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原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奸豪爍危行,烈火燎于原。 -- 出自宋·陳舜俞·失題
- 陸羽未嘗真風味,紅袍原在月輪峰。 -- 出自·陳封懷·廬山云霧茶
- 不是天涯歸意懶,歸懶原怕到家時。 -- 出自清·錢秉鐙·還家雜感
- 遂與江湖爭浩淼,可憐原隰總芳菲。 -- 出自明·袁中道·海淀李戚畹園四首
- 馬氏由來譏畫虎,葉公原不愛真龍。 -- 出自明·袁中道·病中漫興八首
- 神宗本是英明主,安石原非側媚臣。 -- 出自清·光緒·宋神宗
-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澤原非令故鄉。 -- 出自宋·曹清·登九華山
- 朝來示我書,此意固已原。 -- 出自宋·晁公溯·范子庚見示長書
- 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 -- 出自宋·晁公溯·寄宋嗣宗
- 蟄蟲亦坯戶,子獨在丘原。 -- 出自宋·晁公溯·勞劉子儀視作紅花堰
- 但恨山中翁,奄忽歸九原。 -- 出自宋·晁公溯·喜邵孟清風過
- 誰立腳跟老彌篤,立溪原上有深傳。 -- 出自宋·陳淳·送瘳子晦倅湖還別四絕
- 可是殿庭無事筆,已含原野十分秋。 -- 出自宋·陳杰·題宣和御畫蘆禽
- 寸心無訴處,號絕向令原。 -- 出自宋·陳孔碩·挽呂東萊先生
- 禾黍秋風隴,牛羊落日原。 -- 出自明·陳蒙·宿遷
- 老成德望嗟難繼,笳鼓原頭淚滿頤。 -- 出自宋·陳宓·挽外舅
- 后人謂二子,獨得道之原。 -- 出自宋·陳文蔚·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
- 能遣明妃嫁夷狄,畫工原是漢忠臣。 -- 出自宋·陳僩·讀明妃引
- 塵埃不涅花心性,凈客原從凈士來。 -- 出自宋·陳巖·代城池
- 燈影昏昏枕半欹,此清原自少人知。 -- 出自宋·陳巖·激清亭
- 歸美慚微天保頌,畏威原繼我將詩。 -- 出自宋·程無鳳·寶佑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寧四朝國史成上進九日
- 此去驊騮諳舊路,定知原隰望咨諏。 -- 出自宋·董天吉·送任浙東廉使
- 岑樓上獨園,高檻俯平原。 -- 出自宋·范浚·春望二首
- 一路經行處,盤溪繞僻原。 -- 出自宋·范師孔·小漿鋪
- 宿云開嶺岫,晚稻沒川原。 -- 出自宋·范宗尹·游龍華寺二首
- 植物復肖之,天巧詎可原。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 -- 出自宋·方回·秀亭秋懷十五首
- 餒也自其分,秉耒耕荒原。 -- 出自宋·方回·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區區霸者佐,治躬乏本原。 -- 出自宋·方回·擬詠貧士七首
- 秋崖宗老在,余子眇鄉原。 -- 出自宋·方回·贈方太初三首
- 湖山春色已如斯,城市原來了不知。 -- 出自宋·方回·三月八日百五節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
- 上當相宅兆,安厝居高原。 -- 出自宋·方回·哭從兄良遇
- 陰風號亂樹,薄日照荒原。 -- 出自宋·方回·彭湖道中雜書五首
- 各欲贍老幼,等死有本原。 -- 出自宋·方回·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 變人先變己,毋我求道原。 -- 出自宋·方回·贈魯至道
- 依舊冰芬照行客,瘴煙原不犯清流。 -- 出自宋·高吉·庾嶺
- 癉善樹群慝,痏國開亂原。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徐影說見寄并呈牟存叟
- 休沐因閑日,攜持訪古原。 -- 出自宋·關耆孫·游東屯
- 縱使風云來蔽塞,此心原自與天通。 -- 出自宋·胡榘·游玉巖即事
- 臥龍扶漢室,躍馬阨秦原。 -- 出自宋·胡明善·祁山堡
- 所以憂世事,永嘆鹡鴒原。 -- 出自宋·黃叔美·寶善堂為薛玄卿題
- 誰感離騷賦,丹青吊屈原。 -- 出自宋·晃沖之·與秦少章題漢江遠帆五首
- 雷車卻碾前山過,不灑原頭陌上塵。 -- 出自宋·江公著·久旱微雨
- 睿贊釋真筌,惟師得本原。 -- 出自宋·金君卿·靈辯大師歸江南
- 會到一源惟太極,包犧原不與今殊。 -- 出自宋·金履祥·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二首
- 避忘井水邑,耽靜步郊原。 -- 出自宋·李方子·樵用郊行
- 人生感元化,道貴窮性原。 -- 出自宋·李復·雜詩
- 避人忘井邑,耽靜步郊原。 -- 出自宋·李公晦·樵川江行
- 牛放殘陽草,人耕斷燒原。 -- 出自宋·李至·至性靈迂僻學術空虛幸逢好古之君獲在藏書之
- 能返母萬里,還榮父九原。 -- 出自宋·林同·婦女之孝二十首·梁夫人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