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5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麒麟閣上十一人,斯人瑞世真麒麟。 -- 出自宋·連文鳳·贈畫者
- 冷玉屏開十指寒,輸卻鸞篦戲相奪。 -- 出自明·張羽·楚宮夏詞擬張籍
- 重游恰是十年后,往事空驚一夢間。 -- 出自宋·艾申·疏山
- 當時同學十數人,兩人引頸先朝露。 -- 出自清·杜濬·樵青歌 為黃仙裳作
- 行年幾六十兮,僅免為白徒。 -- 出自宋·陳舜俞·題婁億墓
- 法焰相傳十二人,師泛釬船楊子渡。 -- 出自宋·陳舜俞·圓通行
- 低回遂四十,種樹計已遲。 -- 出自宋·陳舜俞·種梅
- 舊游蕭縈十年余,走遍東南雪滿須。 -- 出自宋·孔武仲·又三絕句
- 公年方六十,皎皎頭如童。 -- 出自宋·孔武仲·送林子中知成都
- 俯瞰江城十萬家,舊居卻嘆久荒遐。 -- 出自宋·孔武仲·和介之登樓見寄
- 就蠙飽飼十年肉,要與郅都同一考。 -- 出自明·沈周·鷙禽行(弘治癸丑)
- 江南煙艇十年余,鼓枻寧嗟未得魚。 -- 出自明·羅洪先·柬葉洞庵
- 小別匡君十二年,天涯倦鳥偶飛還。 -- 出自·吳宗慈·民國卅五年秋重登牯嶺有感
- 酒闌重憶十年事,忽動熱潮憾未平。 -- 出自近代·寧調元·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
- 夜氣蕭森十里堤,出門可有上天梯? -- 出自近代·寧調元·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
- 回身更整十三弦,金雁離離繞鈿蟬。 -- 出自明·王恭·箏人勸酒
- 君不見五十三年血載途,五家八姓相吞屠,陳橋亂卒不擁馬,撫掌先生肯墜驢。 -- 出自元·張憲·陳橋行
- 君不見,五十三年血載涂,五家八姓相吞屠。 -- 出自元·張憲·陳橋行
- 亭前女兒十六七,手挽長條惜春日。 -- 出自元·張憲·楊花詞
- 豈知反覆十五年,靈光再見猶巋然。 -- 出自宋·晁公溯·單于行
- 不勞漢候十五里,可壓越人三百株。 -- 出自宋·晁公溯·庭下荔子熟
-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復何似。 -- 出自宋·晁公溯·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 官居難期十年木,聊爾移根伴幽獨。 -- 出自宋·晁公溯·尉廨無隙地不能蒔花竹之屬惟廳事前舊有柳一
- 五日一水十日石,得意無煩用心苦。 -- 出自宋·陳長方·贈畫者徐琛
- 磨礱須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 -- 出自宋·陳淳·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
- 自入仙霞十里程,滿山晴雪射虛明。 -- 出自宋·陳淳·西征過仙霞雪晴
- 橫行匈奴十萬騎,肯以秘計干閼于。 -- 出自宋·陳棣·古游俠行
- 故人何止十年別,上座曾同千里行。 -- 出自宋·陳棣·高師魯以詩求鶴膝杖且有詩壇尋盟之語戲次其
- 環佩來從十二峰,飛廉清道駕豐隆。 -- 出自宋·陳棣·次韻陶幾道喜雨
- 陳郎挽我十日住,掉頭不顧自有南山期。 -- 出自宋·陳東之·游沃洲山
- 粟三鐘,薪十束,天留先生雪楚獄。 -- 出自宋·陳杰·讀史
- 一別清涼十二秋,仙翁已作九霄游。 -- 出自宋·陳宓·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
- 距城近只十五里,三度來游兩載中。 -- 出自宋·陳宓·題開先
- 賸得浮生十日閑,一逢勝處便憑欄。 -- 出自宋·陳宓·碧潭奇觀
- 維此瑞麥,十有三莖。 -- 出自宋·陳宓·瑞麥
- 自昔高夸十丈蓮,我今平步華峰巔。 -- 出自宋·陳宓·題玉井
- 衰顏不似十年前,今日重模一惘然。 -- 出自宋·陳宓·與高畫生
- 年各過五十,以恩廁簪纓。 -- 出自宋·陳宓·通刺師道弟
- 寄語峰頭十丈花,年年來伴棗如瓜。 -- 出自宋·陳文蔚·荷湖行為趙忠州壽
- 綺筵不惜十千錢,酩酊秦樓桂花醑。 -- 出自宋·陳襄·荔枝歌
- 洞里金仙十年坐,湛然認得本來心。 -- 出自宋·陳巖·金光洞
- 何如王郎十畝宅,一生江頭枕江碧。 -- 出自宋·陳掞·題稙庵
- 手疏宜歸十,心知昨夢非。 -- 出自宋·陳元晉·帥節留先生兩年粵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欲袖
- 世間八月十五夜,何處樓臺得月多。 -- 出自·陳遠·吳江太湖笠澤虹橋
- 笑指瑤臺十二層,只怕結鄰未相許。 -- 出自宋·陳宗遠·夢游月宮
- 姮娥留取十分好,萬里清輝分外彰。 -- 出自宋·陳宗遠·傳聞八月十四日唱名
- 鳳臺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宮。 -- 出自宋·初暐·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 湖澥天教十載閒,玉經功就勝居壇。 -- 出自宋·褚伯秀·送玉海宗師還茅山
- 平生剡夢十八九,短策還經靜者居。 -- 出自宋·戴表元·雨是過泉教張子開
- 日晏霜濃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 -- 出自宋·戴表元·東湖第三溪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