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5個(gè)字的詩句
十在第五個(gè)字的詩句
- 風(fēng)飽橫江十幅蒲,秋聲正有玉花鱸,淮壖一夢雨中別,岳麓諸峰天下無。 -- 出自宋·方岳·送胡兄歸岳
- 平原門下十馀人,獨(dú)受恩多未殺身。 -- 出自唐·鮑防·送薛補(bǔ)闕入朝
- 功行滿,做十洲三島真客。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般般識(shí)破
- 行功成,赴十洲。 -- 出自元·馬鈺·搗練子·贈(zèng)京兆藍(lán)黨謝敬人休執(zhí)著
- 功行滿,向十洲三島。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zèng)零口楊悟一
- 一輪心月,十分明更,性燭非常燦。 -- 出自元·馬鈺·青蓮池上客 繼重陽韻
- 速下手,仗十分苦志,免參閻老。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zèng)小胡村李姑
- 玉樓春色十分奇,不是鶯花并緣 -- 出自元·馬鈺·玉樓春 贈(zèng)姜道全
- 算人生七十,古來云少,看看到也,做個(gè)放下決烈。 -- 出自元·譚處端·無調(diào)名 贈(zèng)京兆府安王解元
- 下十分功,十分志,十分誠。 -- 出自元·丘處機(jī)·*心香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行香子 學(xué)道
- 古寺蕭條,十年再到經(jīng)行路。 -- 出自元·劉秉忠·點(diǎn)絳唇·古寺蕭條
- 一味閑情,十分幽趣。 -- 出自元·劉秉忠·踏莎行·白日無停
- 玉節(jié)星軺,十道監(jiān)司,治稱最優(yōu)。 -- 出自元·白樸·沁園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東任
- 雪調(diào)冰弦,十指纖纖溫更柔。 -- 出自元·白樸·【雙調(diào)】駐馬聽 彈
- 想人生七十猶稀,百歲光陰,先過了三十。 -- 出自元·盧摯·折桂令·想人生七十猶稀
- 七十年間,十歲頑童,十載狂嬴。 -- 出自元·盧摯·折桂令·想人生七十猶稀
- 錢武肅王十五世孫尚德實(shí)寶藏之。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tái)詩(并序)
- 東征西討十余載,變化不異云雷隨。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tái)詩(并序)
- 茲因考古十之質(zhì),爰命圖真一有窠。 -- 出自清·乾隆·再題石鼓
- 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繞地球一周者。 -- 出自清·梁啟超·二十世紀(jì)太平洋歌
- 滿擬待郎十年好,五年未滿愁心肝。 -- 出自清·梁啟超·臺(tái)灣竹枝詞
- 瓦礫縱橫十萬家,潼關(guān)依舊障京華。 -- 出自·老舍·潼關(guān)炮聲
- 安得移來十丈青,高價(jià)如山棄如土。 -- 出自明·李東陽·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
- 天開九州,十有二山。 -- 出自明·李東陽·長江行
- 浮生過九十,空界出三千。 -- 出自明·李東陽·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 買斷溪南十頃煙,還家無復(fù)夢朝天。 -- 出自明·李東陽·寄莊孔旸(二首)
- 算十年風(fēng),十年雨,十年塵。 -- 出自·顧隨·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壽
- 君不見四十五十無聞不足觀,總是惰而不學(xué)昏昏貿(mào)貿(mào)枉生天地間。 -- 出自宋·陳普·勸學(xué)歌
- 建隆德佑十六傳,大元一統(tǒng)興燕薊。 -- 出自宋·陳普·歷代傳授歌
- 重重華蓋十六行,瓊林玉殿積縞霜。 -- 出自宋·陳普·天上碧桃
- 新年俄八十,道氣方蘭茁。 -- 出自宋·陳普·壽龍津余此溪
- 人壽百二十,堯夫豈虛喝。 -- 出自宋·陳普·壽龍津余此溪
- 風(fēng)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萬二千。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張騫
- 停囚長智,十萬八千。 -- 出自宋·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 爭如此夜十分圓,人在妙峰孤頂上。 -- 出自宋·釋寶印·偈頌十五首
- 今朝七月十五,衲僧拄杖起舞。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天門一合,十方無路。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八月擷葵,十月擷梨。 -- 出自宋·曾豐·九月
- 八月擷棗,十月擷稻。 -- 出自宋·曾豐·九月
- 草徑蜿蜒十里閑,云關(guān)若在畫圖看。 -- 出自宋·曾豐·疏山
- 贛邑交游十大夫,忘情詩酒邵雩都。 -- 出自宋·曾豐·北歸見攝徐聞邑大夫乃舊同官邵雩都之子予詩
- 臣生差晚十余年,八彩堯眉僅一瞻。 -- 出自宋·曾豐·江一望永思陵
- 鶴發(fā)雞皮十二人,非親非故即比鄰。 -- 出自宋·曾豐·招董彥文以下十二人小酌道舊
- 一櫂從來十五年,眼中仿佛舊山川。 -- 出自宋·曾豐·入紫石硤
- 風(fēng)波來往十年身,舊事凄涼不可陳。 -- 出自明·陳憲章·與謝胖
- 第二百五十八卷 -- 出自唐·柳中庸·揚(yáng)子途中
- 行止非人十年夢,廢興有命一浮家。 -- 出自宋·胡銓·到瓊州和李參政
- 齒發(fā)將六十,鄉(xiāng)關(guān)越三千。 -- 出自唐·令狐楚·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 嬌羞年幾十五多,將呈復(fù)隱奈愁何。 -- 出自明·高啟·東飛伯勞歌
- 雨去云來十二峰,渚宮樓閣暮重重。 -- 出自明·高啟·楚宮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shí)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shí)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shí)
- 旹
- 是
- 昰
- 時(shí)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shí)
- 識(shí)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鰤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