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開過十分風不動,更無一片點蒼苔。 -- 出自宋·范成大·聞石湖海棠盛開亟攜家過之三絶
- 空江十日無春事,船到衡陽柳色深。 -- 出自宋·范成大·泊衡州
- 散滿十方界,聚為七袠書。 -- 出自宋·范成大·衡嶽寺僧刺血法華經贊
- 放開十二峰頭色,重賦碧叢高插天。 -- 出自宋·范成大·將至巫山遇雨
- 春關十載記英游,蚤喜時才近采旒。 -- 出自宋·范成大·送陳天予大監同年使閩
- 寶馬十年聽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 出自宋·范成大·送汪仲嘉待制奉祠歸四明,分韻得論字
- 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餉斂斜陽。 -- 出自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 衡從十里近,底用許多嶺? -- 出自宋·范成大·靈山口
- 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風凌雨啼妻孥。 -- 出自宋·范成大·時敘火後,意不釋然,作詩解之
- 春陰十日溪頭暗,夜半西風雨腳收。 -- 出自宋·范成大·題畫卷五首
- 橘社十年霜欲飽,鱸江一雨水應肥。 -- 出自宋·范成大·有懷石湖舊隱
- 經營十年余,高興竟蕭瑟。 -- 出自宋·范成大·廛居久不見山,或勸作小樓以助登覽,又力不
- 山城十月如春臺,聞有細書天上來。 -- 出自宋·范成大·伏聞知府秘書欲取小杜桐廬詩語,以見花名堂
- 堂堂十亂欲興周,肯使君王死作囚。 -- 出自宋·范成大·文王廟
- 勻染十分艷絕,當年欲占春風。 -- 出自宋·范成大·崇寧紅
- 騎馬十年聽曉鼓,人生元有日高眠。 -- 出自宋·范成大·冬至晚起,枕上有懷晉陵楊使君
- 故人十二闌,豈復念此翁 -- 出自宋·范成大·九月八日泊池口
- 長堤十里轉輕雷。 -- 出自宋·范成大·上巳前一日學射山、萬歲池故事
- 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 出自宋·晏幾道·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 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 出自宋·晏幾道·清平樂·西池煙草
- 吳姬十五語如弦,能唱當時樓下水。 -- 出自宋·晏幾道·玉樓春
- 美酒十分誰與共,玉指持觴。 -- 出自宋·晏幾道·浪淘沙·翠幕綺筵張
- 阿茸十五腰肢好。 -- 出自宋·晏幾道·木蘭花/玉樓春
-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與懷春風味早。 -- 出自宋·晏幾道·木蘭花
- 回思十載,朱顏青鬢,枉被浮名誤。 -- 出自宋·晏幾道·御街行·年光正似花梢露
- 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種思量。 -- 出自宋·周邦彥·滿庭芳·花撲鞭梢
- 舊來十月初點衣,與郎著向營中集。 -- 出自唐·王建·送衣曲
- 路盡十里溪,地多千歲柏。 -- 出自唐·王建·溫門山
- 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 -- 出自唐·張籍·祭退之
- 山門十里松間入,泉澗三重洞里來。 -- 出自唐·張籍·送稽亭山寺僧
- 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 -- 出自唐·孟郊·古薄命妾
- 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 -- 出自唐·孟郊·長安旅情
- 長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 -- 出自唐·孟郊·橫吹曲辭·長安道
-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 -- 出自唐·孟郊·悼幼子
- 小婦十年啼夜織,行人九月憶寒衣。 -- 出自唐·劉長卿·疲兵篇
- 垂楊十二衢,隱映金張室。 -- 出自唐·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
- 機杼十縑單,慵疏百函愧。 -- 出自唐·韋應物·答故人見諭
- 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 出自唐·韋應物·燕李錄事
- 一別十年事,相逢淮海濱。 -- 出自唐·韋應物·贈崔員外
- 洛京十載別,東林訪舊扉。 -- 出自唐·韋應物·同德精舍舊居傷懷
- 汝兄十三騎鯨魚,汝今知在三歲無。 -- 出自宋·文天祥·六歌
- 風雨十年夢,江湖湖城思。 -- 出自宋·文天祥·題郁孤臺
- 忽傳十萬軍聲至,如在浙江亭上游。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載酒用蕭敬夫韻賦江漲
- 慷慨十圍柳,周回千里魚。 -- 出自宋·文天祥·快閣遇雨觀瀾
- 回首十年此漂泊,閣前新柳已成行。 -- 出自宋·文天祥·題滕王閣
- 種麥十數畝,誅茅千百家。 -- 出自宋·文天祥·桃源縣
- 翻覆十年事,行止隨坎流。 -- 出自宋·文天祥·送卓大著知漳州
- 匆匆十年夢,故國黯銷魂。 -- 出自宋·文天祥·池州
- 憶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頻頻勸酒杯。 -- 出自宋·文天祥·七拍
- 熊羆十萬建行臺,單騎誰教免胄來。 -- 出自宋·文天祥·命里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