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第7個字的詩句
冬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君不見林上鵲,冬深始營巢,及春巢已成。 -- 出自宋·蘇轍·因舊
- 密雪來何晚,窮冬候欲差。 -- 出自宋·蘇轍·用林侄韻賦雪
- 萬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 -- 出自宋·戴復古·一冬無雨雪而有雷
- 玲瓏透風月,宜冬復宜夏。 -- 出自宋·戴復古·玉華洞
- 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 出自南北·鮑照·發后渚
- 丙寅元佑初年冬,賀老困寓京塵中。 -- 出自宋·賀鑄·卯醉口號
- 豈論春夏及秋冬,事事皆由造化工。 -- 出自宋·白玉蟾·三月芙蓉
- 秋桂月中藏影,冬梅雪里飄香。 -- 出自宋·白玉蟾·題丹晨書院壁
- 江城積陰愁玄冬,千家萬家云水中。 -- 出自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 出自唐·宋之問·渡江漢
- 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 -- 出自唐·宋之問·早發韶州
- 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 -- 出自唐·杜荀鶴·溪居叟
- 逐日生涯敢計冬,可嗟寒事落然空。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初冬偶作寄南陽潤卿次韻
- 月琯循環屆仲冬。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月琯循環屆仲冬
- 霜月苦、宮鼓冬冬。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霜月苦
- 既無俗造請,窮冬事高眠。 -- 出自宋·梅堯臣·與蔣秘別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羅拯十年始見之
- 南國青青果,涉冬知始摘。 -- 出自宋·梅堯臣·玉汝遺橄欖
- 五伯之時正似冬,雖然三代莫同風。 -- 出自宋·邵雍·五伯
- 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 出自唐·朱慶馀·早梅
- 稍稍昏煙集,冬冬一再更。 -- 出自宋·陳師道·秋懷
- 南方榮桂枝,凌冬舍溫裘。 -- 出自唐·顧況·酬漳州張九使君
- 南壁蒼崖壯,窮冬井落閑。 -- 出自宋·張耒·冬日雜興六首
- 一臥孤村兩見冬,獨搔華發思無窮。 -- 出自宋·張耒·至日有感二首
- 春麗夏繁,秋疏冬瘦。 -- 出自宋·張耒·友山
- 回首登高行復冬,后時只合嘆龍鐘。 -- 出自宋·張耒·重九考罷試卷書呈同院諸公
- 野云不作雪,仲冬氣猶蒸。 -- 出自宋·張耒·宿州
- 北風卷雪送暮冬,重云如山爭塞空。 -- 出自宋·張耒·歲暮歌
- 盡日隋堤絮,經冬越嶺梅。 -- 出自唐·許渾·和賓客相國詠雪
- 未臘梅先實,經冬草自薰。 -- 出自唐·許渾·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
- 天仗星辰轉,霜冬景氣和。 -- 出自唐·皇甫冉·溫泉即事
- 六街塵起鼓冬冬,馬足車輪在處通。 -- 出自唐·薛逢·六街塵
- 澤國候易變,孟冬乃微和。 -- 出自宋·陳與義·小閣晚望
- 不須杯勺了三冬,旋作蓬齋待朔風。 -- 出自宋·陳與義·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齋
- 路遠邠郊外,嚴冬去若何。 -- 出自宋·魏野·送臧奎之寧州謁韓使官
- 懷胎不敢問春冬。 -- 出自宋·劉辰翁·西江月·曾與回翁把手
- 嚴城夜出鼓冬冬,畫鷁三更不見蹤。 -- 出自宋·劉過·姑蘇送王武岡不值訪汪仲冕席上口占
- 白晝盜開陵,玄冬火焚樹。 -- 出自唐·鮑溶·經秦皇墓
- 弱植還生意,凌冬見后凋。 -- 出自唐·朱長文·蘇學十題·新杉
- 江梅何事向嚴冬。 -- 出自宋·張掄·西江月·四序常如轉轂
- 旋墐山寮準備冬,石爐松火盡從容。 -- 出自宋·方岳·墐屋
- 但得梅花過一冬,那須圣酒送文窮。 -- 出自宋·方岳·次韻酬奚兄
- 同云瑞雪,正三冬、*閉嚴凝時節。 -- 出自元·丘處機·無俗念 歲寒守志
- 夏日勤修寶殿,冬天好煉頑心。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勸眾減睡
- 寒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風足消夏。 -- 出自清·乾隆·杜詩
- 大澤藏蟄龍,嚴冬臥不起。 -- 出自清·曾國藩·秋懷詩五首
- 五羊一住閱三冬,諳盡人情與土風。 -- 出自宋·曾豐·北歸回首謝庾嶺
-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與君為大忠。 -- 出自宋·曾豐·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
- 萬彙揫斂,時惟冬序。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忽有故園夢,秋冬恨不勝。 -- 出自宋·晁說之·思歸
- 剪裁為大裘,窮冬勝三春。 -- 出自宋·謝枋得·謝劉純父惠木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