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第8個字的詩句
云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 -- 出自宋·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風玉簫
- 玉膩花柔,不學行云易去留。 -- 出自宋·晏幾道·采桑子·無端惱破桃源夢
- 乞求歌罷,借取歸云畫堂宿。 -- 出自宋·晏幾道·六么令·日高春睡
- 擬倩今宵歸夢、到云屏。 -- 出自宋·周邦彥·虞美人·玉觴才掩朱弦悄
- 周郎逸興,黃帽侵云水。 -- 出自宋·周邦彥·驀山溪·湖平春水
- 花染嬌荑,羞映翠云幄。 -- 出自宋·周邦彥·醉落魄/一斛珠
- 回顧,始覺驚鴻去云遠。 -- 出自宋·周邦彥·荔枝香近/荔枝香
- 正楚天秋晚,遠岸云收。 -- 出自宋·周邦彥·青房并蒂蓮
- 當時方瞳叟,變滅云霧隔。 -- 出自宋·周邦彥·游定夫見過晡飯既去燭下目昏不能閱書感而賦
- 紅燈睡里喚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 -- 出自唐·王建·宮詞
- 奇險驅回還寂寞,云山經用始鮮明。 -- 出自唐·王建·上李益庶子
- 隨僧入古寺,便是云外客。 -- 出自唐·王建·溫門山
- 妝閣書樓傾側盡,云山新賣與官家。 -- 出自唐·王建·郭家溪亭
- 不越方丈間,居然云霄遇。 -- 出自唐·顏真卿·題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陸鴻漸所創)
- --陸羽花氣酒中馥,云華衣上屯。 -- 出自唐·顏真卿·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句
- 海上去應遠,蠻家云島孤。 -- 出自唐·張籍·送海南客歸舊島
- 月出溪路靜,鶴鳴云樹深。 -- 出自唐·張籍·不食仙姑山房
- 惆悵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樹不同攀。 -- 出自唐·張籍·送施肩吾東歸
- 自言天老書,秘覆云錦囊。 -- 出自唐·張籍·學仙
- 月明渡口漳江靜,云散城頭贛石高。 -- 出自唐·張籍·寄虔州韓使君
- 更見峰西幽客說,云中猶有兩三家。 -- 出自唐·張籍·尋仙
- 誰把碧梧枝,刻作云門樂。 -- 出自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 下免塵土侵,上為云霞居。 -- 出自唐·孟郊·忽不貧,喜盧仝書船歸洛
- 濟濱花異顏,枋口云如裁。 -- 出自唐·孟郊·濟源春
- 吾師當幾祖,說法云無空。 -- 出自唐·孟郊·夏日謁智遠禪師
- 永與沙泥別,各整云漢儀。 -- 出自唐·孟郊·同年春燕
- 閑為氣候肅,開作云雨濃。 -- 出自唐·孟郊·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洞
- 深虛冰在性,高潔云入情。 -- 出自唐·孟郊·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
- 仙凝刻削跡,靈綻云霞纖。 -- 出自唐·孟郊·噴玉布
- 短松鶴不巢,高石云不棲。 -- 出自唐·孟郊·送豆盧策歸別墅
- 君今瀟湘去,意與云鶴齊。 -- 出自唐·孟郊·送豆盧策歸別墅
- 但嘉魚水合,莫令云雨乖。 -- 出自唐·孟郊·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
- 歧路別時驚一葉,云林歸處憶三花。 -- 出自唐·劉長卿·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
- 候客石苔上,禮僧云樹中。 -- 出自唐·劉長卿·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幽寂亭
- 湖畔春山煙點點,云中遠樹墨離離。 -- 出自唐·劉長卿·春望寄王涔陽
- 亂聲沙上石,倒影云中樹。 -- 出自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橫龍渡
- 那堪別后長相憶,云木蒼蒼但閉關。 -- 出自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還越中
- 行盡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兩嵯峨。 -- 出自唐·劉長卿·岳陽樓
- 君子不在賞,寄之云路長。 -- 出自唐·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
- 東晉永和今幾代,云發素顏猶盼睞。 -- 出自唐·韋應物·黿頭山神女歌
- 千乘萬騎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輝光。 -- 出自唐·韋應物·驪山行
- 川明氣已變,巖寒云尚擁。 -- 出自唐·韋應物·春游南亭
- 上陟巖殿憩,暮看云壑平。 -- 出自唐·韋應物·秋景詣瑯琊精舍
- 左對蒼山右流水,云有古來葛仙子。 -- 出自唐·韋應物·信州錄事參軍常曾古鼎歌
- 輝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 出自唐·韋應物·雜體五首
- 俗客欲尋應不遇,云溪道士見猶稀。 -- 出自唐·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
- 澹泊風景晏,繚繞云樹幽。 -- 出自唐·韋應物·襄武館游眺
- 應當自此始,歸拜云臺前。 -- 出自唐·韋應物·送鄭端公弟移院常州
- 野水煙鶴唳,楚天云雨空。 -- 出自唐·韋應物·游溪
- 江上潮有聲,山中云無情。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感興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