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5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過盡江山十萬鴻,梅花昨夜笑東風。 -- 出自宋·舒岳祥·夢笑
- 亂離又活十年身,帝閔吾徒已甚仁。 -- 出自宋·舒岳祥·正月十日新晴觀正仲所寫篆畦藁
- 遠眺滄洲十里強,早潮舉網夜鳴榔。 -- 出自宋·舒岳祥·遠浦歸潮
- 上曉五音十二律,仙曲記持心歷歷。 -- 出自宋·四錫·紫云曲
- 萬寓已綿十歲脈,十年新改一盤棋。 -- 出自宋·宋伯仁·上存耕先生趙大資
- 寵頒御墨十行新,天賜光華被小臣。 -- 出自宋·宋度宗·進圣訓
- 已過谷雨十六日,猶見牡丹開淺紅。 -- 出自宋·宋高宗·題馬麟畫冊
- 已過谷雨十六日,猶見牡丹斗淺紅。 -- 出自宋·宋光宗·題徐崇嗣沒骨牡丹圖
-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 出自宋·宋理宗·題夏珪夜潮風景圖
- 通天有竇十余丈,游子們蘿來復往。 -- 出自宋·宋蒙·靈棲巖
- 清光此夜十分好,有酒有客宜高歌。 -- 出自宋·宋肇·中秋對月用昌黎先生贈張功曹韻
- 良宵佳客十有五,云放月八樽罍間。 -- 出自宋·宋肇·中秋對月用昌黎先生贈張功曹韻
- 欲作宣城十日飲,留連夢得似敦詩。 -- 出自宋·蘇頌·和前三篇
- 百雉金城十仞池,天聲遐憺遠戎知。 -- 出自宋·蘇頌·和前三篇
- 交游情分十年馀,從宦差池后會疏。 -- 出自宋·蘇頌·送李屯田子震赴宛丘簽判
- 環封千里十巨邑,邑皆萬室居相望。 -- 出自宋·蘇頌·送閻秘丞宰雩都
- 北渚清泠十頃波,偶來憑檻意如何。 -- 出自宋·蘇頌·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碧瀾堂
- 西郊歲種十畝麥,自笑不耕惟坐食。 -- 出自宋·蘇籀·次韻大父曬麥
- 引領山西十萬騎,中原失御實堪哀。 -- 出自宋·蘇籀·觀兵
- 稬種居其十六兮,又稻品之最奇,自海上以漂來兮,伊仙公之遺育。 -- 出自宋·孫因·越問·越釀
- 許氏南園十里間,蹉跎勝賞怯春寒。 -- 出自宋·孫應時·江北梅開殊晚和林實之別駕韻
- 幕下清風十六州,德人胸次有天游。 -- 出自宋·孫應時·答任檢法
- 一渠紆縈十日行,巧避江濤如過席。 -- 出自宋·孫應時·沌中即事
- 休辭臈酒十分醉,要喚春風一夜回。 -- 出自宋·孫應時·制司請都大會食
- 人情何待十分圓,滿目金波已浩然。 -- 出自宋·陶夢桂·八月十三夜月
- 四載即五十,無聞了可知。 -- 出自宋·汪炎昶·讀書感憤四首
- 大師新謠十五州,殘春摸石是遨頭。 -- 出自宋·王霽·和吳公仲庶游海云寺
- 去年民食十分災,一力先生盡救回。 -- 出自宋·王阮·送晦翁十首
-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 出自·王山·答盈盈
- 邃壑重巒十里過,天圍佛境隱巖阿。 -- 出自宋·王陶·明智寺
- 好住溈山十年后,牯牛爛欑不須繩。 -- 出自宋·王洋·伯氏自儀真招寶覺師住持以詩促行
- 我年數七十,不過春五來。 -- 出自宋·王洋·酬鄧子
- 兩宮哀笳十五曲,至今談者猶潸然。 -- 出自宋·王洋·讀中興頌碑
- 一篇長韻十四詞,付與鹍弦作桃李。 -- 出自宋·王洋·和鄭侍郎贈晁倅
- 郁密林亮十丈馀,包羅萬象偏方隅。 -- 出自宋·王洋·寄丁求安
- 不辭破費十日產,要向幾上追前賢。 -- 出自宋·王洋·戲鄭曾二老
- 憔悴非同十載前,旅酬那復似初筵。 -- 出自宋·王洋·次魯吉父韻
- 自古吳門十萬戶,莫疑開口告人難。 -- 出自宋·王洋·僧求詩往平江
- 霜皮圍四十,水擊黑三千。 -- 出自宋·吳沆·句
- 老屋子數十椽,下濕上又破。 -- 出自宋·五邁·遠氈行
- 靜中白日十分遲,喚起鄉心怯子規。 -- 出自宋·徐集孫·靜中
- 寵冠天家十二樓,金蓮步步總嬌羞。 -- 出自宋·徐鈞·潘貴妃
- 生長朱門十五春,廢興無奈屬權臣。 -- 出自宋·徐鈞·孝閔帝覺
- 汝父亦三十,得子為之昆。 -- 出自宋·徐僑·喜得孫
- 毓秀含華十六齡,慈韓口授十三經。 -- 出自宋·徐元娘·絕命詩
- 女矮兒癡十口余,進時無業退無廬。 -- 出自宋·燕照鄰·絕句
- 子陽祚國十年近,此地未省東其轅。 -- 出自宋·楊安誠·白帝廟
- 雁柱鸞弦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巖巖。 -- 出自宋·楊備·聽箏堂
- 重衾夜覺十分冷,平地朝看一尺深。 -- 出自宋·楊公遠·十二月二十九夜大雪三首
- 想倚危樓十二闌,詩成可是過方干。 -- 出自宋·楊公遠·次韻酬孫艮齋三首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