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南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賤琴。 -- 出自唐·耿湋·晚秋東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縣韓明府
- 脫落皮膚,故人南岳峰前過。 -- 出自宋·向子諲·點(diǎn)絳唇·脫落皮膚
- 奈燕子樓高,江南夢(mèng)斷,虛費(fèi)相思。 -- 出自宋·呂渭老·木蘭花慢·石榴花謝了
-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 -- 出自宋·方信孺·慶遠(yuǎn)龍隱洞
- 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 出自宋·包恢·李養(yǎng)源自號(hào)蒙泉求詩于東包某作此以贈(zèng)之
- 這回休也,燕鴻南北,長(zhǎng)隔英游。 -- 出自宋·蘇泂·雨中花/夜行船
- 篷背瀟湘雨,溪南欸乃聲。 -- 出自宋·蘇泂·百家泊
- 揀折一枝,路逢南雁,和兩字平安寄與他。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沁園春·客里家山
- 來朝拂袖,誰來南岳尋我。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酹江月/念奴嬌
- 桃花開盡,正溪南溪北,春風(fēng)春雨。 -- 出自宋·葛長(zhǎng)庚·酹江月/念奴嬌
- 梅欲老,撐月過南徐。 -- 出自宋·方岳·望江南/憶江南
- 不論山北與山南,是處移將竹兩三。 -- 出自宋·方岳·次韻鄭僉判
- 山北雨后蒼,山南霽云白。 -- 出自宋·方岳·山中作人名詩
-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 出自宋·方岳·易地昭武去之日與家人集新作南門書水鏡壁上
- 岸沙分路細(xì),江南帶云昏。 -- 出自宋·方岳·八詠樓
- 迢遞三千里,西南是去程。 -- 出自唐·姚合·送杜立歸蜀
- 一別無消息,水南車跡稀。 -- 出自唐·姚合·友人南游不回因寄
- 江北煙光里,淮南勝事多。 -- 出自唐·姚合·揚(yáng)州春詞三首
- 七十未成事,終南蒼鬢翁。 -- 出自唐·姚合·贈(zèng)終南山傅山人
- 闕下親知?jiǎng)e,江南惠化新。 -- 出自唐·姚合·送李起居赴池州
- 莫縱經(jīng)時(shí)住,東南書信偏。 -- 出自唐·項(xiàng)斯·送友人游河?xùn)|
-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 出自唐·布燮·思鄉(xiāng)作
- 重陽師父,預(yù)指南京。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重陽真人升霞之后
- 莫覓東西,休搜南北,玄真只在身中。 -- 出自元·譚處端·滿庭芳·莫覓東西
- 一性渾如月正南。 -- 出自元·譚處端·長(zhǎng)思仙
- 好事東里田侯,南溪新種,使我開青目。 -- 出自元·丘處機(jī)·無俗念 竹
- 東方出,西方?jīng)],南方死,北方生。 -- 出自元·丘處機(jī)·上丹霄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上平西 迷惑
- 燕子?xùn)|歸,鴻賓南下,滿眼蘆花雪。 -- 出自元·白樸·念奴嬌 壬戌秋泊漢江鴛鴦灘,寄贈(zèng)。
- 更與修身作指南。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懷仁縣
- 卿勿言,朕自思,南詔覆師君不知。 -- 出自明·李東陽·卿勿言
-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為賤。 -- 出自宋·陳普·水車
- 花今國在橫浦南,看誰冰雪來同參。 -- 出自宋·諶祜·句
-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 出自宋·釋寶印·偈頌十五首
- 眼皮開未開,枝南復(fù)枝北。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東也是,西也是,南北東西無不是。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了了了了了,面南看北斗。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竹外立寒枝,山南又春雨。 -- 出自宋·釋斯植·鳴鳩
- 雨暗西山,云飛南浦。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大矣哉文,道合南薰。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shí)
- 西極鰲足折,東南地維傾。 -- 出自宋·楊時(shí)·過漢江
- 天下清明節(jié),江南筍蕨天。 -- 出自宋·曾豐·丁未仲春思鄉(xiāng)味會(huì)之樂簡(jiǎn)寄董伯虎
- 江西社冷況嶺南,喜得君亞與磨磋。 -- 出自宋·曾豐·邀肇慶府卓司法
- 只今隨牒廣之南,彼大庾山吾畫笥。 -- 出自宋·曾豐·曾德禮墨梅竹篆隸皆精歲在己未示似墨梅酬價(jià)
- 指似始興縣,西南天一隅。 -- 出自宋·曾豐·望始興
- 海上有三山,嶺南有一洞。 -- 出自宋·曾豐·游三乳洞
- 山北鳴鵂鹠,山南叫禋旂。 -- 出自明·陳憲章·自伍光宇墓還登蓬萊絕頂
- 捕鰈東海,搴茅南山。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以耜以末,俶載南畝。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 尋納江漢,節(jié)宣南北。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岳鎮(zhèn)海瀆四十三首
-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 -- 出自隋·佚名·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