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遲遲更待梨花月,醉倚飛云十二欄。 -- 出自宋·劉翰·題飛云閣
- 卻因遙祝南山壽,小作臺城十日留。 -- 出自宋·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
- 令威化鶴空千歲,何似重來十五年。 -- 出自宋·周必大·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 疲駑久倦直明光,風味常思十八娘。 -- 出自宋·周必大·送陸務觀赴七閩提舉常平茶事
- 槐影緩趨三接晝,棠陰先滿十連堂。 -- 出自宋·周必大·留別金陵韓帥二首
- 河梁曾誦送行篇,蝸角牛毛十五年。 -- 出自宋·周必大·送七兄監廟赴南宮兼吾大兄知縣二首
- 好去玉階方寸近,休辭金盞十分斟。 -- 出自宋·周必大·廣德軍鹿鳴燕樂語口號
- 橋門且陪億萬計,朝路終馳十二街。 -- 出自宋·周必大·龍泉李宗儒師儒兄弟槐陰書院
- 尚有長紅強半在,休辭大白十分淳。 -- 出自宋·周必大·請盧帥樂語口號
- 由來筆下三千牘,可勝軍中十萬夫。 -- 出自宋·周必大·送洪景盧舍人北使
- 疏食山間荼亦甘,況逢苦筍十分甜。 -- 出自宋·周必大·五月三日游簡寂食甜苦筍知觀歐陽齊年求詩
- 咫尺卻成千里隔,蹉跎還負十分圓。 -- 出自宋·周必大·丙辰七兄有詩及人月分圓己未彼此服藥未能夜
- 白蓮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 -- 出自宋·周必大·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約周愚卿兄弟及許景陽相過
- 人心溪壑元無底,富貴功名十二時。 -- 出自宋·洪咨夔·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
- 嘉州過盡又涪州,到處須判十日留。 -- 出自宋·洪咨夔·送范漕赴召八絕
- 颯颯雨華隨后乘,安排麥隴十分秋。 -- 出自宋·洪咨夔·勸農呈丘帥
- 當家舊事堪垂淚,海上看牛十五年。 -- 出自宋·洪咨夔·奉使燕山回早行書事
- 兒曹脫險歡呶甚,數到家山十二州。 -- 出自宋·洪咨夔·懷程及甫二絕
- 東家鼎貴萬戶侯,西家暴富十谷牛。 -- 出自宋·洪咨夔·金不換歌
- 日用大學心中庸,暗室屋漏十目同。 -- 出自宋·洪咨夔·羅浮高壽崔制置
- 留君待放晴光出,同步春風十二窩。 -- 出自宋·洪咨夔·雪留董景揚
- 不愁垂白三千丈,獨喜飛黃十二閑。 -- 出自宋·洪咨夔·用韻答游司直見寄
- 始從李博士橋起,三面分風十五里。 -- 出自宋·洪咨夔·哭都城火
- 霏霏細雨勒梅黃,一望春容十斷腸。 -- 出自宋·蔡襄·望春詞
- 相如間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 出自宋·蔡襄·徐虞部以龍尾石硯邀予第品仍授來使持還書府
- 莫將團扇掩塵匣,曾障清歌十數聲。 -- 出自宋·蔡襄·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一日
- 遙知成就在他日,爾時迄今十載強。 -- 出自宋·蔡襄·送柯祕書三子歸泉應詔
- 留得濁醪相慰藉,酒腸猶喜十分寬。 -- 出自宋·高翥·秋夜
- 弓軟臂無三斗力,杯深量欠十分寬。 -- 出自宋·高翥·感懷二首
-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 -- 出自清·吳偉業·圓圓曲
- 金丹數滿三千行,玉笈名留十八仙。 -- 出自·張衡·題東老庵
- 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 出自唐·方干·聽段處士彈琴
- 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 -- 出自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
- 功成猶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塵。 -- 出自唐·方干·獻王大夫二首
- 塵埃中更有埃塵,時復雙眉十為顰。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 出自唐·貫休·獻錢尚父
- 豺狼毳幕三千帳,貔虎金戈十萬軍。 -- 出自唐·韓琮·京西即事
- 瑣聲金徹閣門環,簾卷珍珠十二間。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太常奏備三千曲,樂府新調十二鐘。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安排諸院接行廊,外檻周回十里強。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秋庭悵望別君初,折柳分襟十載馀。 -- 出自唐·羅鄴·途中寄友人
- 燈前再覽青銅鏡,枉插金釵十二行。 -- 出自唐·施肩吾·收妝詞
- 若數西山得道者,連予便是十三人。 -- 出自唐·施肩吾·西山靜中吟
- 今日老郎猶有恨,昔年相虐十秋風。 -- 出自唐·鄭谷·槐花
- 五蘊已空諸漏盡,冢間行道十年馀。 -- 出自宋·楊億·威上人
- 拜章納祿便歸休,秘殿親辭十二旒。 -- 出自宋·楊億·次韻奉和知府溫尚書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韻
- 桑梓任拋萬里外,蓬萊試住十年馀。 -- 出自宋·楊億·集賢宿直寄中書李梁二舍人
- 許田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 出自宋·楊億·送張蛻秀才
- 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圖。 -- 出自宋·張舜民·跋范寬小景
- 獨把遺編想風質,皇天何負十年期。 -- 出自宋·張舜民·客有示余王逢原詩編者因成短韻逢原廣陵人死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