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南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繇來賢達士,捷徑鄙終南。 -- 出自宋·鄭覺民·游虎丘
- 夜久燈熒熒,金波忽東南。 -- 出自宋·鄭俠·臘月十八日呈子京
- 美酒年年須百甕,好從南海使乘船。 -- 出自宋·鄭俠·示潮州妹子
- 群岫西來煙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 -- 出自宋·鄭俠·煙雨樓
- 始知人語符天意,東向南朝作鬼降。 -- 出自宋·周麟之·破虜凱歌二十四首
- 舟車輻輳川涂交,盡說南京比三輔。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歸德府
- 夜半相逢沃州北,問知南使寧相阨。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任契丹
- 猶嫌北方地寒苦,又欲南向觀華風。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燕京小
- 西來孰謂南無佛,今見南樓一佛生。 -- 出自宋·周應合·慶南樓居士
- 不隨東壁西庚照,要對南樓夜夜明。 -- 出自宋·周應合·慶南樓居士
- 不隨北華西崧見,要對南樓歲歲青。 -- 出自宋·周應合·慶南樓居士
- 拾薪童子歸來晚,報說南山野菜多。 -- 出自宋·周自中·山居
- 一水東西添柳岸,兩山南北欠樵風。 -- 出自宋·朱繼芳·和秋房題半湖樓二首
- 誰立西湖造化功,峰分南北境相通。 -- 出自宋·朱南杰·同劉朋山游湖邊作
- 近來見說人心別,不看南枝看北枝。 -- 出自宋·祝從龍·題汪水云詩卷
- 瑤音到手知音少,默誦南華一卷經。 -- 出自宋·諮·閑居
- 身居北斗星杓下,劍掛南宮月角頭。 -- 出自宋·醉道人·吳太守
- 淮海北來吞兩楚,江湖南去控三吳。 -- 出自元·陳基·游狼山寺(三首)
- 豈但胸藏萬丘壑,西極南溟隨指顧。 -- 出自明·戴良·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
- 竹影近窗砧杵急,夢隨南客問行舟。 -- 出自元·馬祖常·奉和奧屯都事秋懷
- 看東坼滄溟,西瞻泰岳,南控營丘。 -- 出自·曹伯啟·木蘭花慢 壽郝仲明益都人
- 向來不曉皇穹意,名將南征死相繼。 -- 出自元·周霆震·古金城謠
- 青眼相看如昔日,只有南山與故人。 -- 出自元·丁鶴年·寄武昌南山白云老人
- 酒酣側近江頭別,獨坐南湖意不忘。 -- 出自元·郭翼·南湖有懷
- 雨多二月連正月,草沒南園與北園。 -- 出自元·郭翼·絕句(四首)
- 兩賢既不為山河,強令南北,黑白交分陣。 -- 出自元·洪希文·青門引 棋
- 趁斜陽曬網收竿,又是南風催雨。 -- 出自·馮子振·鸚鵡曲 漁父
- 一身獨任綱常責,肯戴南冠學楚囚。 -- 出自明·安南使臣·過吉水吊文丞相
- 輕舟不畏邪溪水,向曉南風暮北風。 -- 出自明·安磐·題畫
- 莫辭歸路杳,皓月掛溪南。 -- 出自明·唵囕香公·夜泛
- 桂嶺北來還有瘴,洞庭南上卻無山。 -- 出自明·包圣·登岳陽樓
- 問余何事謝京華,遠向南州寄一家。 -- 出自明·蔡汝楠·答岑山人見問
- 年年佩劍嗟游子,莫笑南山豆盡荒。 -- 出自明·蔡羽·發胥口達包山
- 美人絕似董嬌饒,家住南山第一橋。 -- 出自明·曹妙清·和鐵厓西湖竹枝
- 風回城闕夜聞笳,水轉南橋萬柳斜。 -- 出自明·陳鶴·宿沈漂陽沙棠舟中
- 白馬雕鞍艷綺羅,東城南陌遍經過。 -- 出自明·陳繼·題挾彈圖
- 邊塵卷地北風號,泥馬南來駐六橋。 -- 出自明·陳完·錢塘懷古
- 陳景祺有罾字韻詩,陶南村諸公共和。 -- 出自明·陳裕·寄兄景祺
- 浩蕩好懷春色里,詩成南雁忽飛回。 -- 出自明·程本立·過五河縣
- 橫江東去長鳴鶴,巢寄南朝第幾松。 -- 出自明·程誥·送蕓上人
- 少年賣畚事康卑,出入南陵郭外溪。 -- 出自明·程漢·塘上雜詩四首
- 昨夜風前柔櫓聲,無情南浦綠波生。 -- 出自明·程嘉燧·纟互云詩八首次韻
- 鶯遷北郭求時鳥,鯤徙南溟語夏蟲。 -- 出自明·程嘉燧·次韻和牧齋移居六首
- 十日西園無忌約,千金南曲莫愁家。 -- 出自明·程嘉燧·朝云詩五首
- 歸來錦里夜留賓,小筑南漪狎所親。 -- 出自明·程嘉燧·和牧翁宿方給諫舊館有懷孟陽
- 白溝河水逝東奔,燕馬南來河水渾。 -- 出自明·程可中·過白溝河感懷
- 何時下詔罷南巡,臣死南荒不敢嗔。 -- 出自明·戴冠·送彭仁卿
- 《梁甫》吟余自荷鋤,南陽非復舊門閭。 -- 出自明·道原法師·子熙兩和詩寄再用韻以答
- 鐵馬悲鳴汴水黃,翠華南渡駐錢塘。 -- 出自明·道原法師·錢塘懷古
- 可憐虎踞山邊土,頻筑南朝六代城。 -- 出自明·董儒·鳳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