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屈指十年中,一回來、一回漸老。 -- 出自宋·晁端禮·驀山溪·輕衫短帽
- 欄干十二,倚遍還重倚。 -- 出自宋·晁端禮·驀山溪·欄干十二
- 且盡十分芳酒,共傾一夢浮生。 -- 出自宋·晁端禮·朝中措·短亭楊柳接長亭
- 都城十二衢,塵土醫車馬。 -- 出自宋·陳瓘·超果亮師假還山
- 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顯。 -- 出自宋·李廌·文選樓
- 天王十二閑,玉勒黃金鞿。 -- 出自宋·李廌·下第留別陳至
- 解送十分春色,能添萬斛新愁。 -- 出自宋·李廌·楊花詞三首
- 庚寅十月二十五,曉分黑帝臨丹府。 -- 出自宋·李廌·舞陽令祝樂天再任
- 欣逢十二觀音面。 -- 出自宋·鄒浩·漁家傲·慧眼舒光無不見
- 精采十分佯欲動,五列只欠一聲啼。 -- 出自宋·趙企·雞冠花
- 揚州十里小紅樓,盡卷上珠簾一半。 -- 出自宋·汪存·步蟾宮·玉京此去春猶淺
- 身到十洲三島,心游萬壑千巖。 -- 出自宋·蘇庠·清平樂·斷崖流水
- 胡沙十月驚弦雁,水國三年食蓼蟲。 -- 出自宋·李新·病中二首
- 山程十驛策駑來,中路幾成興盡回。 -- 出自宋·李新·九日羅江旅情呈文孺
- 更過十洲尋舊友,旋返瑤池燕王母。 -- 出自宋·李新·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云其覺也作夢游仙以原
- 賞過十分銀漢月,采歸千歲海桃花。 -- 出自宋·李新·江提倉生日二首
- 賞盡十洲新景,依稀見、三島風煙。 -- 出自宋·沈蔚·滿庭芳·雪底尋梅
- 樓高十二重。 -- 出自宋·張繼先·憶桃源
- 家住十洲西,算隨分、生涯自好。 -- 出自宋·周銖·驀山溪·松陵江上
- 花開十日,已隨塵共水。 -- 出自宋·曹組·撲蝴蝶·人生一世
- 蒼云十畝蔭平寬,露葉風枝繞舍寒。 -- 出自宋·孫覿·橫山堂
- 酒勸十分金鑿落,舞催三疊玉娉婷。 -- 出自宋·張綱·浣溪沙
- 欄干十二繞層樓。 -- 出自宋·蔡楠·攤破訴衷情/訴衷情
- 留落十五年,至今方北歸。 -- 出自宋·洪皓·白馬渡
- 區區十里間,良友始追逐。 -- 出自宋·洪皓·次三月望日出游
- 眼前十畝無多地,只種桑榆不種花。 -- 出自宋·洪皓·題蘇公濟所居
- 南方十月溫,不見落葉飛。 -- 出自宋·鄭剛中·對菊
- 念此十年間,分明隨夢寐。 -- 出自宋·鄭剛中·浦江書院中
- 惟時十月二十四,積慶高門生異人。 -- 出自宋·鄭剛中·王倅生辰
- 故園十畝檀欒好,個里歸心未得諧。 -- 出自宋·鄭剛中·河池秋雨
- 自云十五年,參學事未畢。 -- 出自宋·王灼·送智齊師出峽
- 池有十種蓮,平生所見稀。 -- 出自宋·王灼·王氏碧雞園六詠·露香亭
- 醞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煙雨。 -- 出自宋·李彌遜·驀山溪·沖寒山意
- 悟三十九年都盡非。 -- 出自宋·李彌遜·沁園春·敧枕深軒
- 也道十分宮樣。 -- 出自宋·李彌遜·鶴沖天·篘玉液
- 公園十畝馀,日陟亦成趣,浮陰未全收,晴沙已勝步。 -- 出自宋·李彌遜·秋居雜詠十首
- 藏刀十九年,收霸在一戰。 -- 出自宋·李彌遜·贈浮光王教授
- 橫鋪十幅指東去,坐看曉帆千里輕。 -- 出自宋·李彌遜·舟師謁祠回天風已霽信基有感姑以二絕首寬余
- 更約十日留,曾子緩蹄輳。 -- 出自宋·李彌遜·承天寺
- 風帆十日轉長山,為送閑身到廣寒。 -- 出自宋·李彌遜·和近思二首
- 五城十二樓,高下聳寒玉,天空開翠微,不愛塵士觸。 -- 出自宋·李彌遜·五石·群玉峰
- 璜臺十成架蘭芷,花風吹樓蔓香起。 -- 出自宋·李彌遜·黃山在歙郡之北雄麗杰出可與嵩少爭衡世傳黃
- 去國十年華發、欲星星。 -- 出自宋·王以寧·虞美人·歸來峰下霜如水
- 來往十洲三島,跨一輪新月。 -- 出自宋·王以寧·好事近·白石讀書房
- 人情十里白頭浪,世事幾番黃葉風。 -- 出自宋·王以寧·句
- 春工十八落泥涂,驟雨誰云不終日。 -- 出自宋·鄧肅·大雨
- 扁舟十日系楊柳,未忍憤然夸疾走。 -- 出自宋·鄧肅·寄德裕縣丞
- 秋江十日雨,破浪飛危檣。 -- 出自宋·鄧肅·泛舟示子
- 紅巾十萬今已無,致此紅巾本何如。 -- 出自宋·鄧肅·送李狀元還朝
- 前年十月間,胡兵滿大梁。 -- 出自宋·鄧肅·玉山避寇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