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8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冰天行絕駕歸軺,十里清煙望界橋。 -- 出自宋·王珪·新城寄瓦橋郭太傅
- 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傳家有姓名。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景仁聞喜席上作兼呈司馬君實內翰
- 端扆垂君治,颙昂十二旒。 -- 出自宋·王珪·采藻為旒
-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 出自唐·盧僎·途中口號(一作郭向詩)
- 四時不變江頭草,十月先開嶺上梅。 -- 出自唐·樊晃·南中感懷
- 蒹葭百戰地,江海十年人。 -- 出自唐·李嘉祐·九日
- 三徑荒蕪羞對客,十年衰老愧稱兄。 -- 出自唐·皇甫曾·張蒼見訪郊居作
- 舊德雙游處,聯芳十載馀。 -- 出自唐·常袞·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 能向花前幾回醉,十千沽酒莫辭貧。 -- 出自唐·崔敏童·宴城東莊
-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 出自唐·竇群·初入諫司喜家室至
- 芳寧九春歇,薰豈十年無。 -- 出自唐·鄭孺華·賦得生芻一束
- 美酒非如平樂貴,十升不用一千錢。 -- 出自唐·楊凝·戲贈友人
- 玉顏皓齒,深鎖三十六宮秋。 -- 出自宋·劉潛·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 銀色三千界,琳臺十二層。 -- 出自宋·元絳·因覽狀元節推和詩再和一首
- 責垂憂多兩鬢斑,十年長夢赤城山。 -- 出自宋·元絳·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 去上持斧邊城下,十萬國聲鼓吹雄。 -- 出自宋·元絳·戊戌清明在吳去春閱武于河朔今被召參貳大農
- 永感無心蠻搢紳,十年不起臥龍身。 -- 出自宋·程師孟·又會宿猿洞
- 退居舊相國元老,十年還政瀍之涯。 -- 出自宋·王拱辰·耆英會詩
- 一室可知天下事,十方齊見定心中。 -- 出自宋·王益柔·題招提院靜照堂
- 好春初滿杏園花,十里曾攜載酒車。 -- 出自宋·鄭獬·重到城東有感三首
- 日月翻兩車,俄驚十五秋。 -- 出自宋·鄭獬·對雪寄一二舊友呈張仲巽宗益運判
- 如一大瓢寄滄海,十萬生聚瓢中存。 -- 出自宋·鄭獬·淮揚大水
- 一日卻稱新太守,十年曾是舊郎官。 -- 出自宋·鄭獬·送曹比部赴袁州
- 特賜黃金魚,付以十州強。 -- 出自宋·鄭獬·送呂稚卿郎中奉使江西
- 松溪漁老應相笑,十載塵埃競姓名。 -- 出自宋·鄭獬·城東
- 群居三益友,再拜十年兄。 -- 出自宋·強至·哭王仲密四首
- 九日繡筵吟節物,十年黃合運陰陽。 -- 出自宋·強至·依韻奉和司徒侍中重九會安正堂二首
- 脫去塵官一屣輕,十年世網羨冥冥。 -- 出自宋·強至·奉陪韓魏公燕王氏園亭席上賦詩留題二首
- 今我雖旅宦,一身十口隨。 -- 出自宋·強至·冬日偶書呈縣學李君擇之
- 年來窮山少見日,十日陰雨一日晴。 -- 出自宋·強至·久雨不果行樂偶書短篇自戲
- 食蕈由來勝茹芝,十年此味望晴霓。 -- 出自宋·強至·宋周士以新蕈為惠并示佳句依韻和答
- 一第聲名光晝日,十年意緒散春風。 -- 出自宋·強至·送史正孚
- 誰問何官一書記,十年閫制自當分。 -- 出自宋·強至·送孫公素機宜書記赴太原劉龍圖之辟
- 天形四垂接,曙色十分添。 -- 出自宋·強至·某近辱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復自次元韻奉呈
- 一昨薦章蒙首上,十年墜翼恰重飛。 -- 出自宋·強至·某數年前蒙集仙盛公慰薦今方用是改官近以啟
- 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賢。 -- 出自宋·范祖禹·送周思道再知漢州三首
- 景運光華際,洪鈞十六年。 -- 出自宋·范祖禹·王岐公挽詞三首
- 更擬向,椿枝倚數,十分取一為真。 -- 出自宋·程大昌·漢宮春·萬六千年
- 晚來山色應難盡,十里青蒼看有無。 -- 出自宋·張栻·再和
- 自子來見我,倏焉十六秋。 -- 出自宋·張栻·送然侄四歸二首
- 留連三日語,解后十年間。 -- 出自宋·張栻·追餞馬憲
- 除荒城南丘,有田十畝余。 -- 出自宋·張栻·次韻陳寺丞除體
- 一年春事雨聲里,十里揚州夢想邊。 -- 出自宋·張栻·謝韓監芍藥
- 日日籃輿湖上路,十里珠簾驚笑。 -- 出自宋·崔敦禮·念奴嬌·吳松江畔
- 載長云之河車兮,十二樓與五城。 -- 出自宋·崔敦禮·太白遠游
- 薰風卷旆趣歸程,十萬兒啼滿路聲。 -- 出自宋·崔敦禮·平江府餞丘知府致語口號
- 獨倚梧陰心自省,十年清夢故依然。 -- 出自宋·崔敦禮·丁亥歲予留建康夢登大橋仰視霄漢有金書閣字
- 舟泊楚城下,當風十頃灣。 -- 出自宋·崔敦禮·固城湖
- 未用椽筆飛,坐詫十吏供。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
- 戎葵一笑粲,竹萌十尺強。 -- 出自宋·陳造·梁廣文歸自襄陽作古樂章迎之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