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5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 出自宋·朱淑真·江城子·賞春
-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 出自宋·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 出自唐·韋莊·金陵圖
-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 -- 出自明·文征明·滿江紅·拂拭殘碑
-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 -- 出自宋·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 出自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詩
-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 出自宋·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書先為報江鄉。 -- 出自明··九日登清水營城
-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 出自唐·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 出自·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 出自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 出自唐·李白·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
-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 出自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 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 -- 出自唐·李白·春日行
-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 -- 出自唐·李白·少年行其三 (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
-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對。 -- 出自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 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 出自唐·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 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 -- 出自唐·李白·僧伽歌
- 鞍馬月橋南,光輝歧路間。 -- 出自唐·李白·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
- 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 出自宋·蘇軾·滿庭芳·歸去來兮
- 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憂喜相尋
- 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 出自宋·蘇軾·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 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 -- 出自宋·蘇軾·南歌子·見說東園好
- 北人墮淚南人笑,青嶂無梯聞杜鵑。 -- 出自宋·蘇軾·竹枝詞
-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陽召我魂[1]。 -- 出自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 遠客來自南,游塵昏峴首。 -- 出自宋·蘇軾·峴山
- 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 -- 出自宋·蘇軾·登州海市
- 我緣在東南,往寄白發余。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 從我來海南,幽絕無四鄰。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枵然思南烹。 -- 出自宋·蘇軾·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
-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 -- 出自宋·蘇軾·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
- 五年一夢南司州,饑寒疾病為子憂。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賈耘老
- 少小家江南,寄跡方外士。 -- 出自宋·蘇軾·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 出自宋·蘇軾·南屏謙師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應之于手非可
- 自盩厔東南行二十余里,朝謁太平宮二圣御容。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明朝出城南,遺跡觀楚魏。 -- 出自宋·蘇軾·與頓起孫勉泛舟探韻得未字
- 浩蕩城西南,亂山如玦環。 -- 出自宋·蘇軾·祈雪霧豬泉出城馬上作贈舒堯文
- 雄心欲搏南澗虎,陣勢頗學常山蛇。 -- 出自宋·蘇軾·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
- 袖中正有南風手,誰為聽之誰為傳。 -- 出自宋·蘇軾·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此詩為黃庭堅作?
- 公詩擬《南山》,雄拔千丈峭。 -- 出自宋·蘇軾·和寄天選長官?此詩為釋道潛作?
- 似聞人世南風熱,日上墻東問幾竿。 -- 出自宋·蘇軾·夫人閣四首
- 斬艾蓬藋,南東其畝。 -- 出自宋·蘇軾·和陶勸農六首
- 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游。 -- 出自宋·蘇軾·襄陽樂
- 為君栽向南堂下,記取他年著子時。 -- 出自宋·蘇軾·謝關景仁送紅梅栽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