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錦云十里川妃供。 -- 出自元·劉因·木蘭花·錦云十里川妃供
- 算三十功名已是遲。 -- 出自元·歐陽龍生·沁園春 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
- 笑七十、曲江歡未足。 -- 出自元·吳存·最高樓 壽松巢次韻
- 笑七十、金城閑未得。 -- 出自元·吳存·最高樓 壽松巢次韻
- 春來十日春多少。 -- 出自元·袁易·青玉案 和友人壽席
- 五郎十歲未知學(xué),嗟我何為長遠(yuǎn)道? -- 出自元·虞集·家兄孟修父輸賦南還
-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 出自元·徐再思·水仙子·一聲梧葉一聲秋
- 不須十載光陰,渭水相逢,又入非熊夢了。 -- 出自元·張雨·水龍吟 代玄覽和東泉學(xué)士自壽之作 案此
- 荷花十里,清風(fēng)鑒水,明月天衣。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會稽懷古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松風(fēng)十里云門路,破帽醉騎驢。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三衢道中有懷會稽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功行十分憑戒約。 -- 出自元·高道寬·蘇幕遮·玉爐中
- 矯羞十五閉房櫳,風(fēng)雨無端妒守宮。 -- 出自明·曹學(xué)佺·荔枝嘆三首
- 甲兵十萬據(jù)胸中,未預(yù)銘鐘畫閣功。 -- 出自近代·陳三立·題秉三先人熊翁所畫卷
- 擱筆十年間,負(fù)諾不愧恥。 -- 出自近代·陳三立·題劉聚卿枕雷圖
- 下著十二門,通洞縱橫開。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維時十月交,葉脫天宇曠。 -- 出自明·張以寧·游句容同林景和縣尹子尚規(guī)登僧伽塔賦
- 欲將十五弦,彈與蛟龍聽。 -- 出自明·張以寧·峨眉亭
- 應(yīng)真十六山中來,徑渡萬里蛟鼉淵。 -- 出自明·張以寧·題楊子文羅漢渡海圖
- 小姑十二方嬌癡,此恨他年汝自知。 -- 出自明·張以寧·洗衣曲同唐括子寬賦
- 身居十二樓,屢入明光宮。 -- 出自明·貝瓊·真真曲(有序)
- 喚起十年心上事,春風(fēng)樓下賣花聲。 -- 出自宋·何應(yīng)龍·清明
- 擬把十年窮活計(jì),一時傾倒向江湖。 -- 出自宋·何應(yīng)龍·活計(jì)
- 畫樓十二欄干曲,春在珠簾第幾重。 -- 出自宋·何應(yīng)龍·清曉
- 何妨十日方歸內(nèi),料得千官總不知。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蕭條十日馀,留滯別人居。 -- 出自宋·張弋·留滯
- 十三十四年相亞,覆額低眉各可憐。 -- 出自明·沈明臣·采蓮曲六首
- 吳姬十五采紅香,幾陣風(fēng)飄羅帶長。 -- 出自明·沈明臣·采香謠
- 虎丘十里遙連郭,錯落青山盡樓閣。 -- 出自明·沈明臣·虎丘看月行
- 錦街十二春風(fēng)起,吹得楊花滿繡韉。 -- 出自明·沈明臣·少年行
- 多收十斛麥,心輕萬戶侯。 -- 出自明·李開先·富村翁
- 教訓(xùn)十年民力盛,倘排犀手射鯨魚。 -- 出自清·黃遵憲·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
- 獨(dú)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護(hù)畫摟居。 -- 出自清·黃遵憲·羊城感賦六首
- 未知十八年之間,悲歡得喪與險艱。 -- 出自宋·田錫·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
- 珍重十僧聲價外,江南屈指即吾師。 -- 出自宋·田錫·謝晏公
- 九月十月歲云莫,賊兵突入觀音渡。 -- 出自明·袁凱·病阿速(阿速,蒙古別號也)
- 于時十月交,悲風(fēng)日夜起。 -- 出自明·袁凱·新除監(jiān)察御史辭貫涇別業(yè)
- 江淮十日晴,似為歸人貺。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 汝斧十五初裹頭,桂堂讀書從我游。 -- 出自宋·陳藻·劉骍子初冠勉以詩
- 官路十程如砥去,舉杯先賀到漳州。 -- 出自宋·陳藻·喜次漳浦
- 滿著十分牛乳粥,客思吃盡鬼神猜。 -- 出自宋·陳藻·食粥絕句贈盧震夫
- 小兒十歲周,松竹不知對。 -- 出自宋·陳藻·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
- 吳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風(fēng)。 -- 出自宋·釋文兆·江上書懷寄希晝
- 下視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 出自宋·釋智圓·讀白樂天集
- 一駐十旬馀,旦夕樂清幽。 -- 出自宋·釋智圓·代書寄奉蟾上人
- 縱橫十二部,慧日破重昏。 -- 出自宋·劉筠·譯經(jīng)光梵大師
- 秘冊十行開鳳檢,靈輝三燭駐霓旄。 -- 出自宋·劉筠·立夏奉祀太一宮
- 老覡十數(shù)輩,勃屑頭如魌。 -- 出自宋·劉筠·赴郡之初尋屬愆亢有議舉舊典取湫水徵巫覡以
- 疏篁十馀畝,古屋兩三家。 -- 出自宋·穆修·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 時均十雨潤,天報兩歧祥。 -- 出自宋·宋庠·陳州獻(xiàn)瑞麥圖奉詔作
- 清陰十里堪乘興,疑到江東安道家。 -- 出自宋·宋庠·次韻和吳侍郎東城泛舟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shí)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shí)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鰤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