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8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寄之以數(shù),六九五十三。 -- 出自宋·釋文準(zhǔn)·自贊三首
- 迢迢遣傳偈公六十五首使,不問路行難。 -- 出自宋·釋咸杰·偈公六十五首
- 三十余年沙魘,一十五處脫空。 -- 出自宋·釋咸杰·送會侍者開應(yīng)庵塔銘
- 藥山休去,直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時現(xiàn)前。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云門一曲,臘月二十五。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然燈之前,六六三十六。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然燈之后,九九八十一。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我於一十九類三十二應(yīng)身中次第觀之,而無如是抱膝安閑大自在之風(fēng)規(guī)。 -- 出自宋·釋心月·藕絲觀音贊
- 年來佛法帶譊訛,十卜干千不較多。 -- 出自宋·釋心月·山偈奉餞九江純禪者歸東林受業(yè)
- 年來個事帶譊訛,十卜千干不較多。 -- 出自宋·釋心月·送圭維那
- 五湖風(fēng)月隨閑客,十載冰霜對短檠。 -- 出自宋·釋行海·歸剡五首
- 白首歸看舊種公,十年相別此相逢。 -- 出自宋·釋行海·時在臨云寄虎溪侃直山
- 煩君話我相思苦,十載西湖欠一人。 -- 出自宋·釋行海·送穆上人歸鳳山兼簡仲深
- 一枕落花終夜雨,十擴芳草故鄉(xiāng)春。 -- 出自宋·釋行海·送石居上人歸別業(yè)
- 一帆風(fēng)露官河曉,十月蒹葭雁磧寒。 -- 出自宋·釋行海·送希晉還云間
-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地稱為尊。 -- 出自宋·釋延壽·定慧相資歌
- 地水火風(fēng)亦假名,十二緣生如兔角。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道則心藏?zé)o價珍,十方諸佛我同身。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上士一決一切了,十二時中常皎皎。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月形兼指無交涉,十方剎海性含融。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百尺竿頭猶進步,十方沙界現(xiàn)全身。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涅槃生死猶如夢,十圣三賢是阿誰。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心月孤圓時,光非十五六。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十四首
- 十方諸佛入其中,十波羅蜜一光同。 -- 出自宋·釋印肅·贊三十六祖頌
- 十世古今無間隔,十身千億法身通。 -- 出自宋·釋印肅·贊三十六祖頌
- 劍樹刀山喝使摧,十波羅蜜印靈臺。 -- 出自宋·釋印肅·頌十玄談·轉(zhuǎn)位
- 稽首一切智,圓通十方慧。 -- 出自宋·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啟唱真乘
- 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 -- 出自宋·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啟唱真乘
- 如今滿目放光明,十二部經(jīng)詮不及。 -- 出自宋·釋印肅·題經(jīng)樓語
- 普庵和尚鐵竹歌,十圣三賢不奈何。 -- 出自宋·釋印肅·鐵竹歌
- 阿賴耶識藏?zé)o明,十八界纏繒網(wǎng)蓋。 -- 出自宋·釋印肅·顯元歌
- 摩訶般若味真如,十波羅蜜同受用。 -- 出自宋·釋印肅·香積廚法語
- 針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來佛不共。 -- 出自宋·釋印肅·香積廚法語
- 歷劫塵沙積竇巖,十方諸佛共同參。 -- 出自宋·釋印肅·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 其贈幾何多,六色十五餅。 -- 出自宋·釋永頤·呂晉叔著作遺機關(guān)報茶
- 諸子叢林禪里老,十方塵剎上中天。 -- 出自宋·釋元凈·和佛印
- 直饒走遍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善知識,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釋迦彌勒。 -- 出自宋·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
- 趙州狗子佛性無,十分春色播江湖。 -- 出自宋·釋原妙·頌古三十一首
- 幽居便所適,已是十年閒。 -- 出自宋·釋圓悟·山中夜歸
- 春無三日晴,夏無十日雨。 -- 出自宋·釋云·偈頌二十九首
- 今朝五月十有五,十日作了八日雨。 -- 出自宋·釋云·偈頌二十九首
- 鶯脰湖邊輕借看,十分光彩照吾廬。 -- 出自宋·釋云岫·題宣侍者行卷
- 一湖春水永明寺,十萬人家豐樂樓。 -- 出自宋·釋云岫·送人游錢塘
- 一點破幽明歷歷,十分合體冷湫湫。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一互清處抬腳易,十分明白轉(zhuǎn)身難。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華鳥隔墻相喚甚,十分春事到家林。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谷鳥巖華自聲色,十方普現(xiàn)剎塵身。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歷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無心千種用,有應(yīng)十方真。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一念萬年了塵劫,十方三世同正觀。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