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4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風(fēng)光九十今強(qiáng)半,又約芳菲隔歲期。 -- 出自宋·楊萬里·病中春雨,聞東園花盛
- 不知七十二鉆神不神,桃花市里看最真。 -- 出自宋·楊萬里·龜峰
- 一行二十四樓船,相隨過閘如魚貫。 -- 出自宋·楊萬里·過奔牛閘
- 親年九十身六二,芝蘭玉樹森庭砌。 -- 出自宋·楊萬里·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
- 山轎已十里,譙門才四更。 -- 出自宋·楊萬里·再入城,宿張氏莊,早起,進(jìn)退格
- 來年六十一,六十鬢蒼蒼。 -- 出自宋·楊萬里·早朝垂拱殿晚出東省
- 俛仰二十年,今老懷昔健。 -- 出自宋·楊萬里·舟過柴步寺
- 灑作五十詩,千年照泉石。 -- 出自宋·楊萬里·薌林五十詠·黑坳
- 去時(shí)三十萬,獨(dú)自還長安。 -- 出自唐·王昌齡·代扶風(fēng)主人答
- 口云七十馀,能救諸有苦。 -- 出自唐·王昌齡·諸官游招隱寺
-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滄溟是我家。 -- 出自唐·王昌齡·河上老人歌
- 事來三十載,巫覡傳子孫。 -- 出自唐·元稹·賽神
- 交州二十載,一到長安城。 -- 出自唐·元稹·思?xì)w樂
- 況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 出自唐·元稹·思?xì)w樂
- 今君三十朝未與,得不寸晷倍玙璠。 -- 出自唐·元稹·去杭州
- 安知四十虛富貴,朱紫束縛心志空。 -- 出自唐·元稹·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
- 我年三十二,鬢有八九絲。 -- 出自唐·元稹·寄隱客
- 行看二十載,萬事紛何極。 -- 出自唐·元稹·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
-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 出自唐·元稹·遣病
- 趙昌八十馀,三擁大將旌。 -- 出自唐·元稹·遣病
- 陶君三十七,掛綬出都門。 -- 出自唐·元稹·歸田
- 我身四十猶如此,何況吾兄六十身。 -- 出自唐·元稹·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fā)不勝冠,因有感嘆
- 商瞿五十知無子,更付琴書與仲宣。 -- 出自唐·元稹·聽妻彈別鶴操
- 趙卒四十萬,盡為坑中鬼。 -- 出自唐·元稹·夫遠(yuǎn)征
- 連延數(shù)十日,作業(yè)不復(fù)憂。 -- 出自唐·元稹·競舟
- 眼中三十年來淚,一望南云一度垂。 -- 出自唐·元稹·喜五兄自泗州至
- 元戎二十萬,一旦先啟行。 -- 出自宋·朱熹·拜張魏公墓下
-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 出自明·唐寅·一世歌
- 外圍四十尺,內(nèi)可十客聚。 -- 出自宋·姜夔·昔游詩 其九
- 于今二十年,歷歷經(jīng)行處。 -- 出自宋·姜夔·昔游詩 其九
- 紅橋二十四,總是行云處。 -- 出自宋·姜夔·側(cè)犯 詠芍藥
- 負(fù)心二十載,于今廢將迎。 -- 出自南北·謝靈運(yùn)·初去郡
- 碧闌干十二,都作回腸字。 -- 出自近代·王國維·菩薩蠻·回廊小立秋將半
- 傷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親膝下過。 -- 出自清·袁枚·傷心
- 行年六十舊歷日,汗腳尺三新杖藜。 -- 出自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十首
- 驪山六十二高樓,突兀華清最上頭。 -- 出自宋·范成大·續(xù)長恨歌
- 種木二十年,手開南野荒。 -- 出自宋·范成大·三月十六日石湖書事三首
- 俛仰乃十霜,垂蠹紛相遮。 -- 出自宋·范成大·兩木
- 我評七十二高峰,郁律穹窿少觀美。 -- 出自宋·范成大·重游南岳
- 歸來四十年,墟里跡如掃。 -- 出自宋·范成大·潺陵
- 諸峰三十五,離立侍傍側(cè)。 -- 出自宋·范成大·天都峰
- 聲名三十年,玉氣貫晴宇。 -- 出自宋·范成大·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
- 行年六十是明朝,不暇自憐聊自嘲。 -- 出自宋·范成大·甲辰除夜吟
- 浮生四十九俱非,樓上行藏與愿違。 -- 出自宋·范成大·乙未元日用前韻書懷,今年五十矣
- 不知七十二洞處,側(cè)足下窺云海深。 -- 出自宋·范成大·雷洞坪
- 經(jīng)營三十年,成毀一飛電。 -- 出自宋·范成大·與吳興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
- 兩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間。 -- 出自唐·王建·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zhuǎn)韻詩
- 到今三十年,曾不少異更。 -- 出自唐·張籍·祭退之
-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 出自唐·張籍·董公詩
- 四郡三十城,不知?dú)q饑兇。 -- 出自唐·張籍·董公詩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shí)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shí)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shí)
- 旹
- 是
- 昰
- 時(shí)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鰤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