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我有一帖藥,其名曰阿魏,賣與十八子。 -- 出自·***·蜀童謠
- 自從就食寄他州,不到鄉關近十秋。 -- 出自宋·王炎·汪秘校攜詩并雪月二賦相訪次其韻
- 自嗟辜負平生眼,不識春光二十年。 -- 出自唐·劉得仁·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
- 異謀潛熾促歸去,臨軒賜帶盈十圍。 -- 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 削成絕壁五千仞,高揖泥金七十君。 -- 出自唐·唐彥謙·望岳時賊據華夏
- 寒為旅雁暖還去,秦越離家可十年。 -- 出自唐·黃滔·歸思
- 唐城接軫赴秦川,憂合歡離驟十年。 -- 出自唐·黃滔·寄同年封舍人渭
- 中山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 出自唐·徐夤·貢余秘色茶盞
- 九天飛錫應相誚,三到行朝二十年。 -- 出自唐·崔道融·山居臥疾廣利大師見訪
- 吟詩五嶺尋無可,倏忽如今四十霜。 -- 出自唐·李洞·敘舊游寄棲白
- 霓裳曲罷天風起,吹散仙香滿十洲。 -- 出自唐·李九齡·上清辭五首
- 紅妝齊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條。 -- 出自唐·王仁裕·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
- 平吞六國更何求,童女童男問十洲。 -- 出自唐·熊皦·祖龍詞
- 只因騎折白龍腰,謫向人間三十六。 -- 出自唐·潘佑·七歲吟
- 初攜書劍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 -- 出自宋·李昉·寄孟賓于
- 幼攜書俞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 -- 出自宋·李昉·寄孟賓于
- 流年流矢亦爭如,不覺春秋四十余。 -- 出自宋·李昉·將就十章更獻三首詞雖愈拙誠即可矜或歌執事
- 心情休問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余,抱病久無歡笑興,信緣慵答往還書。 -- 出自宋·李昉·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什莫菲匪正聲亦貢
- 曾聞洛下綴神仙,火樹南棲幾十年。 -- 出自唐·馬致恭·送孟寶于
- 曾聞洛下綴神仙,火樹南棲幾十年。 -- 出自唐·馬致恭·送孟賓于
- 園林蕭灑聞來久,欲訪因循二十秋。 -- 出自宋·孟賓于·題顏氏亭宇
- 園林蕭爽聞來久,欲訪在循二十秋。 -- 出自宋·孟賓于·贈顏詡
- 一從攜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 -- 出自唐·左偃·寄鑒上人
- 自從物外無消息,花謝鶯啼近十春。 -- 出自·李中·所思
- 他時書劍酬恩了,愿逐鸞車看十洲。 -- 出自·李中·宿廬山白云峰重道者院
-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飲花間數十場。 -- 出自·李中·思朐陽春游感舊寄柴司徒五首
- 身遙上國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 出自唐·徐鉉·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
- 摶風乍息三千里,感舊重懷四十年。 -- 出自唐·徐鉉·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 摶風作息三千里,感舊重懷四十年。 -- 出自唐·徐鉉·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 吳公臺下舊京城,曾掩衡門過十春。 -- 出自唐·徐鉉·從駕東幸呈諸公
- 身遙上國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 出自唐·徐鉉·和江西肅少卿見寄二首
- 翠微寺本翠微宮,樓閣亭臺幾十重。 -- 出自唐·驪山游人·題故翠微宮
- 曲江昨日君相遇,當下遭他數十鞭。 -- 出自唐·楚兒·貽鄭昌圖
-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 出自唐·靈澈·東林寺寄包侍御
- 七條絲上寄深意,澗水松風生十指。 -- 出自唐·隱巒·琴
-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見爐峰二十年。 -- 出自唐·若虛·懷廬山舊隱
- 東陽老子,問天公、乞得兩番六十。 -- 出自元·吳景奎·念奴嬌 壽暉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
- 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卒,年六十九,封魏國公,謚文敏。 -- 出自元·趙孟*·浪淘沙 孟俯字子昂,湖州(今浙江省吳與縣
- 試點檢、繁華夢,有梅花之一三十九首 -- 出自元·邵亨貞·戀繡衾 曹幼文以庚午歲,太初老禪、洎云西
- 我家無本為經商,只種官田三十畝。 -- 出自元·袁介·檢田吏(一作踏災行)
- 白純紅赫,光艷燦然殊,一方圓,十方明,方現真丹藥。 -- 出自元·王哲·驀山溪·修仙慕道
- 飽后安排,城邊墾*,要占蒼煙十畝居。 -- 出自元·許衡·沁園春 墾田東城 以上強村叢書用明刊魯齊遺
- 猶殘碧樹花多少,莫惜金尊酒十千。 -- 出自元·袁易·春雨漫興
- 曲,高潔雄暢,最傳者蘇武慢二十篇。 -- 出自元·虞集·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本燕趙書生,
- 水涸,轉鄱陽湖,上豫章,遇風雪,十五六日不能達三百里。 -- 出自元·虞集·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本燕趙書生,
- 更太公八十,出膺熊虎,武公九十,入戴貂蟬。 -- 出自元·張野·沁園春 為杜左丞壽
- 三五庚生甲滿,漸以中孚孕有,十月圣胎全。 -- 出自元·林轅·水調歌頭·大藥金丹祖
- 蒼天已死立黃天,送老蛙聲又十年。 -- 出自近代·陳三立·初秋夕詠懷次和宗武
- 暫下高峰已顯揚,般若圓通遍十方。 -- 出自宋·釋德韶·頌
- 若將花比君顏色,花為東風減十分。 -- 出自明·沈明臣·前艷曲二首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