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 出自漢·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 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 -- 出自漢·漢無名氏·別詩
- 晨風鳴北林,熠耀東南飛。 -- 出自漢·漢無名氏·別詩
-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 -- 出自漢·漢無名氏·陌上桑
- 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 出自漢·漢無名氏·四坐且莫喧
-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 -- 出自漢·漢無名氏·步出城東門
- 乳子月明中,夢繞東南飛。 -- 出自宋·謝翱·鏟孟郊體七首
- 游子渺天末,晨光東南馳。 -- 出自宋·謝翱·避暑池上擬古
- 炎炎中郎將,解帶西南奔。 -- 出自宋·周必大·送司農少卿杜起莘出守遂寧
- 堂下從渠糟粕議,城南容我簡編親。 -- 出自宋·周必大·王籍文學求讀書堂詩
- 千峰溧陽來,勢若西南奔。 -- 出自宋·周必大·游茅山道中望岡阜西南來勢若連環既赴三茅而
- 天為斯文開瑞應,海南海北一宗工。 -- 出自宋·洪咨夔·壽崔帥卿七絕
- 潑火雨來還不信,崗南崗北竹雞啼。 -- 出自宋·洪咨夔·次趙保之清明即事五絕
- 為言漢太史,甘心周南留。 -- 出自宋·洪咨夔·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
- 風俗異東吳,氣候如南恩。 -- 出自宋·洪咨夔·答及甫和
- 深宮三十六,同被二南風。 -- 出自宋·洪咨夔·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貴妃閣
-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 出自宋·洪咨夔·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 殘膻污北雪,遺憾掛南斗。 -- 出自宋·洪咨夔·趙忠簡孫璧見過有詩用韻
- 百萬人家井水黃,江南大半田無秧。 -- 出自宋·盧梅坡·閔雨
- 差池盡三黜,蹭蹬各南州。 -- 出自唐·賈至·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
- 雙鶴南飛度楚山,楚南相見憶秦關。 -- 出自唐·賈至·江南送李卿
-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 -- 出自唐·賈至·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
- 誰歌均一德,傳繼召南詩。 -- 出自宋·蔡襄·汾陽夫人挽詞二首
- 梅華畏高寒,獨向江南發。 -- 出自宋·蔡襄·和吳省副青梅
- 乘靜因題送行什,江南歸思已凄迷。 -- 出自宋·蔡襄·送張處士二首
- 乘舟逐早潮,十里登南麓。 -- 出自宋·蔡襄·游鼓山靈源洞
- 荔子凝丹摘曉鮮,江南來路與云連。 -- 出自宋·蔡襄·和曹殿丞寄荔支
- 獨客飄然物外游,江南江北總宜秋。 -- 出自宋·高翥·秋日
- 從獵往上林,小隊城南隈。 -- 出自清·吳偉業·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
- 卻指灌莽中,此即為南廂。 -- 出自清·吳偉業·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
- 驟聞漢天子,征彼西南夷。 -- 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 回跡清憲臺,傳騎東南去。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 賈生方吊屈,豈敢比南昌。 -- 出自唐·儲光羲·奉酬張五丈垂贈
- 遐方獻文犀,萬里隨南金。 -- 出自唐·儲光羲·述韋昭應畫犀牛
- 薄游出京邑,引領東南望。 -- 出自唐·儲光羲·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
- 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 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
- 時命偶不謬,授館終南東。 -- 出自唐·貫休·上劉商州
- 吾皇禮金骨,誰□美南朝。 -- 出自唐·貫休·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 遠書容北雁,贈別謝南金。 -- 出自唐·貫休·歸故林別知己
- 個是何措大,時來省南院。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蕪。 -- 出自唐·韓偓·村居
- 相逢兩無語,若個是南能。 -- 出自唐·韓偓·與僧
- 敷誠通北闕,遺愛在南亭。 -- 出自唐·皎然·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平
- 郡齋得無事,放舟下南湖。 -- 出自唐·皎然·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觀卻望湖
- 春宵凝麗思,閑坐開南圍。 -- 出自唐·皎然·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聽陳山人彈白雪
- 如何五百年,重見江南春。 -- 出自唐·皎然·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
- 辭官因世難,家族盛南朝。 -- 出自唐·皎然·送沈居士還太原
- 常隨山上下,忽限江南北。 -- 出自唐·皎然·送李道士
- 昔別醉衡霍,邇來憶南州。 -- 出自唐·郎士元·題劉相公三湘圖
- 長波飛素舸,五月下南溟。 -- 出自唐·李群玉·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