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8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三遷孟子慈闈教,十二甘羅相閥身。 -- 出自宋·方回·呈孟君復能靜使君二首
- 倉皇得郡免朝辭,十六年間老轉癡。 -- 出自宋·方回·有感三首
- 諸孫中有小丁亥,十歲應能讀我書。 -- 出自宋·方回·丙申生日七十自賦二首
- 老農持底報君公,十日甘霖五日風。 -- 出自宋·方回·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
- 秀亭山下舊吾廬,十二年鄰長者居。 -- 出自宋·方回·寄趙賓旸二首
- 天寒了不異,俯仰十一年。 -- 出自宋·方回·過嘉興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揚州遇雪留
- 一錢物變千錢直,十戶民驚九戶貧。 -- 出自宋·方回·涌金門城望五首
- 不滿千家市,今休十載兵。 -- 出自宋·方回·殘春感事十首
- 萬卷古書侔藏室,十年深谷隱王官。 -- 出自宋·方回·次韻唐師善見寄
- 之子如天馬,終歸十二閑。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魏公輔二首
- 百歲三分新過二,十行一目舊無雙。 -- 出自宋·方回·癸巳元日年六十七
- 萬里風沙來往外,十年賓旅送迎中。 -- 出自宋·方回·九月五日所乘小驄不起
- 師令題畫像,圓寂十朝前。 -- 出自宋·方回·哭川無竭禪師二首
- 八千又見陰陵散,十九終存曲水之。 -- 出自宋·方回·送天目吳君實館越
- 脫袍擲笏作百姓,十年悟道保真性。 -- 出自宋·方回·贈癡庵柴頭陀
- 悠悠桐江水,寓廬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八月十五日二十日兩至南山飲瀟灑亭
- 未必皆兇徒,脅從十有七。 -- 出自宋·方回·初二日許公度使君來自西坑賊寨見訪
- 甘霖三尺透,病體十分輕。 -- 出自宋·方回·次韻金漢臣喜雨
- 問途訪幽居,曲折十余里。 -- 出自宋·方回·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 一影浪行千萬里,十年未朽兩三詩。 -- 出自宋·方回·千寅生日楊廣文攜示壬辰生日詩次韻
- 一從鼙鼓沸煙塵,十士相逢八九貧。 -- 出自宋·方回·十月六日小酌以自寶此身方有壽分韻得身字
- 趙男與楊女,年向十五強。 -- 出自宋·方回·喜趙賓旸楊華父兩兒兩女互姻
- 一從為郡后,來往十年間。 -- 出自宋·方回·舟中觀馬目烏龍山
- 一千年想永和會,十九之傳貞觀摹。 -- 出自宋·方回·北本蘭亭
- 稷下先生舊老成,十年江表聳雄名。 -- 出自宋·方回·次韻酬劉彥直
- 風亭月榭欲為之,十許年前已筑基。 -- 出自宋·方回·艮思臺秋眺
- 西風九日東籬菊,十月早梅霜霰凝。 -- 出自宋·方回·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
- 轉山五七里,涉磵十百所。 -- 出自宋·方回·鄱陽分水嶺
- 萬事是非雙鬢識,十人兄弟一身存。 -- 出自宋·方回·清明日有感
- 一檣合眾力,至數十輩俱。 -- 出自宋·方回·秋大熱上七里灘
- 比所讀何書,高堂十七篇。 -- 出自宋·方回·是日天明復書
- 儻我壽七十,不過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是日天明復書
- 萬山中遇驅骃轡,十載前同上鶴樓。 -- 出自宋·方回·送郭伯川
- 九天風雨歲寒頻,十八公邊夜邊身。 -- 出自宋·方回·題范陽祖澤士榮松齋
- 微寒勝驟暖,更莫十分催。 -- 出自宋·方回·三月旦晚晴
- 舊觀依稀百分一,十年兵甲到如今。 -- 出自宋·方回·杭正月十五夜用韻
- 七里灘西更上灘,十年生事一漁竿。 -- 出自宋·方回·歲盡即事三首
- 百歲四分三已過,十朝九醉一無愁。 -- 出自宋·方回·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
- 忽思今昔無窮事,十五回經癸丑春。 -- 出自宋·方回·張楧仲實見惠江陰丘本
- 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亂離中。 -- 出自宋·方回·至前寫懷
- 一峰突兀上干天,十二子孫旁就列。 -- 出自宋·方開之·定光南安巖
- 惆悵庭前三樹株,十年依舊一錐無。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而立之年不啻過,十分減盡少年豪。 -- 出自宋·方蒙仲·學廳桃符
- 此花小異處,卻要十分寒。 -- 出自宋·方蒙仲·以詩句詠梅·山意沖寒欲放梅
- 春闈試罷且徘徊,十里荷花渾未開。 -- 出自宋·方恬·至杭都洲湖上
- 要知門外無車轍,十日新生一逕苔。 -- 出自宋·方云翼·題寶積寺
- 聞說西湖可樂饑,十年勞我夢中思。 -- 出自宋·房灝·別西湖
- 褰衣扶杖躡天險,十步九顧愁猿猱。 -- 出自宋·馮岵·全州南城
- 祈天無厚望,更予十齡余。 -- 出自宋·高斯得·書事四首
- 皆云黑雞乃癸西,十二相屬符昭然。 -- 出自宋·高斯得·雞禍詩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