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在第4個字的詩句
刺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陳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誅。 -- 出自宋·蘇軾·劉壯輿長官是是堂
- 當年誰刺史,應未識三公。 -- 出自宋·蘇軾·過巴東縣不泊聞頗有萊公遺跡
- (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過濠,為作記。 -- 出自宋·蘇軾·濠州七絕 四望亭
- 風流半刺史,清絕校書郎。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送趙?幾歸覲錢塘遂赴永嘉
- 藤梢橘刺元無路,竹杖棕鞋不用扶。 -- 出自宋·蘇軾·寶山新開徑
-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爾介狄,維予胥忌。 -- 出自先秦·詩經·瞻卬
- 近看除刺史,還喜得吾賢。 -- 出自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巖廊。 -- 出自唐·杜甫·入衡州
-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 -- 出自唐·杜甫·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
- 枳籬編刺夾,薤壟擘科秧。 -- 出自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 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 -- 出自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 三年為刺史,無政在人口。 -- 出自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二首
- 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蘗。 -- 出自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二首
- 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 -- 出自唐·白居易·題山石榴花
- 去程風刺刺,別夜漏丁丁。 -- 出自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 佩刀一刺山為開,壯士大呼城為摧。 -- 出自宋·陸游·出塞曲
- 一雙鱍刺明吾眼,催喚廚人斫鱠來。 -- 出自宋·陸游·偶得雙鯽
- 百城今刺史,華省舊郎官。 -- 出自唐·孟浩然·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 隼旗新刺史,虎劍舊將軍。 -- 出自唐·岑參·送羽林長孫將軍赴歙州
- 言我故刺史,失職還西京。 -- 出自唐·柳宗元·韋道安
-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 出自唐·柳宗元·種柳戲題
- 鴻頭排刺芡,--韓愈鵠鸊攢瑰橙。 -- 出自唐·韓愈·城南聯句
- 況自為刺史,豈復援鼓桴。 -- 出自唐·元稹·陽城驛
- 岳陽賢刺史,念此為俗屯。 -- 出自唐·元稹·賽神
- 維鵜受刺因吾過,得馬生災念爾冤。 -- 出自唐·元稹·哭子十首
- 岳陽賢刺史,念此為俗疣。 -- 出自唐·元稹·競舟
- 禰生投刺游,王粲吟詩謁。 -- 出自唐·孟郊·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
- 響誤擊刺鬧,焰疑彗孛飛。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火
- 紫苞青刺攢猬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 出自宋·蘇轍·西湖二詠 食雞頭
- 紫苞青刺攢蝟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 出自宋·蘇轍·西湖二詠其二食雞頭
- 手攜漫刺訪朝官,爭似滄洲把釣竿。 -- 出自宋·戴復古·都中懷竹隱徐淵子直院
- 長枝仰刺天。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霜來悲落桐
- 錦鱗撥刺滿籃魚,取酒價相敵。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短棹釣船輕
- 昔聞齊刺史,置酒升絕巘。 -- 出自宋·司馬光·齊山詩呈王學士
- 升輿芒刺重。 -- 出自南北·庾信·周宗廟歌 皇夏
- 小人司刺舉。 -- 出自南北·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詩
- 離披引刺蠔,蒙昧喧鳥雀。 -- 出自明·劉基·感懷二十四首
- 可憐煙刺是青螺,如到雙林誤禮多。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重玄寺雙矮檜
- 費精神刺繡,裁成云錦,今朝喜遇,弱線添長。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姑射瓊仙
- 吳兒能刺舟,其駛劇飛鳥。 -- 出自宋·梅堯臣·送舍弟正臣赴都
- 張侯為刺史,大族獨此君。 -- 出自宋·梅堯臣·送謝師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張和叔
- 莫嫌同刺字,漫滅看難真。 -- 出自宋·梅堯臣·還文雅師書帙
- 人生半刺史,朱綬光四鄰。 -- 出自宋·晁補之·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 長魚潑刺不受釣,漁子高眠守蓬蓽。 -- 出自宋·張耒·偶書三首
- 入門投刺吏翩翩,我非欲見禮則然。 -- 出自宋·張耒·謁客
- 依違諷刺因行得,淡泊供需不在求。 -- 出自唐·高駢·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 利劍不刺鼠,大釣不聯鮞。 -- 出自宋·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
- 水寒波刺甲,土老岸髯莎。 -- 出自宋·王令·九曲池悼古
- 有劍不刺虎,為謀信非臧。 -- 出自宋·王令·猛虎
-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 出自唐·曹鄴·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