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云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草露平平濕,溪云漠漠低。 -- 出自宋·姚寬·西溪早行
- 北風(fēng)獵獵駕寒云,低壓平川路欲昏。 -- 出自宋·姚寬·古博嶺
- 伴巖扃,須是碧云仙客。 -- 出自宋·游次公·滿江紅·一舸歸來
- 雨送涼來,風(fēng)將云去,晚天千頃玻璃。 -- 出自宋·袁去華·滿庭芳·雨送涼來
- 記西園飲處,微云弄月,梅花人面爭(zhēng)好。 -- 出自宋·袁去華·垂絲釣·江楓秋老
- 只疑飛過洞庭云。 -- 出自宋·曾覿·浣溪沙
- 霎時(shí)見了,雨散云收。 -- 出自宋·曾覿·柳梢青·小宴清秋
- 好夢(mèng)難尋,雨蹤云跡。 -- 出自宋·曾覿·釵頭鳳/擷坊詞
- 云。 -- 出自宋·張?jiān)伞や较?/a>
- 倦游回首,向來云臥兩星周。 -- 出自宋·張?jiān)伞に{(diào)歌頭·萬里冰輪滿
- 白衣蒼狗變浮云。 -- 出自宋·張?jiān)伞と瘊p鴣
- 憑虛起、縹緲五云鄉(xiāng)。 -- 出自宋·張?jiān)伞わL(fēng)流子·飛觀插雕粱
- 翠袖天寒炯暮云。 -- 出自宋·張?jiān)伞ざ谷~黃/憶王孫
- 一點(diǎn)芳心入鬢云。 -- 出自宋·張?jiān)伞ざ谷~黃/憶王孫
- 云,拂袖歸來晝掩門。 -- 出自宋·張?jiān)伞ね炖钫扇幻?/a>
- 賣藥真徉狂,穿云忘遷謫。 -- 出自宋·張?jiān)伞ひ颐锓钏屯踔苁魁堥w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
- 露炯乍疑杯滟,云生似覺衣重。 -- 出自宋·趙彥端·朝中措·長(zhǎng)松擎月與天通
- 幾枝筇竹半煙云。 -- 出自宋·趙彥端·朝中措·幾枝筇竹半煙云
- 正江湖浩蕩,煙云離屬。 -- 出自宋·趙彥端·看花回·注目
- 小庭深幕墮嬌云。 -- 出自宋·趙彥端·相思引/琴調(diào)
- 石床閑臥看秋云。 -- 出自宋·周密·浣溪沙
- 碧柱情深鳳怨,云屏夢(mèng)淺鶯呼。 -- 出自宋·周密·西江月·波影暖浮玉甃
- 想鴛鴦、正結(jié)梨云好夢(mèng),西風(fēng)冷、還驚起。 -- 出自宋·周密·水龍吟·素鸞飛下青冥
- 飛絲半濕惹歸云。 -- 出自宋·周密·眼兒媚·飛絲半濕惹歸云
- 閑聽天籟靜看云。 -- 出自宋·周密·風(fēng)入松·枇杷花老洞云深
- 彩繩朱乘駕濤云。 -- 出自宋·周密·朝中措·彩繩朱乘駕濤云
- 輕暝籠寒,怕梨云夢(mèng)冷,杏香愁冪。 -- 出自宋·周密·曲游春·禁苑東風(fēng)外
- 樓中燕子夢(mèng)中云。 -- 出自宋·周密·江城子·玉肌多病怯殘春
- 畫簾靜掩芳晝,云翦玉璁瓏。 -- 出自宋·周密·憶舊游·記花陰映燭
- 瑤妃鸞影逗仙云。 -- 出自宋·周密·梅花引·瑤妃鸞影逗仙云
- 怕水葉沈紅,夢(mèng)云離去。 -- 出自宋·周密·掃花游/掃地游 九日懷歸
- 楚臺(tái)遠(yuǎn)、空負(fù)朝云約。 -- 出自宋·周密·大?
- 澌鳴玉佩,山護(hù)云衣,又扁舟東下。 -- 出自宋·周密·三犯渡江云/渡江云
- 遙知手板笑看云,江邊醉時(shí)節(jié),應(yīng)為老人回首,記白頭如雪。 -- 出自宋·周紫芝·好事近·秋意總關(guān)愁
- 萬里東南,跨江云夢(mèng),此情多少。 -- 出自宋·周紫芝·水龍吟·楚山木落風(fēng)高
- 千里莫厭,重霄云路。 -- 出自宋·周紫芝·感皇恩·江上一山橫
- 會(huì)騎箕尾去,上云衢。 -- 出自宋·周紫芝·小重山·碧玉山圍十里湖
- 趁鵝兒新酒,?云漉雪,一年好、君須記。 -- 出自金·蔡松年·水龍吟·九秋白玉盤高
- 玉霄*榜陋凌云。 -- 出自金·蔡松年·朝中措·玉霄*榜陋凌云
- 云根孤鶴唳,淺云灘。 -- 出自金·蔡松年·小重山·東晉風(fēng)流雪樣寒
- 獨(dú)詠竹蕭蕭,者云團(tuán)風(fēng)葉。 -- 出自金·蔡松年·石州慢 毛澤民嘗九日以微疾不飲酒,唯煎小
- 風(fēng)馭飄飄高舉,云駕攀留無處,煙霧杳茫茫。 -- 出自金·段克己·水調(diào)歌頭·雙龍隱扶輦
- 浮世渾如出岫云,南朝詞客北朝臣。 -- 出自宋·劉著·月夜泛舟
- 趁駕回風(fēng),逍遙云際,翡翠為旗。 -- 出自元·阿魯威·雙調(diào) 少司命
- 忽聞疏鐘聲,白云滿空谷。 -- 出自元·陳孚·煙寺晚鐘
- 當(dāng)時(shí)冠蓋激浮云,撾鐘考鼓宴青春。 -- 出自元·傅若金·邯鄲行
- 我來重宿半間云,算舊制 -- 出自元·倪瓚·鵲橋仙·富豪休恃
- 湘靈不可招,水云中環(huán)搖。 -- 出自元·倪瓚·憑欄人
- 空宇垂繁星,微云暝前郭。 -- 出自元·倪瓚·丙子歲十月八日夜泊閶門將還溪上有懷友仁陸
- 高視梁碭上,片云卷而懷。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