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林煙橫近郊,谿月落古原。 -- 出自唐·李觀·宿裴友書齋
- 恩洽因時令,風和比化原。 -- 出自唐·潘孟陽·元日和布澤
- 都人聽哀挽,淚盡望寒原。 -- 出自唐·羊士諤·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
- 意其存兮閟千萬年之原,謂其逝兮乃在浮羅之顛。 -- 出自宋·王炎·懷忠堂辭
- 孤鴻滅沒處,寓目行中原。 -- 出自宋·王炎·題韋同年聚遠閣
- 蒼翠連雙闕,微茫認九原。 -- 出自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書樓晴望
- 無謀堪適野,何力可拘原。 -- 出自唐·李德裕·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獨坐思歸
- 定應鄰火宅,非獨過焦原。 -- 出自唐·李敬方·題黃山湯院
- 靈湖通漲海,天塹隔中原。 -- 出自唐·楊乘·南徐春日懷古
- 長松埋澗底,郁郁未出原。 -- 出自唐·李山甫·遣懷
- 豐上舊居無故里,沛中原廟對荒丘。 -- 出自唐·唐彥謙·長陵
- 尚聞有虎符,科積窮丘原。 -- 出自唐·周祚·出遼后(三首)
- 待車登疊嶂,經亂集鴒原。 -- 出自唐·李洞·亂后龍州送鄭郎中兼寄鄭侍御
- 墻外峰粘漢,冰中日晃原。 -- 出自唐·李洞·題咸陽樓
- 七國頭號雞方賈勇,中原逐鹿更爭雄。 -- 出自宋·劉兼·咸陽懷古
- 又散耶溪會,斜陽在古原。 -- 出自宋·趙湘·別耶溪諸叔
- 蕭條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 出自唐·豆盧回·登樂游原懷古
- 明日定歸臺席去,鶺鴒原上共陶鈞。 -- 出自唐·廣宣·賀王起(一作賀王侍郎典貢放榜)
- 征戰窮外域,殺傷被中原。 -- 出自唐·吳筠·覽古十四首
- 縹緲凌煙波,崩騰走川原。 -- 出自唐·吳筠·過天門山懷友
- 復溯長風沙,還經敷淺原。 -- 出自·袁華·紀行歌送陳廣文
- 谷雨初干可自由,荷鋤原上倦還休。 -- 出自元·柯九思·索陽莊瓜寄玉山
- 乍艷陽,春光美麗,見效原、芳草芊芊。 -- 出自元·長筌子·綠頭鴨·雨初晴
- 今古詞人圖景,誰解推原端的。 -- 出自元·皇甫真人·酹江月 嗚鶴余音卷一回陽子林自然長生指要
- 晚霽微行向何處,灞陵原接杏花村。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愛此沙路平,青山壓晴原。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 金錫孤攜問去程,萋萋原草暮煙平。 -- 出自宋·釋智圓·送僧之金陵
- 宗工天下寶,歸葬國西原。 -- 出自宋·宋庠·贈司徒兼侍中宋宣獻挽詞四首
- 光生斷冰水,色暗夕陽原。 -- 出自宋·宋庠·初春宿雨
-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 出自宋·石介·送李堂病歸
- 璽書行絕域,銅柱入中原。 -- 出自宋·陶弼·辰州
- 向來崔魏徒,十九歸邱原。 -- 出自宋·項安世·再過溧陽縣見李侍御二首
- 雨出郭門聊一洗,日從原口便相隨。 -- 出自宋·項安世·至竹客嶺卻寄金山聞老
- 姓字驚喬木,儀型想九原。 -- 出自宋·項安世·司馬侍郎挽詩
- 遠猷嗟未究,蕭瑟定安原。 -- 出自宋·項安世·張黎州挽詩
- 新阡舊垅只回首,無復原頭掛紙錢。 -- 出自宋·張嵲·寒食行
- 送老得三徑,奉親歸九原。 -- 出自宋·張嵲·將請鄉郡作
- 小臣敢上訴,邊塵暗中原。 -- 出自宋·張嵲·上楮平山
- 登高明遠目,直北望中原。 -- 出自宋·章甫·獨登南樓兼懷嚴圣幾俞若晦
- 所以古圣賢,諄諄畏鄉原。 -- 出自宋·敖陶孫·雪中對酒效昌黎體
- 送君百面風潭上,莫笑原非十丈花。 -- 出自宋·劉宰·答鐘元達覓藉栽二首
- 筆削匪爛報,執拗開亂原。 -- 出自宋·劉黻·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 資之歲月深,左右皆逢原。 -- 出自宋·劉黻·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 中興遺此老,夢寐亦中原。 -- 出自宋·劉黻·拜無垢先生祠
- 孤忠懸白日,遺恨寄中原。 -- 出自宋·林景熙·拜岳王墓
- 艤舟鸕鶿港,白云滿高原。 -- 出自宋·林景熙·方玄英故居
- 此地頻經畫舫過,暮歸原不畏風波。 -- 出自明·張羽·川上暮歸
- 倘徼先世福,猶足醉丘原。 -- 出自宋·艾可叔·東上拜羅首墓
- 狂花翳眼旋消隕,醒醉原來是一人。 -- 出自·馬一浮·雜釋
- 三年江湖上,得友唯道原。 -- 出自宋·陳舜俞·贈劉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