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章街十里瑞霙飛,有客蓬山寓直歸。 -- 出自宋·宋庠·天街馬上遇雪
- 江北十四州,取之如卷席。 -- 出自宋·石介·感事
- 更加十四年,世應絕儔類。 -- 出自宋·石介·贈張績禹功
- 七八十年間,人不聞金革。 -- 出自宋·石介·河決
- 四五十年來,斯文何屯蹇。 -- 出自宋·石介·寄明復道
- 不連十五城,安得稱善價。 -- 出自宋·石介·勉師愚等
- 春秋十二經。 -- 出自宋·石介·送李堂病歸
- 三縣十萬人,其命絕而蘇。 -- 出自宋·石介·送路遵謁孔宣公
- 貔貅十萬師,盟津直北渡。 -- 出自宋·石介·過魏東郊
- 柱要十圍棟百尺,日責匠石搜訪之。 -- 出自宋·石介·南山贈孫明復先生
- 存者十止九,太息涕泗霪。 -- 出自宋·黃庶·賦古碑
- 東池十里近,遭匝風物飽。 -- 出自宋·黃庶·答王甫判官示游興慶池之作
- 塵埃十年衣,幾度改顏色。 -- 出自宋·黃庶·送黃景微西游
- 冷酒十分無客送,輕國一雨有民攀。 -- 出自宋·陶弼·繼老堂
- 人間十八最風流,更占新年第一壽。 -- 出自宋·項安世·內子生日
- 相識十五年,未有今日談。 -- 出自宋·項安世·呈陳正己十四韻
- 聽君十日語,飫我平生貧。 -- 出自宋·項安世·呈陳正己十四韻
- 春風十九歸桃李,白白紅紅得最多,未抵垂楊春最惜,嬌嬌裊裊奈渠何。 -- 出自宋·項安世·春色三首
- 只今十九客,一笑集賓宇。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金陵掾屬登賞心亭十六韻
- 通八十一難,調二十七齬。 -- 出自宋·項安世·和總領陳大卿告老二十韻
- 更欣十萬天騎子,角脫膠開不上弦。 -- 出自宋·項安世·賀孟漕為疫禱雨
- 風收十四葉堯蓂,云捧三千歲壽星。 -- 出自宋·項安世·又代作
- 荊鄂十守歲,衡潭三拜年。 -- 出自宋·項安世·贈棄少敏
- 配以十二珠躔經,水火木金相孕刑。 -- 出自宋·項安世·贈張術人
- 問學十年事,文章百世公。 -- 出自宋·項安世·偶吟
- 荊州十萬戶,惟我獨知公。 -- 出自宋·項安世·樂居戶文挽詩
- 秋風十驛望臺星,想見冰壺照座清。 -- 出自宋·魏泰·荊門別張天覺
- 京國十年昏病眼,可憐風雨落朝霞。 -- 出自宋·洪炎·次韻許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藥詩
- 飄然十丈紅菡萏,碧溪下插玻璃盆。 -- 出自宋·王铚·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 荀令十里香,揚雄一區宅。 -- 出自宋·王铚·向伯恭薌林詩
- 漂轉十方仍作客,沉吟懷古淚沾襟。 -- 出自宋·張嵲·登白帝城二首
- 下瞰十仞余,遙瞻幾千里。 -- 出自宋·張嵲·宿歸仁寺三首
- 浙河十月菊猶斑,客御貂裘未覺寒。 -- 出自宋·張嵲·秋懷二首
- 漢南十二州,一半為盜據。 -- 出自宋·張嵲·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 如何十萬師,不辦一朝貯。 -- 出自宋·張嵲·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 西湖十里荷花水,凈洗觥船遠祝翁。 -- 出自宋·張嵲·壽王蘇州
- 中原十載人將盡,相見休嗟休轉蓬。 -- 出自宋·張嵲·題永睦縣高齋
- 長松十里曉冥冥,行盡松林到法城。 -- 出自宋·張嵲·自鉛山如鵝湖
- 春寒十日不出戶,坐想江柳分煙鬟。 -- 出自宋·朱槔·徐彥猷以仇池詩句為韻作詩十四章見示答之
- 別山十七年,見山一日間。 -- 出自宋·釋道璨·題源虛叟廬山行卷
- 大學十年心獨苦,天門一疏日爭光。 -- 出自宋·釋道璨·和君澤謝主簿
- 玉色十丈煇,秀潤交磨礱。 -- 出自宋·釋道璨·送西苑徑上人見深居馮常簿求寺記
- 日長十二闌干外,誰共庭槐一院風。 -- 出自宋·釋道璨·和南屏湯司戶
- 潔白十分天下瑞,光明一片剡溪圖。 -- 出自宋·釋道璨·和春谷趙泉使賀端齋趙憲使喜雪
- 離逾十年合,合復十月離。 -- 出自宋·陳傅良·送范憲東叔帥潼川四首
- 玉龍十二蓬山頂,寶髻三千漢殿中。 -- 出自宋·陳傅良·句
- 春來十日垂垂雨,歲盡今朝亦未晴。 -- 出自宋·陳傅良·除夜用前韻
- 永懷十年別,動止曾莫詳。 -- 出自宋·陳傅良·懷同舍石天民編修
- 止齋十數間,足以便衰老。 -- 出自宋·陳傅良·止齋曲廊初成
- 一別十年身尚健,恨無飛羽過匡廬。 -- 出自宋·陳傅良·寄九江宋居士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