,遺言今日九原知。 -- 出自宋·姜特立·辛亥上冢
- 大雅一門時鮮儷,急難尤切在原情。 -- 出自宋·李洪·和寺丞叔賜對親奉玉音敘及家世韻
- 逸叟真成陶令隱,高懷長似屈原醒。 -- 出自宋·樓鑰·題桃源王少卿占山亭
- 潭水解令胡廣壽,夕英何補屈原饑。 -- 出自宋·趙蕃·菊
- 慷慨初無伏波志,憂愁枉類屈原遷。 -- 出自宋·趙蕃·寄克齋舅氏
- 放渠花柳十分事,我欲浩蕩郊原行。 -- 出自宋·趙蕃·正月二十四日雨霰交作
- 此曲調高知音少,朗吟喚得九原譍。 -- 出自宋·薛師石·挽宋耆卿
- 斷霞明空暮江白,密陰藏雨秋原香。 -- 出自宋·魏了翁·送趙茶馬東歸
- 風霆流形草木賁,星辰垂象郊原寬。 -- 出自宋·魏了翁·張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 子思淵淵達天德,子車混混窮原泉。 -- 出自宋·魏了翁·張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 鶴山之顛一畝宮,我名吾亭日原豐。 -- 出自宋·魏了翁·至左綿盡懷呈榮州二兄
- 石路崎嶇石瀨鳴,峰巒回合小原平。 -- 出自宋·黃載·隨州沙溪
- 嘗嗟道從孟軻死,一貫誰能接原委。 -- 出自宋·李曾伯·過涪州懷伊川涪翁兩先生
- 沖寒得得過吾門,切莫談天不原聞。 -- 出自宋·李曾伯·尤木石薦術士松庵求書以詩送之
- 又不見異時知命離戌州,終身原學陶朱游。 -- 出自宋·李曾伯·贈黃虛舟
- 四月五月淫澇積,噬嚙丘垤吞原隰。 -- 出自宋·衛宗武·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
- 門館無□儀表正,經綸有道本原深。 -- 出自宋·吳勢卿·壽丞相
-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與道一逢原在左右。 -- 出自宋·家鉉翁·為景山題
- 斗酒只雞雙淚落,荒林宿莽九原悲。 -- 出自宋·馬廷鸞·秋謁屺瞻墓
- 秋蓬秋蓬,我不原爵三公,亦不原祿萬鐘。 -- 出自宋·何夢桂·贈秋蓬王相士
- 遺表不隨諸葛死,離騷長伴屈原清。 -- 出自宋·王奕·謝疊山先生己丑九月被執北行閩士以詩送之
- 袖詩兩度出山扉,到得城來與原違。 -- 出自宋·劉鑒·賀周總管岸軒遷居回任
- 淵明權停種秫,遍人間,暫學屈原醒。 -- 出自宋·羅志仁·木蘭花慢·漢家糜粟詔
- 越島夜無侵閣色,寺鐘涼有隔原聲。 -- 出自唐·周賀·晚題江館
- 古巷月高山色靜,寒蕪霜落灞原空。 -- 出自唐·劉滄·長安冬夜書情
- 退象天山鎮浮競,起為霖雨潤原田。 -- 出自唐·徐鉉·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 萬壑都平,千山一色,遐邇不分原野。 -- 出自元·王哲·望遠行·祥敷瑞布
- 分上本無人我相,閑中認正根原。 -- 出自元·王丹桂·臨江仙 贈石遇仙等
- 江上晴云晴復濕,落絮飛花滿原隰。 -- 出自明·袁凱·送齊文韶歸東阿
- 幸有蔡邕過爨下,獨憐賈島作原夫。 -- 出自宋·陳藻·平江課曹待式混補蕭中立見之有相憐色因成四
- 一代高情無覓處,落花殘日九原風。 -- 出自宋·宋庠·晏公喪過州北哭罷成篇二首
- 更謝妍談殊未已,肯將車駟誚原貧。 -- 出自宋·宋庠·趙奉禮見過
- 若見江魚須痛哭,腹中曾有屈原墳。 -- 出自宋·李覯·論文
- 緩轡徐行逢九軌,可堪倏忽九原悲。 -- 出自宋·陳傅良·挽劉端木司戶
- 燕南氍毹藉地醉,千載一笑平原君。 -- 出自宋·敖陶孫·長歌行
- 尋思樂事唯心在,惆悵良辰與原違。 -- 出自宋·羅與之·喚我
- 直欞斜檻藏湢室,短畦長町移原田。 -- 出自宋·方鳳·三洞
- 耕錄有文須點看,旋搖松露入原砂。 -- 出自宋·王镃·尹綠坡閑吟所
- 所翁湖海陳元龍,小傍皇華在原隰。 -- 出自宋·艾性夫·題陳所翁為葉半隱作全龍邀同賦
-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 -- 出自明·沈周·廬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