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被幾葉風帆,催上江南路。 -- 出自元·張之翰·摸魚子 辛卯清明日,嘗以金縷曲侑觴,今年
- 山人敢攀宗袞,為東南、民命秉心香。 -- 出自元·張伯淳·木蘭花慢 壽張可與
- 欲借昌黎老筆,賦終南。 -- 出自元·劉敏中·鳥夜啼 閑適
- 不覺河傾東北,月西南。 -- 出自元·劉敏中·鳥夜啼 月下用前韻
- 獨有柏屏蒼翠,便似南華大椿。 -- 出自元·程文海·太常引 壽李丞相
- 鶚薦西風早歲,豹隱南山晚節,天爵自尊榮。 -- 出自元·陳櫟·水調歌頭 代壽朱子章 強村從書用裘杼樓
- 里推吉水為名州斗南。 -- 出自元·陳櫟·水調歌頭 賀汪覺翁受吉水州判 茲者,?
- 天遣東萊呂,丁巳瑞南州。 -- 出自元·陳櫟·水調歌頭 賀金滄洲花甲
- 何以祝君壽,一笑指南山。 -- 出自元·周權·水調歌頭 慶壽
- 天上有仙客,家世說南州。 -- 出自元·周權·水調歌頭 慶壽
- 瓶無粟,有西山芝熟,南澗芹生。 -- 出自元·周權·沁園春·笑此山人
-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 -- 出自元·張野·滿江紅 盧溝橋
- 便把西方少女,嫁與南陵赤子,相見永和同。 -- 出自元·李道純·水調歌頭 贈和庵王察判
- 月朗山東,涼風細細,南溪綠水粼粼。 -- 出自元·牛真人·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
- 莫弄黑鉛將造化,淮南金秘在華池。 -- 出自元·李真人·望江南·金花道
- 赤子乘龍,一時騎上南*。 -- 出自元·王*·百字令 道宗 此下有金字經五首乃曲調,因刪
- 赤子乘龍,一時騎上南岳。 -- 出自元·王*·百字令 道宗 此下有金字經五首乃曲調,因刪
- 江北山東已戰場,江南憂旱復憂蝗。 -- 出自明·曹學佺·林異卿客歸志感
- 負笈曾孫氣老蒼,江南邂逅一傾觴。 -- 出自近代·陳三立·桂林李生乞題其曾大父次星大令所作山居圖長
- 眼穿不獲歸,烽隧暗南紀。 -- 出自近代·陳三立·題余堯衢同年倦知山廬圖
- 看遍西山紅葉來,江南霜氣靜樓臺。 -- 出自近代·陳三立·林詒書自京師至攜登掃葉樓
-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 -- 出自近代·陳三立·攜家觀農事實驗場還憩鄰校六朝松下
- (去歲游天目故人左南孫宰臨安供張伴游今歿將一歲歸葬矣)肺腑哀樂通造化,終契裹糧適莽蒼。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 河從受降城,北折徑南注。 -- 出自清·嚴遂成·砥柱峰
- 三年走大梁,趙北燕南陲。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故人長北望,令弟又南歸。 -- 出自明·張以寧·送同年江學庭弟學文歸建昌
- 黃金不買死,直欲高南山。 -- 出自明·貝瓊·郭忠恕出峽圖
- 八月鴻雁來,往彼天南陬。 -- 出自明·貝瓊·題盛蒼崖雁
- 良辰戒僮仆,匆匆又南北。 -- 出自明·貝瓊·四月十日兒子翱來鳳陽留一月遣歸因令早營草
- 邛笮康居路盡通,西南開鎮兩江雄。 -- 出自明·貝瓊·送楊九思赴廣西都尉經歷
- 塞鴻還北度,戎馬未南歸。 -- 出自明·貝瓊·暮春雜詩(二首)
- 處士渾同鄭子真,水南結屋與山鄰。 -- 出自明·貝瓊·次韻邵雰谷暮春
- 東北風吹大庾嶺,西南日映小寒天。 -- 出自宋·錢昭度·句
- 堪漢失東隅,誰能走南陌。 -- 出自宋·趙希逢·和寄敬甫葉兄
- 能詩留幕府,借宅近南湖。 -- 出自宋·張弋·李景文移居
- 大樹凌云抗風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隨緣份到天涯。 -- 出自當代·梁羽生·浣溪沙
- 六十年來一回顧,江南漠北幾人愁。 -- 出自當代·梁羽生·七絕兩首 張丹楓
- 宅北曾分羲仲命,綏南遠賜趙佗書。 -- 出自清·黃遵憲·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
- 白鳥白云秋色樹,水南水北月明鐘。 -- 出自宋·田錫·寄韓丕進士
- 拂酒雪花飛,早梅思南枝。 -- 出自宋·田錫·寄宋白拾遺
- 珍重十僧聲價外,江南屈指即吾師。 -- 出自宋·田錫·謝晏公
- 世上風波終未已,江南煙雨正堪眠。 -- 出自明·袁凱·野航為范子俊賦
- 傷心復何事,家在江南渚。 -- 出自明·袁凱·淮安道中
- 日暮莫回頭,脈脈江南雨。 -- 出自明·袁凱·淮安道中
- 西北朝廷無使節,東南城郭有烽煙。 -- 出自明·袁凱·寓所二首(丁酉二月)
- 記得教坊新隊子,江南江北舞春風。 -- 出自明·袁凱·贈歌舞女童
- 鳴鸝欲亂花發齊,江南草長綠葉萋。 -- 出自明·徐禎卿·擬蕭子顯春別曲(四首。以下迪功五集)
- 萬里風聞海上兵,江南消息未分明。 -- 出自清·閻爾梅·訪姚文初于絳趺堂,遂哭現聞師
- 子夜歌殘玉樹塵,江南花月變金鱗。 -- 出自清·閻爾梅·太倉過王文肅舊第
- 開邊憶漢皇,航海通南鄙。 -- 出自宋·陳藻·適武林入延平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