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方向杏壇逃敗北,卻子蓮社得和南。 -- 出自宋·華岳·呈楚南僧
- 滿挹酒漿供里北,平量風月借和南。 -- 出自宋·華岳·斗齋
- 紅杏無壇堪拱北,白蓮有社結和南。 -- 出自宋·華岳·與楞伽老瑛上人
- 疏枝冷蕊乍開緘,名在花中喚斗南。 -- 出自宋·張明中·和秀卿梅二首
- 月中仙子解征驂,不是株林見夏南。 -- 出自宋·張明中·和秀卿梅二首
- 午夜天狐搖北斗,東風雨射滿江南。 -- 出自宋·張埴·讀陳公孟等伏闕書
- 白首學從無季子,青山招隱有淮南。 -- 出自宋·張埴·送周叔恭遠游
- 嘆息登高兄弟遠,目隨鴻雁過天南。 -- 出自宋·王炎·和陸簿九日一首
- 與君一顧西墻畫,從此看山不向南。 -- 出自唐·柳公權·題朱審寺壁山水畫
- 臨路深懷放廢慚,夢中猶自憶江南。 -- 出自唐·陳去疾·送人謫幽州
- 看經更向吳中老,應是山川似劍南。 -- 出自唐·周賀·送蜀僧
- 詩手難題畫手慚,淺青濃碧疊東南。 -- 出自唐·崔櫓·過南城縣麻姑山
- 應向謝公樓上望,九華山色在西南。 -- 出自唐·李昭象·寄尉遲侍御(一作郎)
- 獨上秦臺最高處,舊山依約在東南。 -- 出自唐·翁承贊·曉望
- 韓魏荊揚日豈堪,胡風看欲過江南。 -- 出自唐·周曇·晉門王茂弘
- 昔日聲名喧洛下,近來詩價滿江南。 -- 出自宋·李昉·寄孟賓于
- 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價滿江南。 -- 出自宋·李昉·寄孟賓于
- 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句滿江南。 -- 出自宋·孟賓于·句
- 便返城闉尚未甘,更從山北到山南。 -- 出自唐·徐鉉·宿蔣帝廟,明日游山南諸寺
- 便返城闉尚未甘,更從山北到山南。 -- 出自唐·徐鉉·宿蔣帝廟明日游山南諸寺
- 若指遠山為上闕,長安應合指終南。 -- 出自唐·朱存·天闕山
- 若指遠山為上闕,長安應合指終南。 -- 出自唐·朱存·金陵覽古·天闕山
- 耆宿因來問封部,竹籬西畔是云南。 -- 出自唐·楊徽之·嘉州作
- 欲把江山鼎足分,邢真銜冊到江南。 -- 出自唐·孫元晏·吳·徐盛
- 可惜多才庾開府,一生惆悵憶江南。 -- 出自唐·孫元晏·梁·庾信
- 裊裊亭亭忒無賴,又將春色誤江南。 -- 出自唐·張琰·官柳
- 最愛西城城下路,長橋煙雨似江南。 -- 出自元·蘇大年·長橋
- 兒童蠻語,生怕閏黃楊,爭左角,夢南柯,萬事從今省。 -- 出自元·王寂·驀山溪 退食感懷
- 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橋煙柳似江南。 -- 出自元·姜彧·浣溪沙 晉祠石刻二闋
- 被催人天上,除書一紙,又催過、江南去。 -- 出自元·張之翰·水龍吟 留別
- 戰西風遙天幾點賓鴻至,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 -- 出自元·貫云石·塞鴻秋
- (向同鄰巷游舊凡五人今吷庵去南孫死猶有翁與杜園及余三人耳)月宵霜徑呼乘興,山鬼從之薜荔阿。 -- 出自近代·陳三立·和答閑止翁見贈同痾韻
- 薄游未掛吳淞帆,令我一夕思江南。 -- 出自明·貝瓊·題董源寒林重江圖
- 懸肘不須夸印大,折腰歸去傲窗南。 -- 出自宋·趙希逢·和斗齋
- 遠游為訪白云巖,轉盡孤峰路更南。 -- 出自明·唐順之·題龍池庵(相傳伏虎禪僧開山處,山頂有龍井
- 早從祝發事棲巖,為禮名師每向南。 -- 出自明·唐順之·贈庵中老僧僧解相人術少嘗游歷江南晚歸庵中
- 再歲復秦鳳,不庭自柔格,三歲出南狩,王師拯焚溺。 -- 出自宋·石介·感事
- 我乏尺寸効,月食二萬錢,自清西南來,此行非竄遷。 -- 出自宋·石介·蜀道自勉
- 詩成酒盡花亦落,客子一去天西南。 -- 出自宋·項安世·和黃醇甫將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韻
- 龍欲出時山吐氣,黑云隨手暗江南。 -- 出自宋·謝驛·軍峰
- 聲名百世誰常在,公與文忠北斗南。 -- 出自宋·潘大臨·哭東坡
- 為報鄰雞莫驚起,且容殘夢到江南。 -- 出自宋·關澥·絕句
- 門戶荀陳士論僉,卻隨王謝老江南。 -- 出自宋·王铚·上巳日送韓簡伯
- 輥到了無交涉處,牛頭向北馬頭南。 -- 出自宋·釋道璨·贈禪客
- 異縣長憐九月九,故園遠在南山南。 -- 出自宋·章甫·重九前一日示弟侄
- 古為節士功名薄,乘欲裁詩問水南。 -- 出自宋·張镃·任道源轉示玉艷亭探梅詩卷未暇屬和閏月十一
- 明月在山天在水,后回休睡泊溪南。 -- 出自宋·張镃·安溪道中
- 景與新詩爭上下,天將真賞冠東南。 -- 出自宋·張镃·泛湖
- 負昔嘗為李公客,坐覺金氣肅東南。 -- 出自宋·敖陶孫·與太常丞丁晦甫
- 留行穩幾臥不應,一麾出守天西南。 -- 出自宋·劉宰·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