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5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也。 -- 出自宋·蘇軾·李委吹笛?并引?
- 江海相忘十五年,羨君松柏蔚蒼顏。 -- 出自宋·蘇軾·送穆越州
- 只従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待月臺
- 記取明年十二節(jié),小兒休更籋霜須。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 搔首凄涼十年事,傳柑歸遺滿朝衣。 -- 出自宋·蘇軾·上元夜過赴儋守召獨坐有感?戊寅歲?
- 記取明年十二節(jié),小兒休更鑷霜須。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 留子非為十日飲,要令安世誦亡書。 -- 出自宋·蘇軾·和劉景文見贈
- ?此詩卷二十五已收,題“次韻郭功甫觀予畫雪雀有感二首”。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功父觀余畫雪鵲有感二首
- 惟我閑思十年事,數(shù)行老淚寄西風。 -- 出自宋·蘇軾·蘇潛圣挽詞
- 遙聞爭誦十行語,無異親巡六尺輿。 -- 出自宋·蘇軾·次韻張昌言喜雨
- 堪笑錢塘十萬戶,官家付與老書生。 -- 出自宋·蘇軾·病后醉中
- 云幢煙節(jié)十洲人,犀甲檀槍百萬軍。 -- 出自宋·蘇軾·此君軒
-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
- 惆悵沙河十里春,一番花老一番新。 -- 出自宋·蘇軾·戲贈
- 君家長松十畝陰,借我一庵聊洗心。 -- 出自宋·蘇軾·孔毅甫以詩戒飲酒問
- 可憐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宮。 -- 出自宋·蘇軾·和張耒高麗松扇
- 別時公八十,后會知難保。 -- 出自宋·蘇軾·哭刁景純
- 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簽。 -- 出自宋·蘇軾·書劉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絕句
- ?此詩卷二十三已收,題為“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 出自宋·蘇軾·訪詹使君食槐芽?一作葉?冷淘
- 屬纊家無十金產(chǎn),過車巷哭六州民。 -- 出自宋·蘇軾·陸龍圖詵挽詞
- 栽種成陰十年事,倉黃求買萬金無。 -- 出自宋·蘇軾·傅堯俞濟源草堂(此詩亦載山谷集)
- 西風初作十分涼,喜見新橙透甲香。 -- 出自宋·蘇軾·初自徑山歸述古召飲介亭以病先起
-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應(yīng)回首厭籠囚。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四首 韓太祝送游太山
- 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zhèn)之北,冶鐵作兵,犀利勝常云。 -- 出自宋·蘇軾·石炭(并引)
-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使美人歌以飲。 -- 出自宋·蘇軾·記夢回文二首(并敘)
-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并敘)
- 元祐二年十二月,仝來京師十許日,余留之不可,曰賀以上元期我于蒙山,又曰吾師嘗游密州,識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 -- 出自宋·蘇軾·聚星堂雪(并敘)
- 二年三月十九日復遷于合江樓,三年四月二十日復歸于嘉祐寺。 -- 出自宋·蘇軾·遷居(有引)
- 紹圣元年十一月,戲作《朝云詩》。 -- 出自宋·蘇軾·悼朝云詩(并引)
- 八月其獲,十月隕萚。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七月
-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七月
-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七月
-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噫嘻
-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 -- 出自·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 命令昨頒,十萬工農(nóng)下吉安。 -- 出自·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 為人民,幾十年。 -- 出自·毛澤東·雜言詩·八連頌
- 七百里驅(qū)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 -- 出自·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 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 -- 出自唐·杜甫·九日
-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 出自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 一辭故國十經(jīng)秋,每見秋瓜憶故丘。 -- 出自唐·杜甫·解悶十二首
- 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門期第一。 -- 出自唐·杜甫·醉歌行
- 鞲上鋒棱十二翮,將軍勇銳與之敵。 -- 出自唐·杜甫·王兵馬使二角鷹
- 第二百二十二卷 -- 出自唐·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
- 第二百三十四卷 -- 出自唐·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廣州
- 長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馬聽晨雞。 -- 出自唐·杜甫·狂歌行,贈四兄
- 第二百三十三卷 -- 出自唐·杜甫·留別公安太易沙門
- 禽獸已斃十七八,殺聲落日回蒼穹。 -- 出自唐·杜甫·冬狩行(時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東川)
- 蒼茫城七十,流落劍三千。 -- 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 不見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無素書。 -- 出自唐·杜甫·寄岑嘉州(州據(jù)蜀江外)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