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2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江南婦,何辛苦! -- 出自元·王冕·江南婦
- 江南野人毛發古,騎牛讀書無一侶。 -- 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 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騎云過蓬島。 -- 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 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綠。 -- 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 江南三月春始足,桃花杏花參差開。 -- 出自元·王冕·謝林彥廣惠酒
- 東南不可無斯樂,濡筆親題第四園。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76
- 東南自古繁華地,歌吹揚州。 -- 出自宋·賀鑄·羅敷歌/采桑子
- 江南岸、草和煙綠。 -- 出自宋·賀鑄·夜游宮·江面波紋皺縠
- 江南又嘆流寓。 -- 出自宋·賀鑄·金鳳鉤·江南又嘆流寓
- 江南芳信,目斷何人寄。 -- 出自宋·賀鑄·弄珠英/驀山溪
- 江南重喜見,廣陵春。 -- 出自宋·賀鑄·群玉軒/小重山
- 江南有雁無書到。 -- 出自宋·賀鑄·西笑吟/蝶戀花
- 人南渡。 -- 出自宋·賀鑄·人南渡/感皇恩
- 東南澤國陂塘闊,旱歲少逢晴五月。 -- 出自宋·賀鑄·三鳥詠之二竹雞詞
- 塞南秋水陂塘,蘆葉蕭蕭半黃。 -- 出自宋·賀鑄·題惠崇畫扇六言二首之二秋水蘆雁
- 淮南風土美,留滯亦何心。 -- 出自宋·賀鑄·酬桂林從叔
- 江南春物為誰好,淇上歸心不自聊。 -- 出自宋·賀鑄·阻風白鷺洲招訥上人
- 江南春草舊行路,因送歸人更斷腸。 -- 出自宋·林逋·送陳日章秀才
- 江南秋兔老毫疏,數字鐘王尚賈馀。 -- 出自宋·林逋·予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十余筒其中復得精妙者
- 東南出宰才居最,疇為言揚向玉階。 -- 出自宋·林逋·送史宮贊蘭溪解印歸闕
-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 出自唐·崔顥·江畔老人愁
- 終南表秦觀。 -- 出自南北·沈約·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
- 對南階之初卉。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解佩去朝市
- 炳南陸。 -- 出自南北·沈約·梁鼓吹曲 木紀謝
- 江南簫管地。 -- 出自南北·沈約·詠箎詩
- 東南既擅美。 -- 出自南北·沈約·懷舊詩 傷虞炎
- 東南望群峰,連延倚天壁。 -- 出自宋·曾鞏·李節推亭子
- 東南溪水來何長,若耶清明宜靚妝。 -- 出自宋·曾鞏·南湖行二首
- 江南岸邊江水平,水荇青青渚蒲綠。 -- 出自宋·曾鞏·鴻雁
- 軍南古原行數里,忽見峻嶺橫千尋。 -- 出自宋·曾鞏·游麻姑山
- 淮南蒙召鬢毛斑,乞得東秦慰病顏。 -- 出自宋·曾鞏·赴齊州
- 峴南眾峰外,窅然空谷深。 -- 出自宋·曾鞏·谷隱寺
- 東南經濟得時英,方底除書下漢庭。 -- 出自宋·曾鞏·送沈諫議
- 濟南遠清書樂石,百井夜出摧穹廬。 -- 出自宋·曾鞏·邊將
- 召南去后余思在,綸氏歸來壯志新。 -- 出自宋·曾鞏·酬吳仲庶龍圖暮春感懷
- 東南水鄉我所住,楊花散時春水生。 -- 出自宋·曾鞏·泝河
- 周南留滯勿復論,平陸可來無厭數。 -- 出自宋·曾鞏·喜二弟侍親將至
- 江南春好與誰看。 -- 出自宋·朱敦儒·浣溪沙
- 江南路上梅花白。 -- 出自宋·朱敦儒·憶秦娥·霜風急
- 江南江北水連云,問何處、尋芳草。 -- 出自宋·朱敦儒·一落索·一夜雨聲連曉
- 湖南鐘動湖北愁,霜風殘月夜悠悠。 -- 出自明·王微·今夜寒
- 江南不有名儒相,齒冷中原笑未休。 -- 出自唐·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 終南最佳處,禪誦出青霄。 -- 出自唐·司空圖·牛頭寺
- 村南寂寞時回望,一只鴛鴦下渡船。 -- 出自唐·司空圖·華(一作花)下二首
-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江山整肅。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孝陵
- 江南江北徒虛語,盡信前書是不宜。 -- 出自宋·司馬光·席君從於洛城種金橘今秋始結六實以其四獻開
- 江南佳凡地,人物自風流。 -- 出自宋·司馬光·送吳仲庶知江寧
- 東南待蘇意,別酒莫逡巡。 -- 出自宋·司馬光·送朱職方提舉江淮運監
- 鄭南峰下寺前軒,反景分明見渭川。 -- 出自宋·司馬光·又寄題陟屺寺
- 泉南高山名鳳翅,宛轉包泉張遠勢。 -- 出自宋·司馬光·壽安雜詩十首·靈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