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楊十里沙。 -- 出自明·袁宏道·昌平道中
- 年來嚼蠟成滋味,闌入楞嚴十種仙。 -- 出自清·譚嗣同·似曾詩
- 閬峰綺閣幾千丈,瑤水西流十二城。 -- 出自唐·鮑溶·懷仙二首
- 停驂一顧猶魂斷,蘇武爭禁十九年。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居延
- 何人更有襄王夢,寂寂巫山十二重。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陽臺
- 數峰回抱隔煙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 出自宋·丁謂·游東山
- 何當弄鳳隨驚吹,直上層城十二樓。 -- 出自宋·夏竦·和太師相公秋興十首
- 巖前溜玉知多少,漲起西江十八灘。 -- 出自宋·夏竦·雪后贈雪苑師
- 面臨漳水勢凌霞,卻倚重城十萬家。 -- 出自宋·夏竦·滕王閣
- 須知方寸真元意,不在層城十二樓。 -- 出自宋·夏竦·話道
- 懷賢不啻三秋久,置酒須期十日中。 -- 出自宋·韓維·奉和樂道
- 更假紅妝知有意,欲添尊酒十分多。 -- 出自宋·韓維·再和堯夫欲借琵琶妓
- 白頭不作垂鉤客,辜負春湖十里波。 -- 出自宋·韓維·和微之燕西湖
- 大夫自載千金橐,誰念韓侯十萬師。 -- 出自宋·方信孺·朝漢臺
- 齊東野語真堪笑,請誦昌黎十丈碑。 -- 出自宋·方信孺·王登洲
- 鯨波不動海山碧,彈壓東南十四州。 -- 出自宋·方信孺·清海軍樓
- 隨車更有郎行馬,散入鐘山十里松。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梁金華石依然在,屈指重來十五年。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畫圖曾識巫山面,今日親臨十二峰。 -- 出自宋·蘇泂·十二峰
- 此身只合著林泉,安得纏腰十萬錢。 -- 出自宋·方岳·山中
- 才登樓見一溪月,不出門行十里山。 -- 出自宋·方岳·山行
- 怒鵬已較三千里,老馬寧思十二閒。 -- 出自宋·方岳·山行
- 薄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 出自宋·方岳·梅花十絕
- 抵掌相逢連夕語,轉頭頓黨十年非。 -- 出自宋·方岳·送客
- 煙雨一犁經老手,翻匙香雪十分甜。 -- 出自宋·方岳·觀刈
- 寧減明月添清風,誰其云者十八公。 -- 出自宋·方岳·松柵
- 江湖浩浩二三字,風雨寥寥十五秋。 -- 出自宋·方岳·夢陳和仲如平生交有三言覺而記其一曰錯后亂
- 人間縱有萬錢鶴,身外何如十具牛。 -- 出自宋·方岳·次韻杜監簿
- 來依銀漢一千里,歸傍巫山十二峰。 -- 出自唐·姚合·詠云
- 榮貴人間難有比,相公離此十年馀。 -- 出自唐·姚合·和令狐六員外直夜即事寄上相公
- 記得春闈同席試,逡巡何啻十年余。 -- 出自唐·姚合·別胡逸
- 海嶠只宜今日去,故鄉已過十年余。 -- 出自唐·姚合·冬夜書事寄兩省閣老
- 一切女男如父母,見他生死十分危。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起慈悲
- 人生休聽漁家曲,一日風波十二 -- 出自元·劉秉忠·鷓鴣天·垂柳風邊拂萬絲
- 野鶴閑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 出自清·張問陶·梅花
- 宋季兵亂,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詩(并序)
- 那將涕淚三千斛,換得頭顱十萬金。 -- 出自清·梁啟超·東歸感懷
-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國十年還。 -- 出自宋·蘇洵·初發嘉州
- 生無遺憂死余恨,恨不作七十二冢藏山坳。 -- 出自明·李東陽·腹中劍
-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 出自明·李東陽·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 只應共逐鹓鸞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 出自明·李東陽·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
- 身病益愁愁轉病,老來歸思十分濃。 -- 出自明·李東陽·春興(八首)
- 白下沉酣三度夢,青山淪落十年人。 -- 出自清·李鴻章·赴試途中有感
- 還君此畫與君約,一月更借十回看。 -- 出自清·曾國藩·題答筤谷目
- 曉霧忽飛千嶂雨,西風已作十分秋。 -- 出自清·曾國藩·早發沔縣遇雨
- 二子倘無相棄絕,從今但乞十中秋。 -- 出自宋·陳普·中秋近愿晴
- 河清未遇三千歲,水手猶輕十八灘。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慕容恪
- 元龍父子二人耳,賢於曹公十萬師。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審配陳珪
- 三人斷盡楚關梁,一詘雄吞十七王。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蕭何
- 奸人何事乾坤裹,一日雷霆十二時。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侯景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