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 出自·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 -- 出自·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 -- 出自·蘇軾·后赤壁賦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 出自唐·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
-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 -- 出自宋·陳克·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 出自宋·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出自唐·杜牧·贈別二首
-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 出自唐·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 出自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 出自宋·歐陽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 自憐十五馀,顏色桃李紅。 -- 出自唐·李白·長干行二首
-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 出自唐·杜甫·百憂集行
-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 出自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 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 -- 出自宋·盧祖皋·江城子·畫樓簾暮卷新晴
-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 出自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 慷慨十年長劍在,登樓一笑暮山橫。 -- 出自明··花馬池詠
- 列戟十八年,未曾輒遷移。 -- 出自唐·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 出自唐·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 咽服十二環(huán),奄有仙人房。 -- 出自唐·李白·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后見王直
- 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 -- 出自唐·李白·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
- 咽服十二環(huán),奄見仙人房。 -- 出自唐·李白·上清寶鼎詩
- 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 出自唐·李白·贈閭丘宿松
-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 出自唐·李白·鳳吹笙曲 ( 一作鳳笙篇 送別 )
- 羽林十二將,羅列應星文。 -- 出自唐·李白·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 白楊十字巷,北夾湖溝道。 -- 出自唐·李白·金陵白楊十字巷
- 酒客十數公,崩騰醉中流。 -- 出自唐·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
- 珠簾十里卷香風。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尊酒何人懷李白
- 今來十四。 -- 出自宋·蘇軾·減字木蘭花·天然宅院
-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往游,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jié)奏疏宕而音指華暢,知琴者以為絕倫。 -- 出自宋·蘇軾·醉翁操·瑯然
-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館舍,遵亦沒久矣。 -- 出自宋·蘇軾·醉翁操·瑯然
- (八月十一日夜宿府學,方和此詩,夢與弟游南山,出詩數十篇,夢中甚愛之。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隱見十二疊,觀者疑夸謾。 -- 出自宋·蘇軾·甘露寺
- 事在十年外,吾計亦已愨。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舟行十里磨九瀧,篙聲犖確相舂撞。 -- 出自宋·蘇軾·江西
- 便便十圍腹,不但貯書史。 -- 出自宋·蘇軾·送顧子敦奉使河朔
- 回看十年事,黃葉卷秋風。 -- 出自宋·蘇軾·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三首
- 共道十年無臘雪,且欣三白壓春田。 -- 出自宋·蘇軾·太皇太后閣六首
-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燼殘。 -- 出自宋·蘇軾·夜燒松明火
- 清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龜魚。 -- 出自宋·蘇軾·清遠舟中寄耘老
- 乳甌十分滿,人世真局促。 -- 出自宋·蘇軾·寄周安孺茶
- ?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漲,則鹽泉迤邐遷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 -- 出自宋·蘇軾·諸葛鹽井
-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百日歸期恰及春,殘生樂事最關身。 -- 出自宋·蘇軾·出獄次前韻二首
- 八月十五夜,月色隨處好。 -- 出自宋·蘇軾·催試官考較戲作
-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 出自宋·蘇軾·催試官考較戲作
- 不見十余年,想作龍蛇長。 -- 出自宋·蘇軾·戲作種松
- 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 -- 出自宋·蘇軾·泛潁
- 繞郡十余里,不駛亦不遲。 -- 出自宋·蘇軾·泛潁
- 回思十年事,無愧篋中筆。 -- 出自宋·蘇軾·子由生日
- 詩成十日到,誰謂千里隔。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
- 平時十月幸蘭湯。 -- 出自宋·蘇軾·華清引·平時十月幸蘭湯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