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湯沐身輕念出游,近春原野霽煙浮。 -- 出自宋·陸游·晚晴閑步鄰曲間有賦
- 高詠淵明句,吾將起九原。 -- 出自宋·陸游·小舟
- 屈宋死千載,誰能起九原? -- 出自宋·陸游·白鶴館夜坐
- 海氛成物象,秋氣肅川原。 -- 出自宋·陸游·與兒子至東村遇父老共語因作小詩
- 焚庭涉其血,豈獨清中原! -- 出自宋·陸游·村飲示鄰曲
- 問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頭樂社神? -- 出自宋·陸游·祭灶與鄰曲散福
- 故民何以報,沾灑望秋原。 -- 出自宋·陸游·汪給事太夫人程氏挽辭太恭人諭氏挽辭
- 兩頰如丹君會否,胸中原自有陽春! -- 出自宋·陸游·陳伯予見過喜予強健戲作
- 冷飯黃齏傲太平,鬢絲原不為愁生。 -- 出自宋·陸游·夜坐燈滅戲作
- 凄涼故時客,痛哭望秋原。 -- 出自宋·陸游·趙彥膚修撰挽辭
-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 出自唐·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 陽浮樹外滄江水,塵漲原頭野火煙。 -- 出自宋·王安石·春風
- 浮云渺渺吹西去,每到原頭勒馬看。 -- 出自宋·王安石·寄張劍州并示女弟
- 前日辟書堂,名之曰逢原。 -- 出自宋·王安石·胡氏逢原堂
- 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 -- 出自宋·王安石·蘇才翁挽辭二首
- 蕭瑟城南路,鳴笳上九原。 -- 出自宋·王安石·元獻晏公挽辭三首
- 淚沾明月峽,心斷鶺鴒原。 -- 出自唐·孟浩然·入峽寄弟
- 淚沾明月峽,心斷鶺鸰原。 -- 出自唐·孟浩然·入峽寄弟
- 朅來彭蠡澤,載經敷淺原。 -- 出自唐·張九齡·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
- 絕塞通潛徑,平泉占上原。 -- 出自唐·劉禹錫·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 南登無灞岸,旦夕上高原。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 出自清·曹雪芹·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
- 片雨下南澗,孤峰出東原。 -- 出自唐·岑參·緱山西峰草堂作
- 青松月下泉臺路,白草原頭薤露聲。 -- 出自宋·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
- 老大世情薄,掩關外郊原。 -- 出自宋·歐陽修·雨中獨酌二首
- 閑追向城客,落日隱高原。 -- 出自宋·歐陽修·陪府中諸官游城南
- 臘雪銷盡春風輕,火燒原頭青草生。 -- 出自宋·歐陽修·馬嚙雪
- 雞號四鄰起,結束赴中原。 -- 出自宋·秦觀·田居四首
- 及言有靈藥,近在湘西原。 -- 出自唐·柳宗元·種仙靈毗
-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 -- 出自唐·柳宗元·零陵早春
- 芰荷諒難雜,反此生高原。 -- 出自唐·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龍興精舍
- 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 -- 出自魏晉·曹植·雜詩
- 半醉別都門,含凄上古原。 -- 出自唐·溫庭筠·與友人別
- 宰世曰臯伊,迷邦有顏原。 -- 出自宋·晏殊·列子有力命王充論衡有命祿極言必定之致覽之
- 云里樓臺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鱗鱗。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新春
- 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 -- 出自唐·韓愈·孟東野失子
- --李正封蹂野馬云騰,映原旗火鑠。 -- 出自唐·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 促駕逾三水,長驅望五原。 -- 出自唐·駱賓王·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士
- 沙步未多遠,里名還異原。 -- 出自宋·楊萬里·晨炊泊楊村
- 汲水龍井泓,輦土天竺原。 -- 出自宋·楊萬里·和周元吉左司東省培竹
- 四風寄雙淚,吹到秀峰原。 -- 出自宋·楊萬里·劉世臣先生挽詩
- 喜見天顏浮玉藻,歸從原廟薦櫻桃。 -- 出自宋·楊萬里·四月五日,車駕朝獻,景靈宮省前迎鴐起居口
- 欲知圣處真消息,不是原夫一兩聯。 -- 出自宋·楊萬里·題龍舜臣遜志齋
- 天下盡兵甲,豺狼滿中原。 -- 出自唐·王昌齡·詠史
- 為我銜素書,吊彼顏與原。 -- 出自唐·王昌齡·灞上閑居
- 邯鄲飲來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 -- 出自唐·王昌齡·城傍曲
- 邑吏齊進說,幸勿禍鄉原。 -- 出自唐·元稹·賽神
- 一戰波委焰,再戰火燎原。 -- 出自唐·元稹·競渡
- 棟梁本色擎天柱,蝥賊原形釣欲?。 -- 出自明·唐寅·無題
- 家居東南云錦鄉,心魂原是水花香。 -- 出自明·唐寅·秋塘詩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