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第6個字的詩句
云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猿禽相嘯叫,云水共清蒼。 -- 出自明·林鴻·同鄭二宣江上泛舟
- 上人孤閑似云鶴,十五出家住衡岳。 -- 出自明·林鴻·鐔上送僧歸衡山
- 天葩小院敞云屏,鵲散星河逗客星。 -- 出自明·林鴻·夢中仙游
- 幔亭峰下寒云外,流水飛花送小舠。 -- 出自明·明無名氏·癡頤子絕句
- 洞庭秋月纖云不動金波浮,玉浮萬里開清秋。 -- 出自明·明無名氏·瀟湘八景詩(錄四首)
- 百穀曾有句云“書生薄命元同妾”,為袁少傅所重。 -- 出自明·王世貞·和王百穀懷出妾
- 朱顏不待餐云母,白苧親調付雪兒。 -- 出自明·王世貞·過大宗伯徐公留飲山池出所歡明童佐酒
- 游郎如坐彩云來,人家盡住瑤屏里。 -- 出自明·王叔承·自錢塘由富春桐江抵七里灘同范仲昭
- 草堂忽墮彩云片,秋空突降西天僧。 -- 出自明·王叔承·王元方見寄家繡達磨作
- 是非高枕浮云過,遙憶西河舊釣竿。 -- 出自明·謝榛·病懷
- 天連嵩岳寒云盡,馬度黃河春草生。 -- 出自明·謝榛·送王侍御按河南
- 旌旗蕩野塞云開,金鼓連天朔雁回。 -- 出自明·謝榛·塞上曲三首
- 昨夕宿茲山,云乃出衣袂。 -- 出自明·徐渭·往馬水口宿煙麓陀庵
- 一除梵版裁云俗,再扣哀鸝繞竹圓。 -- 出自明·徐渭·某君見遣石磬
- 稀如尸蠱穿云去,細似繩蠅點璧旋。 -- 出自明·徐渭·數年來南雪甚于北癸未復爾人戲謂南北之氣互
- 瑤枝上漢參云霧,銀鬛行天賭駃騠。 -- 出自明·徐渭·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
- 嵯峨望衡岳,云霄與之齊。 -- 出自明·楊基·望南岳
- 倏忽飛星入云表,據鞍回袖接春風。 -- 出自明·楊基·球場曲
- 粉淚鉛華滴,云鬢秋蟬整。 -- 出自明·楊基·梧宮夜
- 雪竇看碑入,云窗曬帖開。 -- 出自明·楊基·方氏園居(七首)
- 暝宿招堤境,云眠薈蔚房。 -- 出自明·楊慎·雨中夢安公石張習之二公情話移時覺而有述因
- 膩鬟斜墜烏云滑,脂體橫陳白雪光。 -- 出自明·楊慎·新曲古意
- 九隴高岡白云野,吾廬世耕在其下。 -- 出自明·楊慎·送樊九岡副使歸新繁
- 風香隨步步,云彩艷朝朝。 -- 出自明·楊慎·春江曲
- 蘋香波暖泛云津,漁枻樵歌曲水濱。 -- 出自明·楊慎·滇海曲(八首)
- 仙魂已逐梨云夢,人世空傳《薤露歌》。 -- 出自明·張紅橋·子羽哀詞
- 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 -- 出自清·查慎行·早過大通驛
- 隨風飄蕩,白云還臥深谷。 -- 出自清·厲鶚·百字令 月夜過七里灘
- 輕帆掛與白云來,棹擊中流天倒開。 -- 出自清·姚鼐·夜抵樅陽
- 林凋帷影散,云斂蓋陰收。 -- 出自唐·李貞·奉和圣制過溫湯
-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 出自唐·李衍·題劍門
- 日照堆嵐迥,云橫積翠間。 -- 出自唐·徐氏·丈人觀謁先帝御容
- 寶鼎呈符,歊云孕祥。 -- 出自唐·王晙·郊廟歌辭·祭汾陰樂章·太和
- 月舒當北幌,云賦直東樓。 -- 出自唐·蘇颋·秋夜寓直中書呈黃門舅
- 霧披乘鹿見,云起馭龍回。 -- 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
- 雨施巡方罷,云從訓俗回。 -- 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答張說出雀鼠谷
- 莫疑波上春云少,只為從龍直上天。 -- 出自唐·蔡孚·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二章
- 愿似飄飖五云影,從來從去九天間。 -- 出自唐·姜皎·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五章
- 閉門滄海曲,云霧待君開。 -- 出自唐·李乂·寄胡皓時在南中
- 水如銀度燭,云似玉披衣。 -- 出自唐·李乂·陪幸臨渭亭遇雪應制
- 日月移平地,云霞綴小天。 -- 出自唐·徐彥伯·幸白鹿觀應制
- --劉禹錫擬作云泥別,尤思頃刻陪。 -- 出自唐·裴度·宴興化池亭送白二十二東歸聯句
- 春來新插翠云釵,尚著云頭踏殿鞋。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一叢高鬢綠云光,官樣輕輕淡淡黃。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迎風殿里罷云和,起聽新蟬步淺莎。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清虛可保升云易,嗜欲終知入圣難。 -- 出自唐·齊己·讀陰符經
- 松黃干旋泛,云母滑隨傾。 -- 出自唐·齊己·詠茶十二韻
- 亡家與亡國,云此更何言。 -- 出自唐·齊己·寓言
-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 出自唐·齊己·新秋
- 髭根盡白孤云并,心跡全忘片月同。 -- 出自唐·齊己·道林寺居寄岳麓禪師二首