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在第1個字的詩句
十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 出自宋·黃庚·江村即事
-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 出自唐·白居易·早冬
-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出自·晏殊·中秋月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出自·蘇軾·江城子
-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出自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 出自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 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 出自宋·汪元量·一剪梅·懷舊
-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 出自宋·謝枋得·武夷山中
- 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 出自宋·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 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 -- 出自宋·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 十年花骨東風淚,幾點螺香素壁塵。 -- 出自宋·史達祖·鷓鴣天·搭柳欄干倚佇頻
-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 出自唐·薛逢·宮詞
-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艷景似殘秋。 -- 出自清·王士禎·秦淮雜詩二十首·其一
-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 -- 出自明·戚繼光·望闕臺
-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 出自宋·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
- 十二峰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 -- 出自明·何景明·竹枝詞
- 十五入漢宮,花顏笑春紅。 -- 出自唐·李白·怨歌行
-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 -- 出自金·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出自唐·賈島·劍客 / 述劍
-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 出自唐·杜牧·遣懷
- 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 -- 出自宋·王以寧·水調歌頭·呈漢陽使君
-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 出自宋·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 -- 出自宋·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十分滿醆黃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塵。”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里曉雞關樹暗,一行寒雁隴云愁”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十口漂零猶寄食,兩川消息未休兵。”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口漂零猶寄食,兩川消息未休兵”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全詩賞析 -- 出自··
-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年朝夕淚,衣袖不曾干。”全詩鑒賞 -- 出自··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出自··
- 十五許嫁君,二十移所天。 -- 出自唐·李白·去婦詞 ( 一作顧況詩 )
-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 出自唐·李白·感興其一
- 十步兩躩躍,三呼一交兵。 -- 出自唐·李白·東海有勇婦 代關中有賢女
-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 出自唐·李白·東海有勇婦 代關中有賢女
- 十五觀奇書。 -- 出自唐·李白·贈張相鎬其二
- 十日不滿匹,鬢蓬亂若絲。 -- 出自唐·李白·贈裴司馬
-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 -- 出自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 十年罷西笑,覽鏡如秋霜。 -- 出自唐·李白·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 十萬羽林兒,臨洮破郅支。 -- 出自唐·李白·胡無人行
- 十月三千里,郎行幾歲歸。 -- 出自唐·李白·巴女詞
-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 -- 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 出自唐·李白·觀胡人吹笛 ( 觀一作聽 )
“十”同音字
- 呞
- 姼
- 徥
- 恀
- 栻
- 觢
- 飾
- 石
- 眡
- 適
- 適
- 拾
- 氏
- 榁
- 蝕
- 釃
- 釃
- 濕
- 溼
- 濕
- 示
- 釶
- 鉇
- 鍦
- 什
- 世
- 丗
- 乨
- 亊
- 事
- 仕
- 佦
- 使
- 侍
- 兘
- 冟
- 勢
- 勢
- 十
- 卋
- 史
- 呩
- 嗜
- 噬
- 塒
- 塒
- 士
- 失
- 奭
- 始
- 嬕
- 實
- 実
- 室
- 宩
- 寔
- 實
- 尸
- 屍
- 屎
- 峕
- 崼
- 嵵
- 市
- 師
- 師
- 式
- 弒
- 弒
- 忕
- 恃
- 戺
- 拭
- 揓
- 施
- 時
- 旹
- 是
- 昰
- 時
- 枾
- 柹
- 柿
- 榯
- 浉
- 湜
- 湤
- 溡
- 溮
- 澨
- 炻
- 烒
- 煶
- 獅
- 獅
- 瑡
- 眂
- 眎
- 睗
- 矢
- 礻
- 祏
- 秲
- 竍
- 笶
- 筮
- 箷
- 簭
- 籂
- 絁
- 舐
- 舓
- 蒔
- 葹
- 蒒
- 蒔
- 蓍
- 虱
- 蝕
- 蝨
- 螫
- 褷
- 襫
- 襹
- 視
- 視
- 試
- 詩
- 誓
- 諟
- 諡
- 謚
- 識
- 識
- 試
- 詩
- 謚
- 豕
- 貰
- 貰
- 軾
- 軾
- 辻
- 逝
- 遈
- 遾
- 邿
- 釈
- 釋
- 釋
- 鈰
- 鉂
- 鉃
- 鉐
- 鉽
- 銴
- 鈰
- 食
- 飠
- 餙
- 餝
- 饣
- 飾
- 駛
- 駛
- 鮖
- 鯴
- 鰘
- 鰣
- 鰤
- 鰣
- 鲺
- 鳲
- 鳾
- 鶳
- 鸤
- 鼫
- 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𠀍
- 𠁱
- 𠂕
- 𠃭
- 𠓡
- 𢂑
- 𢻱
- 𥐘
- 𥼶
- 𦳊
- 𧐂
- 𩢲
- 𩰢
- 𪀦
- 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