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2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 出自唐·祖詠·終南望余雪
-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 出自·戴叔倫·轉應曲
-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 出自·向子諲·阮郎歸
-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出自南北·陸凱·贈范曄
-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 出自·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 出自宋·寇準·江南春·波渺渺
-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 -- 出自清·董士錫·木蘭花慢·武林歸舟中作
-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 -- 出自宋·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 -- 出自宋·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 出自宋·陳德武·水龍吟·西湖懷古
-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 -- 出自宋·晏幾道·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 湖南為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 -- 出自唐·杜甫·燕子來舟中作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出自唐·杜甫·客至
-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 出自宋·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 出自宋·向子諲·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 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 出自宋·鄭剛中·寒食
-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 出自唐·韋應物·聞雁
-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 出自宋·蘇軾·洞仙歌·詠柳
- 奈南墻冷落,竹煙槐雨。 -- 出自宋·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 江南三月聽鶯天,買酒莫論錢。 -- 出自清·吳錫麒·少年游·江南三月聽鶯天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出自·杜甫·客至
- 嶺南江行 -- 出自··
- “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譯文及賞析 -- 出自唐··
-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 出自··
-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出自··
-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 出自唐·李白·草書歌行
-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 -- 出自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對。 -- 出自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 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 -- 出自唐·李白·結襪子
-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 出自唐·李白·白毫子歌
- 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煙裊娜拂綺城。 -- 出自唐·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
- 云南五月中,頻喪渡瀘師。 -- 出自唐·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 江南云葉暗隨車。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 -- 出自宋·蘇軾·滿庭芳
- 江南顧彥先。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城隅靜女誰人見
- 嶠南江淺紅梅小。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嶠南江淺紅梅小
- 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 出自宋·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
- 江南游女。 -- 出自宋·蘇軾·減字木蘭花·江南游女
- 海南奇寶。 -- 出自宋·蘇軾·減字木蘭花·海南奇寶
- 江南日暮云。 -- 出自宋·蘇軾·阮郎歸·暗香浮動月黃昏
- 濟南何在暮云多。 -- 出自宋·蘇軾·畫堂春·柳花飛處麥搖波
- 嶺南萬戶皆春色,(嶺南萬戶酒。 -- 出自宋·蘇軾·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 城南有荒池,瑣細誰復采。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淮南枕中訣,養煉歲月長。 -- 出自宋·蘇軾·和陶讀山海經
- 濟南春好雪初晴。 -- 出自宋·蘇軾·陽關曲
- (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綠毛紅喙,如鸚鵡而小,自東海來,非塵埃中物也。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淮南王遷于蜀,至雍,道病卒,則雍非長安,此乃古雍也。 -- 出自宋·蘇軾·詛楚文
- 周南稍留滯,宣室遂凄涼。 -- 出自宋·蘇軾·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