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因觀黑白愕然悟,頓曉三百六十路。 -- 出自·呂公·悟棋歌
- 身是江南儒家子,十五學經二十史。 -- 出自明·袁凱·大醉后率爾(三首)〗
- 洛陽馬叟世稱賢,童稚相看四十年。 -- 出自明·袁凱·得馬叟書作此遠寄
- 座中豪客燕趙產,快賞一舉連十觴。 -- 出自明·徐禎卿·觀舞歌
- 慕親五十嘆姚虞,況是行年六十余。 -- 出自宋·陳藻·詠陳和伯母墳嘉禾芝草甘露之祥
- 日中料想先成夢,白上髭須數十莖。 -- 出自宋·陳藻·愁夢
- 聶堯懷抱所翹然,游心圣道三十年。 -- 出自宋·張詠·贈聶堯
- 不思夜魄過三五,祇問春醪賞十千。 -- 出自宋·劉筠·洞戶
- 每看春牓獨嗟咨,蹭蹬塵埃已十期。 -- 出自宋·黃庶·看春牓偶成
- 塵埃衣襟改顏色,獨洗青衫三十年。 -- 出自宋·黃庶·送郭評事節判磨勘
- 白頭不得諸公力,惟有西塘八十翁。 -- 出自宋·項安世·讀本朝史有感十首
- 子兮請自曩時說,芹館就荒三十年。 -- 出自宋·項安世·送張安撫
- 搜殘風月三千界,吟破江湖九十洲。 -- 出自宋·項安世·次前韻謝王主簿二首
- 油燈夜讀書千卷,齏臼晨供飲十年。 -- 出自宋·項安世·自過漢花菜花彌望不絕士人以其子為油
- 又拖筇杖過垂虹,粉柱丹梁五十洪。 -- 出自宋·項安世·大風中登長橋
- 舊時茅舍無尋處,一我能消幾十年。 -- 出自宋·項安世·石滑澾嶺
- 君從何許得此奇,定是雪窗三十六。 -- 出自宋·項安世·題張道寒綠軒
- 君不見江陵有叟白髭須,一榻十年穿兩膝。 -- 出自宋·項安世·送李邕州
- 不須更作廬山夢,魚鳥相忘二十年。 -- 出自宋·王铚·憶廬阜寄機上人
- 少年渾欲不勝衣,豐下如今帶十圍。 -- 出自宋·張嵲·送陳忠玉兼寄尹夢得黃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 議將此地為菟圃,種藥栽花二十春。 -- 出自宋·張嵲·覽鏡
- 大田多稼三百廛,盡是農夫耦十千。 -- 出自宋·張嵲·喜雨行
- 秀出雪峰一千眾,挽回廬阜三十年。 -- 出自宋·朱槔·辛酉五月望簡陳和仲
- 跨門一機我識渠,腳跟定與三十棒。 -- 出自宋·釋道璨·送奕上人
- 無心檢點筆頭春,疏懶從教到十分。 -- 出自宋·釋道璨·投筆
- 壞墻頹壁神臺笠,不見干戈六十年。 -- 出自宋·陳傅良·落成王朝奉廟以薄恙不獲預謝謝劉宰并諸鄉丈
- 歸舟莫訝太勿忙,會面何曾累十觴。 -- 出自宋·陳傅良·謝倅監試未畢事而出以詩三章來用韻奉酬
-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 出自宋·陳傅良·和丁少詹韻
- 詩來滄海珠盈把,人在掖垣梧十尋。 -- 出自宋·陳傅良·陳頤剛注孫子許拾遺贈詩用韻寄之
- 湖光不動見魚蝦,敗紙殘編數十家。 -- 出自宋·陳傅良·袁起巖會飲湖上出示古刻酒罷各攜桂花以歸因
- 小臣奕世沐深恩,寓直蓬山三十春。 -- 出自宋·張镃·淳熙已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寶位镃獲廁廷紳輒成
- 霜侵綠鬢張居士,空坐書幃三十年。 -- 出自宋·張镃·夜坐因觀楊伯虎和春字韻詩偶成五絕再寄
- 青云直上非逾分,占上聲名五十年。 -- 出自宋·張镃·陸嚴州赴召喜成三詩
- 更能運任著衣裳,聽爾計高三十六。 -- 出自宋·張镃·蔬飯
- 當時十五正嬌妍,選入宮中二十年。 -- 出自宋·武衍·宮思
- 使君如玉不雕鐫,可惜埋藏已十年。 -- 出自宋·趙師秀·題方興化塋舍
- 高眠舊有山中約,只欠青騾道十方。 -- 出自宋·趙師秀·過弋陽
-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 出自宋·某尼·悟道詩
- 明年四斗三升之上更增科,三十六都之人將柰何。 -- 出自宋·劉宰·憶昨行寄呈劉法曹
- 黠胥駭愕頓兩足,戶長仰天攢十指。 -- 出自宋·劉宰·雅去鵲來篇
- 鼎來窮巷方今日,勝讀殘編已十年。 -- 出自宋·劉宰·送黃子弘歸吳門
- 終年漢漏滴四時,屈指三百六十日。 -- 出自宋·趙汝鐩·漢離宮四時詞
- 家山一望三午里,華發雙親七十稀。 -- 出自宋·劉黻·賦望云寮
- 欠伸起喚梅花說,明日平頭五十人。 -- 出自宋·吳錫疇·除夜
- 豈無豪杰二三策,亦有東南百十州。 -- 出自宋·彭秋宇·罪言
- 學書學劍兩茫然,空過浮生五十年。 -- 出自宋·連文鳳·無題二首
- 芳信不消三兩點,已壓春風二十四。 -- 出自宋·林景熙·賦梅一花得使字
- 當時別意芙蓉老,不道相逢又十年。 -- 出自宋·林景熙·與邵德芳同舍三首
- 禿蒼捕雀花兩眼,戲客捏獅紅十指。 -- 出自宋·艾性夫·雪吟效禁體并去一切熟事
- 最慚誤看劉蕡策,辜汝相依四十年。 -- 出自宋·艾性夫·悼亡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