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春皇游騎玉垂鞭,珠卷揚州十里簾。 -- 出自宋·張镃·分韻賦散水花得鹽字
- 浮圖立處覓天低,迎我船行十里時。 -- 出自宋·張镃·行次德清
- 明心坐斷三千佛,謁帝行歸十二樓。 -- 出自宋·張镃·南湖有懷遂初尤公侍郎寄贈七言
- 軒窗處鶴千層竹,風雨催詩十畝蓮。 -- 出自宋·張镃·游叔祖次對宅南新園計
- 插花呼酒少年場,爛賞花燈十里香。 -- 出自宋·張镃·燈夕
- 堂成初喜豢髯龍,肯夢當年十八公。 -- 出自宋·張镃·寒堂夢松
- 未開璧月千秋鏡,已建金云十丈旗。 -- 出自宋·張镃·夕霽
- 鯉魚程闊海茫茫,照眼瓊標十二行。 -- 出自宋·張镃·水仙花
- 一拂殘煙暝不收,作成溪上十分秋。 -- 出自宋·武衍·次平小景
- 一段無情作有情,如來相貌十分真。 -- 出自宋·葉茵·石佛
- 敬長于今我獨亡,轉頭驚見十飛霜。 -- 出自宋·葉茵·伯氏墓下
- 何人得似襄陽守,乞我苕湖十頃秋。 -- 出自宋·敖陶孫·燈下嘆
- 一層已是悉無奈,想見仙人十二層。 -- 出自宋·敖陶孫·小樓
- 攜來客里一尊酒,洗盡湖邊十里塵。 -- 出自宋·裘萬頃·臨安別余求之
- 人言病驥猶堪秣,伏櫪何心十二閑。 -- 出自宋·裘萬頃·有感二首
- 便得從容侍公側,回頭已是十年遲。 -- 出自宋·裘萬頃·次洪內相菊亭
- 紫煙飄緲接云霞,亭下連薨十萬家。 -- 出自宋·劉宰·賦陳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
- 試乘綠漲三篙水,要見朱簾十里樓。 -- 出自宋·劉宰·北固山望揚州懷古
- 送君百面風潭上,莫笑原非十丈花。 -- 出自宋·劉宰·答鐘元達覓藉栽二首
- 溟鵬已擊三千里,天驥猶遺十二閑。 -- 出自宋·劉宰·喜王節夫過訪
- 聞隨使使過江東,想見旌旗十里紅。 -- 出自宋·劉宰·代柬寄王去非
- 又不見宜興趙大夫,南山三十有六虎,令行殺取無復馀。 -- 出自宋·劉宰·殺虎行謝宜興趙大夫惠虎皮虎臘虎睛
- 波面玉虹千丈霽,寒邊冰鏡十分明。 -- 出自宋·趙汝鐩·雪后徐廣文招同官小集分韻得明字
- 我聞軍功未易就,膏血紫塞十八九。 -- 出自宋·趙汝鐩·古別離
- 弱水休論三萬里,玉樓未羨十二重。 -- 出自宋·趙汝鐩·瀛洲行
- 西風萬里乾坤眼,不到斜陽十二樓。 -- 出自宋·趙希路·次李雪林苕溪寄來韻二首
- 斂在黃堂三寸地,散為橫浦十分春。 -- 出自宋·劉黻·賦求仁齋和趙使君
- 薄暮歸來雨濕衣,買舟庇此十三徽。 -- 出自宋·陳起·賀友人絲桐復歸
- 病中何物能消遣,一榻揩摩十載詩。 -- 出自宋·陳起·消遣
- 五更漏盡醉魂醒,誰富胸中十萬兵。 -- 出自宋·彭秋宇·感舊
- 一從云霧降天關,空盡先朝十二閑。 -- 出自宋·龔開·瘦馬圖
- 把手西風晚菊天,夢魂喚醒十年前。 -- 出自宋·連文鳳·送友人歸越
-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風清十二闌。 -- 出自宋·林景熙·王修竹監簿名樓曰與造物游命予賦
- 流來一水截人寰,虹背秋寒十二闌。 -- 出自宋·林景熙·陶山十詠和鄧牧心·集仙橋
- 王良去后鹽車厄,老驥空懷十二閑。 -- 出自宋·林景熙·翁氏仁壽堂次韻
- 柳絮年年三月暮,斷送鶯花,十里湖邊路。 -- 出自清·周濟·蝶戀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 塵埃漠漠一千里,風雨瀟瀟十四陵。 -- 出自宋·艾可翁·九日止諸少登高
- 命窮無用三千字,蹄蹶難供十二閑。 -- 出自宋·艾性夫·再答諸丈見和二首
- 圖傳笠澤三分畫,夢繞黃淤十里秋。 -- 出自宋·艾性夫·次吳壽翁溪園韶寄題
- 一溪霜葉如猩血,奪盡斜陽十里紅。 -- 出自宋·艾性夫·寒山
- 拔地連云百尺樓,長風斷雁十分秋。 -- 出自宋·艾性夫·上藍寺吸江樓
- 臍中紅炷兩三日,塢里黃金十萬斤。 -- 出自宋·艾性夫·書無悶寮
- 舊址相傳五世昌,寒蕪忍墮十年荒。 -- 出自宋·艾性夫·舊廬毀於亂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
- 空城潮打三千丈,荒殿煙寒十二層。 -- 出自宋·艾性夫·贈鄰僧游杭
- 一宿禪關萬慮空,明朝更上十余峰。 -- 出自宋·陳舜俞·奉慈禪寺
- 丹包赤實破蒼顏,冬至都無十日閑。 -- 出自宋·陳舜俞·書通濟僧壁
- 北風投曉漸雄豪,椎鼓車帆十丈高。 -- 出自宋·孔武仲·五鼓乘風過洞庭湖日高已至廟下作詩三篇
- 曉猿夜鶴輕相別,從此奔走十八春。 -- 出自宋·孔武仲·閣下觀峴山圖
- 云間瀑布三千尺,天外回峰十二重。 -- 出自明·陳沂·瀑布泉
- 五潴水落三江灣,玉鏡中分十二鬟。 -- 出自明·吳國倫·君山行贈洪原魯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