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無由西北歸,空自東南顧。 -- 出自唐·任希古·和李公七夕
- 歌鐘盛北里,車馬沸南鄰。 -- 出自唐·韓仲宣·上元夜效小庾體
- 煙云迷北闕,簫管識南鄰。 -- 出自唐·長孫正隱·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
- 目勞西北云,心醉東南嶂。 -- 出自唐·趙冬曦·陪張燕公登南樓
- 胡為心獨爾,惠好在南國。 -- 出自唐·王琚·奉答燕公
- 世網余何觸,天涯謫南蠻。 -- 出自唐·盧僎·初出京邑有懷舊林
- 仙臺適西步,蠻徼忽南浮。 -- 出自唐·盧僎·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揚州,即事寄上族父江
- 前星迎北極,少海被南風。 -- 出自唐·盧僎·上幸皇太子新院應制
- 從來不慣別,況屬雁南飛。 -- 出自唐·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 舜華徂北渚,宸思結南陽。 -- 出自唐·吳兢·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 石榴天上葉,椰子日南枝。 -- 出自唐·張諤·岐王山亭
- 仙郎早朝退,直省臥南軒。 -- 出自唐·楊浚·贈李郎中
- 更愛云林間,吾將臥南潁。 -- 出自唐·楊浚·題武陵草堂
- 雞鳴出東邑,馬倦登南巒。 -- 出自唐·盧象·鄉試后自鞏還田家,因謝鄰友見過之作
- 冉冉時將暮,坐為周南客。 -- 出自唐·陶翰·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
- 萬里長相思,終身望南月。 -- 出自唐·劉灣·李陵別蘇武
- 隱隱臨北極,峨峨象南山。 -- 出自唐·梁德裕·感寓二首
- 知音若相遇,終不滯南溟。 -- 出自唐·魏璀·湘靈鼓瑟
- 平津舊東閣,深巷見南山。 -- 出自唐·李嘉祐·題裴十六少卿東亭
- 霜林澹寒日,朔雁蔽南云。 -- 出自唐·李嘉祐·送元侍御還荊南幕府
- 和風媚東郊,時物滋南薰。 -- 出自唐·殷少野·送蕭穎士赴東府,得散字
- 路人從北少,海水向南分。 -- 出自唐·皇甫曾·送韋判官赴閩中
- 寶龕經末劫,畫壁見南朝。 -- 出自唐·皇甫曾·贈鑒上人(一作贈別筌公)
- 唯馀東魯客,蹈舞向南熏。 -- 出自唐·令狐峘·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 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 出自唐·趙徵明·回軍跛者
- 惕然意不盡,更逐西南去。 -- 出自唐·魏萬·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
- 臣心瞻北闕,家事在南荒。 -- 出自唐·嚴維·送李秘書往儋州
- 威聲慚北部,仁化樂南薰。 -- 出自唐·竇牟·秋日洛陽官舍寄上水部家兄
- 夜涼河漢白,卷箔出南軒。 -- 出自唐·章八元·酬劉員外月下見寄
- 玉珂經禮寺,金奏過南宮。 -- 出自唐·張濛·曉過南宮聞太常清樂
- 行雨若迷歸處路,近南惟見祝融峰。 -- 出自唐·楊憑·贈馬煉師
-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 出自唐·張南史·月
- 金鞍何處,綠楊依舊南陌。 -- 出自宋·沈唐·念奴嬌·杏花過雨
- 道出橫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 -- 出自宋·程師孟·入涌泉道中
- 試向中流東北望,城南實塔在門前。 -- 出自宋·程師孟·入涌泉道中
- 坎止流行但信緣,嶠南風景異山川。 -- 出自宋·李師中·中隱巖
- 好把素香收取,寄江南消息。 -- 出自宋·鄭獬·好事近·把酒對江梅
- 怪得溪山不寂寞,江南又有謫仙人。 -- 出自宋·鄭獬·寄郭祥正
- 遂溪張太守,懇意乞南州。 -- 出自宋·鄭獬·送張景山知康州
- 江都章未報,枕手臥南窗。 -- 出自宋·鄭獬·晚悶
- 愿留中州人,無填嶺南土。 -- 出自宋·鄭獬·戍邕州
- 常公廊廟姿,龍節殿南區。 -- 出自宋·鄭獬·送元待制知福州
- 已說開春須上表,終南山下乞分司。 -- 出自宋·鄭獬·戲學張水部贈河南少尹
- 相逢初北闕,并試復南宮。 -- 出自宋·強至·哭王仲密四首
- 武平杳何所,閩裔天南偏。 -- 出自宋·強至·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 時人榮晝錦,洗眼看南還。 -- 出自宋·強至·送朱元弼主簿登第后還鄉
- 世上流芳歸幾處,江南傳價入中京。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陸丈瑞香花
- 何當伴琴觴,一鼓東南槳。 -- 出自宋·強至·題婺源胡氏翛然堂
- 我馬將北馳,子車亦南挽。 -- 出自宋·強至·將別純甫四十字奉呈
-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 出自宋·舒亶·菩薩蠻·畫船搥鼓催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